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考诗歌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陕西中考(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山水田园诗,题型:1是炼字题2是情感主旨题)

山行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或散发着清香的蘼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轻扬,情态美好。)

2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014年陕西中考副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咏物诗或者托物言志诗,题型:1炼字题2情感主旨题)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第一句诗中“刺”字用得精当,请说说它能体现出小松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借物写人,托物讽喻。请结合后两句诗,分析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刺”字不但准确地刻画出小松又直又硬的外形特点,而且还显示出小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2诗人借小松讽喻眼光短浅的时人不识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对人才虽有凌云之志却不被重视的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之前。

2013年陕西中考真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送别诗,题型:1诗歌中写景作用或表现手法的判断运用2评价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

2 、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 分)

答案

1、(2分)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答出“烘托”得1分,答出“豪迈气概”得1分)

2、(2分)示例⑴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

示例⑵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能准确把握诗的情感基调得1分,能联系诗句恰当分析得1分)

2013年陕西中考副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写景抒情诗,题型:1表达技巧题2描绘画面)

夜到渔民

渔家在江口,湖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1“月出钓船稀”呼应了诗中的哪一句?写出了渔家怎样的生活状况?2分

2诗歌的尾联是写行客“遥见”的场景,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2分

答案:

1呼应了“主人犹未归”一句,写出了渔家劳动的辛劳。

2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期待已久的渔人大概回来了吧。

2012年陕西中考真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山水田园诗,题型:1描绘画面题2情感主旨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

1.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 “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2012年陕西中考副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思乡诗,题型:1情感主旨题2诗歌写景作用)

客晓

千里作客远,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窗。

1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2分

2后两句诗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以“千里”写出客居他乡的遥远,以“五更”写出整夜难眠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用寒鸦数声,月光如霜渲染一种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孤寂,悲凉的思乡之情。

2011年陕西陕西中考真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即事抒怀诗,题型:1诗歌表达技巧题2描绘画面题)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⑴.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

了作用。

⑵.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答案

⑴.反衬或衬托⑵(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解析】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返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收到友人书信的兴奋欣悦之情。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2011年陕西中考副题(考查知识点:诗歌题材为写景抒情诗,题型:1诗歌表达技巧题2描绘画面题)

望云楼

文同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1诗歌前两句写由楼中望秦岭,巴山,这样写有何用意?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后两句所呈现的画面

答案:

1正面衬托望云楼奇伟高峻

2楼上卷帘之时,萦绕在高楼四周的云彩即飞入楼中,云海浩茫,危楼隐现,呈现出“满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