浅谈藏语影视翻译工作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藏语影视翻译工作的发展
李玉莲
【摘要】藏语影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为藏族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光添彩,极大的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藏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藏语电视收视又提出了藏语影视剧收视的新需求.如何做好影视翻译工作从而满足藏区各阶层观众的需求,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藏族观众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如何选择优秀影视作品、通过双语翻译研究促进影视译制工作、加强译制机构业务人员工作能力三方面论述了双语影视译制工作的发展前景.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5)006
【总页数】3页(P121-123)
【关键词】电影电视剧;影视译制;藏语翻译
【作者】李玉莲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5
自1984年青海藏语电视节目宣告诞生,通过二十几年来的进步发展,藏语广播事业蒸蒸日上,藏区农牧民观众受益匪浅。
青海藏语电视多年来积极开办各类藏语节
目,如国际国内新闻的翻译,生活服务类栏目的制作,电视纪录片的译制,藏语晚会的创办等,为州县基层藏族人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文化之窗。
广大农牧民可以将目光投向草原之外,因而更快更有效地了解时事,拓宽眼界而与时代接轨,这对整体提高藏区各阶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向藏族观众们提供优质的文化娱乐生活,各地区广播电视业同仁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为制作出优秀的双语节目而持续奋斗着;与此同时他们走入基层、贴近群众,力求制作出更加符合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
目前,根据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而知,藏族观众对藏语影视的收视需求不断增高,缺乏新颖优良的译制影视是电视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现象表明,藏语电视现已开办的各类新闻、生活服务类节目已取得不菲的成绩,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如何解决观众需求,做好藏语影视译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做好藏语影视译制工作,要将选择符合藏区观众收视水平的优秀影视作品放到首位
青海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成立于1980年,是全国唯一独立的省级专业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机构,其权威性和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译制中心承担着全省民族语影视译制和民族音像出版的双重重任,在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译制中心成立30年间,共译制电影近700部,电视剧2 000多部(集),这些节目覆盖了青海省以及四川省、甘肃省及西藏部分地区,对丰富广大农牧区藏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已译制并由青海藏语电视播出的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由名著改编的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榜》、《成吉思汗》等流行热播电视剧,都带给藏区观众愉悦的视听感受,不但以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深刻了解到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也随着时代步伐感受着雪山草原之外的另一种情调。
但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文化资源储备力度不够、译制人才紧缺等问题,观
众收看到的双语影视更新速度缓慢,节目内容单一。
当各个地方频道争相竞播最新热映的影视剧时,藏区观众却只能守着藏语台播放的经典剧目,这种循环往复的放映使得观众的收视热情大大降低。
可以说,影视译制先河已开,但如何吸取新鲜支流使其源远流长是接下来需要思考解决的大问题。
首先,必须要了解广大藏区各个阶层的收视观众的影视收看倾向,从而进行选择性译制。
笔者认为自省级到州县的广播电视机构,都应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较为全面的民意调查。
因为广播电视业的工作就是基于群众需求的,必然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由于藏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事各行各业的藏族群众文化差异较大,对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接收能力也是不同的。
一个藏族学者可以从中外优秀影视中汲取知识精华,并不意味着农牧民观众也能够接受都市时尚文化,甚至是西方文明。
均衡考虑译制作品的择取是所有影视译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到时代性与文化接受限度兼容,对影视受众群体定位清晰,力争译制出的作品能够贴近大众生活,雅俗共赏,符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全球电影电视文化发展迅速,中国尤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借助互联网、各级电视台等媒介,中国广大电视观众收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外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涉及范围之广,使观众群体更加迅速的吸收各种文化,而要在这些优秀的中外影视中选择适合藏区观众收视的作品,不仅要先考虑中和观众的各种收视意愿,也要有专业性的选择,这是做好藏语影视工作的关键,选择热门或经典的各类影视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注重其社会功能与反响是尤为重要的,不可滥译。
另外,所选择的作品是否为现有译制机构与水平条件所能够承担也需要考虑在内,如字幕翻译,就要斟酌语言文字的可译性限度,宁缺毋滥。
凡是观众所期待收看的影视,就要精心呈现出最好的作品,追求量变而不顾质变是万万不可的。
二、做好藏语影视翻译工作,要加强双语翻译研究
藏语影视的译制最繁琐最重要的步骤归根结底依然是语言的翻译,做好这项工作的
基础依然是对翻译事业的拓展。
影视作品所涵盖的文化内容中包括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历史文化、人与自然等,涉猎范围广之又广,既有通俗的口语,又有各种形式的书面语和一些新出现的名词术语等,语言的发展更新速度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改变。
当今信息时代,描述新新事物的新词汇、新术语,给藏语影视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困境与挑战。
笔者呼吁双语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给予关注与重视,翻译学者、专家与译制机构人员共同加入这一事业,在造福藏区农牧民观众的同时,推动双语翻译的发展,实现双赢。
对此略谈几点建议:
1.建立翻译人才库
广招贤士,吸收具有深厚藏语翻译功底的人才。
可通过明确的、细化的专业领域分工,根据译制作品需求建立由擅长该领域的翻译和审校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建立固定影视语言文字翻译机构,流动专家人才储备。
2.建立翻译词库
集思广益,以现有专家人才的翻译成果为基础。
将多年来翻译工作中积累的丰富专业术语构建成涵盖多领域、多范围的大容量词库,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这不仅有助于应对影视翻译的挑战,对翻译文学作品、广播新闻等方面也是百利无害的。
3.增进改善翻译工具设备
在已有的人才库与词库基础上进一步增进改善翻译工具设备更有助于加强影视译制工作的时效性。
可以增设网络翻译平台,采用多种先进的翻译辅助工具和翻译系统,充分发挥翻译项目的管理和分析功能,例如现在国内使用较多的雅信CAT等诸多
翻译辅助工具。
当多名译员在共同翻译时,术语和文风会难以统一,可以采用国内当前最流行的翻译记忆系统,让译员们在线共享翻译记忆库,提高译文准确性和统一性。
作为藏语翻译整体事业的其中一条分支,双语影视的翻译工作具有灵活性、时代感
等诸多特点。
但两者仍然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
将藏语翻译研究工作做好,影视的翻译工作才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和语言文化基础,这样译制出的影视才有品质、才足以信服观众,让藏区群众真正在收看精彩的剧情时,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更加透彻清楚的吸收影视作品的精华。
而藏语影视翻译工作的发展进步也必将丰富双语翻译研究的成果,在影视译制工作过程中突破难关与问题,如新词的译法、语法句法的协调、整体意译等,都将补充双语翻译研究的不足。
但是作为基点,仍然要将双语翻译研究进行到底,力保影视译制工作迈出稳健的第一步。
三、做好藏语影视翻译工作,要将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对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进行调研时指出,让各族人民群众观看到本民族语言的优秀影视作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基层,服务好各民族群众,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肩负着重要责任。
要在把好译制作品政治关、质量关的同时,采取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策划组织好民族语音像制品的发行出版,发展壮大民族语音像产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落实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文化进村入户等方面的任务,用项目来推动发展、壮大、繁荣民族语影视译制事业。
这番话对双语影视译制事业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
如果说影视作品是已选择的食材,而双语翻译研究体系是有经验的厨师,那么译制的机构就称得上是一套优质的厨具,烹制出精美的菜肴奉献给观众,三者缺一不可。
影视译制机构作为将影视译制成品出炉的最终媒介,承担的任务与职责也是十分繁重的,因此加强机构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其工作的重点。
人才永远是所有战略之本。
译制机构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学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工作技能、综合型的全方位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翻译制作技能,有能力领导译制团队、操控各类现代化机械设备。
有人才的支撑、延续,一项事业才能真正的充满生机活力地发展下去。
培养人才,可以开展定期定向培训,根据职业方向与业
务分工让业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加强现代化设备应用能力。
一味的依靠吸收人才的方式并不利于单位机构的发展,只能使得编制繁杂冗多,加强现有业务人员工作能力是最为快捷高效的方式。
开拓创新是实施战略的生命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单位体制,拥有坚实的基础或良好的管理,若不紧随时代的步伐也必将遭遇无情的淘汰。
对双语影视译制事业机构亦是如此。
已获批成立的青海省民族语动漫发展中心就是影视译制事业机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一种体现。
这个中心的成立将改变青海省少数民族语言儿童节目少甚至没有的现状。
藏族儿童通过本民族语言看到了国内流行热播的动画片,与全国各地的儿童共同在欣赏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而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也同样通过藏语动画片而拥有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该中心的成立说明双语影视译制事业正在探索创新之路上积极前进。
80后藏族年轻人色藏加和先巴加是青海省西宁市影视翻译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带领自己的藏语字幕组翻译了诸多CCTV热映剧目以及2 000多部经典的欧美老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
而在甘南草原上也有一支由藏语影视译制者麻久带领的译制团队造福甘南藏区观众。
由此可见,藏族地区不乏有为青年和各种小型译制单位机构,星星点点却百家争鸣,同样是为藏族观众服务,为了共享资源、互补不足,通过吸收人才,交流经验而将其融合必然是对这项整体事业的发展有帮助。
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电视机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
这便是“电视视觉文化”概念的不断拓展应用的结果。
“电视视觉文化”是融合多种艺术文化手段在现代科技与文化的合力下,使接受者通过观看获得感知思维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融合性文化。
”“这种特别的艺术文化形式,自身具有综合性、运动性、真实性、生动性和传播的大众性等特点”。
之所以要发展推动这一文化,是因为它是最简单、迅速的文化传播方式,是最为普遍的信息来源。
民族语影视翻译制作是将全民进行的电视
视觉文化运动革新,将其赋予民族化的意义。
用藏区观众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把这种文化的成果与草原雪山的千家万户共享,帮助藏族观众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催人上进,振奋人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引导社会舆情,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社会、民族团结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郭沫若曾在196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说:“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承受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翻译最本质的作用就是搭建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影视双语翻译以更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拆除了沟通障碍,促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使社会整体得以进步与和谐,使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为了让藏语电视荧屏更加异彩纷呈,造福藏区观众精神文化生活,影视译制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