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行为的类型及方式【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政治行为的类型及方式
11.1复习笔记
一、政治行为及其分析方法
1.含义
狭义地讲,政治行为是公民作为个人或团体参与政治过程所采取的行动。
广义来说,政治行为就是政治体系中所有政治角色(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社会组织、选民等)参与其中为实现社会资源管理和分配而采取的活动或行动。
政治行为是政治体系的动态表现。
2.分析方法
政治学为研究政治行为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主要表现在:
(1)从广义的政治行为构成的角度出发,可将政治行为分为政府政治行为和非政府政治行为。
①政府政治行为大体上可以被理解为政治管理行为,被看成是自上而下的实施资源管理和“政治统治”的活动。
②非政府政治行为可以被看成是政治参与行为,被界定为自下而上的争取资源分配的行动。
(2)将政治行为的主体作为分析标准,把政治行为分为个体与集体政治行为、大众政治行为与精英政治行为。
(3)从行为的合法性角度出发,将政治行为分为合法政治行为和非法政治行为。
(4)从行为作用方式的角度,把政治行为分为直接政治行为和间接政治行为。
3.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
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政治学提倡经验研究方法,对政治行为的分析注重量化数据的收集调查、统计分析和经验理论模型的建设,极力倡导观察的客观性及“度量”的可靠性。
只有经过经验检验的结论才能成为确实的知识。
行为主义政治学强调在政治研究中保持价值中立。
4.人们会为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吗?
美国经济系教授曼瑟尔·奥尔森在集团行动理论中指出:在一个集团范围内,由于集体利益具有公共性,所以在集体中存在“搭便车”现象。
集体越大,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因此,为集体利益采取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上述命题不成立。
此外,从其集体行动理论研究中还可得出以下结论:
(1)集团的规模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成反比。
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易于实现共同目标,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具凝聚力、生命力和有效性。
(2)在组织制度中,小集团的行动更加果断,更能有效地运用其资源。
(3)集团组织规模与组织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企业的成长与衰落以及大国的兴衰。
二、政治行为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1.政治管理行为
政治管理行为即政府政治行为,是指公共权力机关和政府官员(包括政治家和公务员)通过公共权力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
在现代国家,政府实施政治管理通常根据社会事务和社会资源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手
段和方式:
(1)对于不损害社会利益的私人事务,采用“自由放任”的方式;
(2)对于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团体事务,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
(3)对于涉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公共事务,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
在管理过程中,对于私人事务和团体事务,一般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社会公共事务,依照公共事务的不同性质,一般分别采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来实现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2.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参与行为是个人或个人组成的集体影响公益或公共资源分配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以及普通公民所组成的各类组织和团体。
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力图影响社会资源分配。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如下:
(1)投票
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它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表达政治意愿的重要途径。
(2)选举
选举是指各类政治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通过投票方式选择管理或领导人员的一种政治过程。
选举是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是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最重要的机制。
(3)结社
结社是指公民为了共同目的或相同的利益而结成社会组织的活动。
结社活动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
结社被各国宪法规定为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4)集会
集会是公民为了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举行会议,联合表明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的活动。
集会也被认为是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权利和方式。
(5)请愿
请愿是公民向国家权力机关(政府)表达自己意愿的行为,各国法律对请愿的内容、方法都做了规定,游行示威是政治请愿的重要方式。
(6)发表言论
发表言论是指公民通过语言文字阐述自己政治主张和政治见解的行为。
言论自由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现代社会公民通过发表言论实现政治参与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而形成公共舆论去影响政府决策。
(7)游说
游说是公民谋求个人或集团利益而接触并说服政府官员的行为。
在西方,游说被称为“院外活动”,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8)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表示公民的不参与行为,它是公民对来自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机构的政治决策、政治动员不予理睬的行为。
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政治不服从,甚至导致政治反抗。
(9)其他
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也是政治参与的手段和方式。
三、政治行为的现代性转化
行为模式是一个社会中人们处理社会关系比较持久的习惯性的方式,它是人们的价值观
念、社会定位、行动取向、行为方式的总称。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下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别可以通过以下五组变量来做出分析和考察:(1)情感倾向性/情感中立性
“情感倾向性/情感中立性”变量主要考察一个社会的成员对待事物的态度是出于个人情感,还是出于一种客观中立的认识。
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存在情感倾向性;现代社会的人们持情感中立的态度看待事物,主张按规则行事。
(2)自我倾向性/集体倾向性
“自我倾向性/集体倾向性”变量主要考察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是个人定向还是集体定向。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集体认同,人们一般我行我素,缺乏公益心,遵守传统规则主要源于害怕惩罚和免受耻辱。
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般认同公共秩序和利益,遵守公共规则。
(3)特殊倾向性/普遍倾向性
“特殊倾向性/普遍倾向性”变量用来考察各种行为规则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人们倾向于期待公平对待还是特殊照顾。
在传统社会中,每个家庭、部落、教会、种族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根据自然属性均具有特殊身份,需要特别对待。
在现代社会中,所有个人适用于统一的规则,实现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4)社会归属倾向性/社会成就倾向性
“社会归属倾向性/社会成就倾向性”变量用来考察一个社会对其成员的评价是建立在先天的社会属性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他所显示的个人能力和成就的基础上。
传统社会一般倾向于根据一个人的身份、从属性等先天因素来评价人。
在现代社会,赢得某种身份,拥有某种威望,必须以展示个人能力为基础,个人成就决定社会评价。
(5)扩散性/精确性
“扩散性/精确性”变量用来衡量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互动行为是以习惯和常规来约束,还是以精确的规则来管制。
传统社会下,由于受血统和习俗的主导,行为规则模糊笼统,个人义务和关系没有明确界定,人们根据以往的风俗习惯办事,缺乏对事务的精确判断和具体细致的把握。
在现代社会,现代法律和契约体系的本质要求凡事认真具体精确,人们之间的种种责任和义务被准确界定,并通过法律变成文化。
下表概括显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行为模式不同方面的特点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如表11-1所示。
表11-1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比较
现代社会传统社会
1.主要社会形态
情感中立型情感倾向型
集体倾向型自我倾向型
普遍倾向型特殊倾向型
社会成就倾向型社会从属倾向型
精确型扩散型
契约型家庭主义型
法理社会型礼俗社会型
有机结合型机械结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