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表时间:2009-07-08T14:35:26.403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梅[导读]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英语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李梅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英语教学要想成为学生一首喜欢的欢乐的歌,一门喜欢学的有趣的功课,我们就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建立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在充分分析学生的教材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关键词】英语激发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059-01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路子。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翻译——朗读——做题”的教学模式。语法知识被视为教学核心,教学以讲解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中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理论知识来教;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教师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用汉语进行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背出一系列语法条条,但却连最简单的常用语也听不懂也不会说。初中三年花费数百学时,学到的却是“聋哑式”英语。

一、提问忌直贵曲

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轰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如在教学《Christmas Day》(Lesso54~55 in Junior BOOK3)一课时做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②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 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③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 And can you imagine(想象)his action(做法)?

④Do you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⑤Why do the children get up early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Day? And what about you on the morning of the New Year? Why? 因为问题的设计考虑到学生兴趣,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当然,也可对这一课内容做如下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②What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③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

④There isn’t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is there?

⑤Do the children get up early or late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Day?

很明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太直太浅,学生答题时几乎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回答,而不须动脑做艰苦的探求。相比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递进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Thomas Edison》(Lesson 42~43 in Junior BOOK3)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其分析、理解能力。在提问设计时,抓住学生“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心理,逐步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Who was Thomas Edison?

②Why did Thomas Edison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③Why did Tom’s teacher send him away from school?

④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Why?

⑤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⑥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ct that 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提问有度

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实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知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还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像,想当然,推己及人,胸中无数;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失去提问价值,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提问的难易程度还有两个标准: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比如教学《Thomas Edison》一课,我们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