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悉如外人”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悉如外人”解读
作者:刘富汉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2期
摘要: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长期以来被误解为桃花源中的居民,耕田种地,男女衣着打扮,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这种解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情理和前后矛盾的问题。本文从时代变迁、服饰发展、“记”“诗”关联、古人诗意诸方面分析解读,认为“外人”不可以简单解读为“外面的人”“桃源外的人”,而应该是外域之人、外邦之人、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悉如外人外域之人外邦之人
引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教材已有几十年时间了。多年来,课本的注解、教学参考书译文以及一些普及性文学读本对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却一直沿用着一种统一化的解说:桃花源中的居民,耕田种地,男女衣着打扮,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悉如外人”被解释为“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李华主编的《陶渊明诗文选》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注解也是如此。从原文表达的意思和后边诗歌的内容来看,这种解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情理和前后矛盾的问题,近几年来,部分学者对此已经多有指正,但因为只限于学术交流层面,还没有得到大众的普遍认知,也没有引起教材编写方面的关注。“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确需要有一个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逻辑、也符合原作诗文同旨的解说。
文中武陵人偶入世外桃源,得知桃源居民原是因“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居民因先祖避“秦时乱”而进入桃源,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一代又一代,不断繁衍生息,不知道人世间曾有过汉朝,更不知道有魏晋的存在,这是可能的。然而,从秦时至东晋,时间过了约600年,这些与外世隔绝的桃源人耕田种地和衣着打扮居然“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同步演化,这就不合情理了。大约600年的时间过去了,桃源以外的人们生产方式和衣着打扮肯定是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桃源之内的人要么还保持着古风,要么也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衣着怎么也不可能同桃源外的人一致,因为他们是与外世隔绝的,外世文明发展的信息他们不得而知,也就无法与外世同步。“悉如外人”理解为“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于情于理都有不通之处。
就说衣着打扮吧。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自炎黄时代起,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上衣下裳,男女通服。为了穿着方便,可将上衣下裳缝在一起,叫做深衣。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连接等。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服饰具有了明等级、显身份的作用,用穿着打扮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显示了中国服饰特有的社
会伦理功能,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厌其烦地加以修订,使服饰各具特点。我国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依次相克的五行说,而金、木、水、火、土依次相匹配的颜色是白、青、黑、赤、黄。战国末期由五行说衍生出了五德说:黄帝为土德,夏禹为木德,商汤为金德,周文王为火德。秦始皇取代周王朝主政天下,以为是“水”灭“火”的结局,自认秦属于水德,因此与水相匹配的黑色成为秦所尊崇的颜色,百官上朝皆着黑服,普通平民也以黑布裹头,称为“黔首”,故西汉贾谊《过秦论(上)》有秦始皇帝“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之说。汉代初期,承袭秦代服饰。汉武帝之时,武帝认为汉朝代秦而起当属“土”胜“水”,服装颜色崇尚与土相配的黄色,皇帝着黄色朝服,天下尚黄。秦汉两代所崇尚的衣服颜色截然不同。汉代在深衣的基础上,女性服装出现里短襦长裙,上身着短襦,下身配长裙,是一次服饰变革。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战乱频仍,名士们不再笃守儒学,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张扬自我,放浪形骸,服饰追求宽松舒适,在汉代褒衣博带的基础上,形成了衣体宽敞、袖端肥大的服饰特点。《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生活在魏晋时期,服饰自有魏晋特点。而桃源人自秦末“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避秦时乱至东晋,与世隔绝了600年,不知道外部世界的发展,没能与时俱进,桃源人衣着打扮当然不可能同桃源外的人“全都一样了”。
再说《桃花源诗》。《桃花源记》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的“记”的部分,可以独立成篇。它是附在诗前面的一段散文,它概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武陵人偶游桃花源的故事,是后边诗歌言志的依据,记与诗两者相辅相成,主旨相同,“记”起到了序言作用,诗是主体内容。从诗的内容也可以说明“悉如外人”不能理解为“全都同外面的人一样”。诗中说,桃源内的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明确提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也就是说,桃源人祭祀仍然用的是先秦时代的礼法,衣裳也没有新的样式,还保留着三代古风——至少还是秦时服饰。如果要把“悉如外人”解释为“全都同外面的一样”,就会出现文与诗前后矛盾的现象。
陶渊明的诗文大都有口语化的特点,理解文意往往不太费思量,无需字斟句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这可以说是陶渊明的代表性诗作,全诗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基本是口语,其意直视无碍。《桃花源记》是记事性散文,带有“笔记体”风格,“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直接是口语,不用费神斟酌其意,结果就导致了“全都同外面的一样”的最方便的理解,而忽略了“外人”在句中具体语境下的含义。文中“悉如外人”如何理解?我以为“如”是“好像”“如同”之意,“外人”当是外域之人、外邦之人、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极言其穿着打扮、生活方式与桃源外面的人差别很大。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偶入桃源,看到这里的居民生产方式、衣着打扮同当时桃源外的人区别很大,好像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感到非常惊讶。因此“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当解释为:桃源内的人们耕田种地的方式,男女穿着的打扮,全都好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受《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唐宋以降,我国以桃源为题的诗作不少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维的《桃源行》、韩愈的《桃源图》和王安石的《桃源行》等。这些诗歌大都以《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