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5-(1)灌溉渠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表水取水方式
(一) 无坝引水
应用条件: 河流流量、水位均满足灌区取 水要求;即:
Q1≤30%Q0; H1<H0
Q1、H1分别为渠首取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Q0、H0分别为河流流量和水位。
组成: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 进水闸 导流堤
冲沙闸
(二) 有坝(低坝)引水
有坝引水枢纽主要由拦河坝(闸)、进水闸、冲沙闸 及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
ET设= w引设+p雨设
w引设1 w引设2 p雨设1 p雨设2 P设1 P设2 p
保证率越高,需引用的水越多,工程量越大。
灌溉设计保证率标准参考值
灌水方法 地区 干旱地区 或水资源紧缺地区 地 面 灌 溉 作物种类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各类作物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 50-75 70-80 70-80 75-80 75-80 80-95 85-95
第五章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设计
(一)
第一节: 第一节:灌区总体规划概述
灌区组成: 灌区组成: 1水源 水源 2输、配水系统 输 3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 4灌排建筑物 灌排建筑物 5承泄区 承泄区 灌排系统
一、灌区总体规划的原则
根据灌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布局和发展要求以及灌溉水源的可供 水量进行灌溉工程的总体规划: 1、力求单位水量达到最大效益; 2、兼顾防洪、除涝、排渍、水电、航运和工业、城市供水等各 方面的要求。切实做到旱、 涝、碱综合治理; 3、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适宜的灌溉工 程方案。 4、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符合全流域水利规划和保护生态 环境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分别采取地表水、地下 水并用;大、中、小并重,蓄、引、排相结合;渠、沟、井、 塘、库联合运用以及其它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 (包括回归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5、全面安排,分期实施,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因地制宜,保 证实效
(5)确保渠道安全可靠:尽量选择地质条件好地方 布线;在山区,渠道尽量不沿河溪修建,以免洪冲 毁;在骨干渠道上修建必要的泄洪闸,防止渠道发 生溢流造成渠道毁坏。 (6)干、支渠道的布置应注意发挥原有的水利设施 的作用。山区可以建立蓄、引、提结合的水利系统; 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可发展井渠结合灌溉系统。 (7)要考虑综合利用,尽量满足其它国民经济部门 的要求:航运、居民供水、发电等。
2、田间工程
农渠以下的毛渠、灌水 毛渠、 毛渠 沟、畦,分水口及量 水设施等均属田间工 水设施 程,主要发挥调wk.baidu.com农 田水分状况的作用。 排水系统、田间道路、 土地平整等也是田间 工程。
3、灌溉渠系建筑物
分水闸: 分水闸:在上下级渠道之 间,控制和调节向下 级渠道配水。 节制闸: 节制闸:建在渠道上,用 于抬高上游水位作用。 泄水闸:在重要渠段上游 泄水闸: 设置泄水闸,与节制闸 配合使用,排出多余水 量。 渡槽: 渡槽:用于渠道穿越河沟、 道路,或填方工程太 大的地段。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三) 抽水取水
(四) 水库取水
二、地下水取水建筑物
由于不同地区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地下水开采 利用的方式和取水建筑物的形式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开 采条件,大致可分为垂直取水建筑物、水平取水建筑物和 双向取水建筑物三大类。
(一) 垂直取水建筑物 一
1.管井 管井
本节主要介绍灌溉渠道的规划布置,排水工程在其它部分介绍, 这里只是涉及到时讲一下。
1、输、配水渠道系统 渠系一般分干、支、斗、 干 农四级固定渠道,灌 区复杂时可加分为总 干、分干、分支等, 灌区较小时也可少于 四级。 干渠主要是起输水作用, 干渠 支、斗渠主要分配给 用户水量,起配水作 用,农渠 农渠是最末一级 农渠 固定渠道
节制闸
分水闸
跌水、陡坡: 跌水、陡坡:当渠道坡度较 大时,为防止冲刷,把渠 道分成两段设计,中间的 衔接建筑物为陡坡或跌水。 跌差较小时用跌水, 跌差较小时用跌水,较大 时用陡坡。 时用陡坡 倒虹吸:渠道通过道路或河 倒虹吸: 沟,渠底低于路面 渠底低于路面,用压 渠底低于路面 力管道代替渠道即为倒虹 吸。 涵洞: 涵洞:渠道通过道路,流量 小,水位低于路面 水位低于路面,用管 水位低于路面 道代替渠道穿越道路。 桥梁: 桥梁:渠道与道路交叉,水 水 面低于道路,流量较大时 面低于道路 采用桥梁交叉。
3.灌溉方式确定 灌溉方式确定 灌溉方式 适宜的灌溉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田间灌水均匀,而且可以节约用 水,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正确选用灌溉方式是进行 合理灌溉,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环节。各种灌溉方式都有一 定的适用范围,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合理选定。 4.灌区道路、林带与居民点的规划布置 灌区道路、 灌区道路 灌区道路 道路的规划布置应尽量与灌排系统的布置相协调,与田间 道路 工程的规划布置相一致; 灌区林带 林带的规划布置,应充分利用 林带 渠、沟外坡、塘边、路旁的一切空地种植树木,绿化环境, 但不应在渠、沟内坡上植树;灌区居民点 居民点的规划布置,应服 居民点 从灌区总体规划要求,选择在地基坚实、地势较高,水源条 件较好和交通方便的地点,居民点宜按原有的自然村进行改 建。灌区的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 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选线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布 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 置的需要
m p= ×100% n +1
一般灌溉工程是根据当地水文条件和作物种植状况拟定。
灌溉保证率与引水量、 灌溉保证率与引水量、降雨频率的关系
作物的需水主要有两部分来 源,一是降雨,二是灌溉。即: ET设=w引设+p雨设 在一定的需水量情况下,灌 溉引水与降雨是互为消长的,即 降雨越多,引水就越少。 在设计灌溉保证率一定的情 况下,引水的多少就取决于降雨 的多少,而降雨的多少是与设计 降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对 应的降雨量越小,需要引水就越 多。 在工程规模确定以后,设计 引水能力就一定,此时的灌溉保 证率就等于设计降雨频率。因此, 设计灌溉保证率可按设计降雨频 率确定。 P雨
管井既可以开采 承压水,也可以 开采浅层水。 井径多取200300mm,也有 300-500mm 的 管井。 井深为50-200m。
2.筒井
筒井多用于开 采浅层水,其 深度为6-50m, 井经为1-2m, 也有3-4m的井 经。
(二) 水平采水工程 1.坎儿井 1.坎儿井

2. 截潜流工程
(三) 双向取水建筑物
辐射井
第三节: 第三节: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布置 一、灌溉渠系的组成 灌溉系统是从水源取水并将其输送、分 配到田间的工程设施。一个完整的灌 溉系统主要包括渠首取水建筑物 各 渠首取水建筑物、各 渠首取水建筑物 级输水和配水渠道、渠系建筑物 渠系建筑物和田 级输水和配水渠道 渠系建筑物 田 间渠系工程。 间渠系工程
二、灌区总体规划内容 灌区总体布置应根据旱、涝、洪、渍、碱综合治理和水土资源 合理利用的原则,对灌区水源工程、灌排渠系、灌排建筑物、 承泄区、道路、林带、居民点、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管理 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绘制灌区总体布置图。 1.灌区防洪规划 灌区防洪规划 灌区防洪工程是灌区总体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应按照蓄 泄兼筹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定防洪标准,做好防洪工程设 计,并将防洪工程纳入灌区的总体布置。 2.灌排渠系规划 灌排渠系规划 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布置应协调一致,满足灌溉和排涝要求, 灌溉系统 排水系统 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或沼泽化。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
湿润地区 或水资源丰富地区 喷灌、微灌 各类地区
2.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days of drought resistance) 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是中国灌溉工程设计标准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反映 抗旱天数 了灌溉工程的抗旱能力。抗旱天数是指农作物生长期间 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能确保用水要求的天数。这 种灌溉工程设计标 准适用于我国南方丘陵水稻区以当 地水源为主的小型灌区。 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旱作物和单季稻灌区抗 旱天数可为30-50d,双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50—70d。 抗旱天数有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一是指连续无雨日数,有 些省规定日雨量小于2mm或3mm为无雨日,有的省则以 日降雨量小于5mm为无雨日;二是指连续无透雨日数, 即两次透雨的间隔日数。
三、水土资源平衡及环境影响与经济评价 1.水土资源平衡 水土资源平衡(balance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水土资源平衡 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应根据水资源评价成果、土地利用结构、 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灌区内城乡和工矿 企业用水量等进行综合分析 方案比较 择优选用 综合分析和方案比较 择优选用,并以此 综合分析 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确定灌排工程规模;井渠结合灌区引用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 的比例,应符合水土资源平衡要求并满足地下水动态平衡和 防治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的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环境影响评价 从环境角度论证灌排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并对可能产生的不利 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二节、 第二节、水源与灌溉取水方式
灌溉取水方式, 灌溉取水方式,随水 类型、水位和 源类型、水位和水量 的状况而定。 的状况而定。利用地 面径流灌溉, 面径流灌溉,可以有 各种不同的取水方式, 各种不同的取水方式, 无坝引水、 如无坝引水、有坝引 抽水取水、 水、抽水取水、水库 取水等 取水等;利用地下水 灌溉, 灌溉,则需打井或修 建其它集水工程
有压力管道
无压力管道
量水建筑物
巴谢尔槽: 巴谢尔槽:
量水堰: 量水堰:
二、灌溉渠道规划布置原则
根据地形、地质、水源及原有设施,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自流灌溉 (2)由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区划紧密结合,适当照顾行 政区划:可将灌区划分若干分区,并分区规划;与公路、 机耕道、林带等统一规划,全面安排。 (3)与灌区排水沟布置结合,统一布局:灌排分开,各 成系统,互不干扰;渠系布置不切断排水出路,尽量不 打乱原有天然排水系统,平原区渠道布置往往要服从排 水沟的布置。 (4)尽量使总的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为此,要对骨 干渠道和规模较大的渠系建筑物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 从中选优。
四、灌溉设计标准(irrigation designing criteria) 灌溉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标准以灌溉设计保证率或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dependability of irrigation designing)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 灌溉设计保证率 分满足的机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 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即设水源供给灌溉用水的 数量大于或等于灌区灌溉用水量的年份为m年,计算系列 的总年数为n,灌溉保证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3.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economic evaluation) 经济评价 灌排工程的经济评价应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应在估算灌区工程投资费用和效益的基础 国民经济评价 上,提出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成果,评价工程的合理性。 财务评价应在估算财务投资、年运行费用和财务效益的 财务评价 基础上,提出财务评价指标计算成果,测算财务盈利 能力和还贷能力,评价工程项目财务可行性;并根据 国家的农业水费政策,进行水费核算,提出水费计收 的管理办法。
三、干、支渠的规划布置
——灌排系统的典型布置形式 灌排系统的典型布置形式
按照地形条件,灌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山区、 山区、丘陵区型灌区 平原型灌区 圩垸型(滩地、三角洲) 圩垸型(滩地、三角洲)灌区
1、山区、丘陵区型灌区
特点:地形复杂、岗冲交错、起伏剧烈、坡度较陡;耕地多为 坡地或梯田,分布分散,高程较高,须从上游长距离引水灌 溉;渠道弯曲、渠线较长,比降平缓,挖填方多,受地形影 响大、工程量大,稳定性差,渗漏严重,多与山塘相连,形 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