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
谈到《吆喝》,至 今还使我动心的, 就是北京的市声! 读萧乾的《北京城杂忆》,他那流 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70年前的北京的 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 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
检查预习
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i) n 招徕( lá 铁铉( Xuà u ) 隔阂( hé ) 囿于 ( yò 小钹( bó ) 饽饽( bō bo 秫秸( shú jiē ) 荸荠 ( bí ) qí ) )
以地道的北京口音来写北京的叫卖 声.北京话并不是普通话,它有它的 特色.北京话有三大特点: (1).快. (2).发音较含混. (3).儿化音很多.
评评吆喝 文中列举了很多的吆喝,你觉得那 些吆喝的语言用的特别妙?
示例:1、“馄饨喂——开锅” 妙处:开门见山,使人一听就知晓卖的是什么。 2、“萝卜赛过梨” 妙处:从味觉的角度,用甲物形容乙物,突出 了萝卜的美味可口,具有艺术性。
• 一篇吆喝,喝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悠 悠记忆; • 喝出了中国人对民俗文化的骄傲; • 喝出了一个北京人的那份自尊!
品味本文语言特点
①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 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②“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 算!” 心理描写,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③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 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 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 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 动作和心理描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 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哪一种吆喝声最吸引你,为什么?
大清早
卖大米粥
卖油炸果
卖青菜
卖花儿
白天
修理行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晚上
卖馄饨
剃头
硬面饽饽
算灵卦
一年四季
卖大小金鱼、蛤蟆骨朵儿
卖西瓜
哎 这斗大的西瓜 你就船这么大的个块儿咧 吃了 呗呶快来哎润嗓子 甜嘞 这两个 大俩哎
卖冰糖葫芦
葫芦儿 ——冰塔儿
碎冰制成的雪花酪
炸豆腐
【卖冰糖葫芦】 【卖西瓜】 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 哎 这斗大的西瓜 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 哎 这斗大的西瓜 大糖葫芦儿呵 你就船这么大的个块儿咧 蜜来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吃了呗呶快来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润嗓子 甜嘞 哎 大糖葫芦儿呵 这两个 大俩哎 哎 大糖葫芦儿呵 【卖金鱼】 哎 扛串儿 买一大小 呃小金鱼儿 来呀哎 哎 小朋友 扛串儿 唔哎嗨 大小 呃小金鱼儿来呦 大糖葫芦儿呵 哎 仨大一条啊 俩大一条啊 您别拿我们当卖 黄瓜的呃 【卖花】 我们是卖 大小呃 栽花呀 栽花呀 小金鱼儿来呦呃 芍药花呀 矮行尖呀哎 薄荷秧儿呀哎 玉兰花呀哎 茉莉花呀哎 【卖烤白薯】 哎烤白薯哇 热乎呃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 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 容?
1. 围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 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2.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3.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4.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赏析: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 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 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 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 商贩的叫卖”。 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 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 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 “吆喝”。
北京前门
北京四合院
北京胡同
卖糖葫芦
北京街头商贩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听图中 商贩是如何叫卖自己的货物的? 卖 烤 白 薯
卖 花 卖硬面饽饽
关于吆喝
• 吆喝,说穿了就是大声叫卖,是一种 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文化。据说,老 北京的吆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 过,现在北京城里会吆喝的人已经不 多了。
掌握的字的读音: 商贩(fàn) 招徕(Iáі) 钳形(qіán) 铁铉(xuàn) 囿于(yòu) 隔阂(hé) 馄饨(hún)(tún) 剃头(tì ) 佐料(zuŏ) 饽饽(bō)(bo) 吹嘘(xū) 小钹(bó) 乞丐(gài) 蛤蟆(há)(ma) 雪花酪(Iào) 海棠(táng) 蘸(zhàn) 兜里(dōu) 秫秸杆(shú)(jiē) 卤煮(Iŭ) 山楂(zhā) 荸荠(bí )(qi) 荞麦(qiáo) 马趴(pā) 两捆(kŭn) 嘞(Iei)
文章主旨
作者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 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写出的是北京古老文化 的辉煌,那里面就渗透着自己对它的依恋之情. 作者直言: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 东方人的尊严.
在作者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 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蕴涵的 浓郁的情趣.
北京四合院
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 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 写实的成分较多。因为上文已有交 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 卖荷叶糕的吆喝“特别害怕”。
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 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 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改为 “用 深厚的男低音吆喝出”可以吗?为什 么? • 不可。当时的吆喝实际上是唱,改了 就没味了。 • 也呼应前文的“声乐”。
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 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 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 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写童年的乐趣,充满着对童年艰苦 岁月的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 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 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 “荞麦皮耶”。
当初的一声“哟”在儿童内心确实是一种惊 恐,引来一阵颤栗,但事过多年后,作为成 人的作者回忆起来,便只剩下有趣和怀念。
体味情感
思考讨论:
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 种, 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 及音韵节奏等。
作者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满了 怀念之情 。
这是一个传奇 式的人物
萧乾 资深记者
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 长篇小说《梦 之谷》、译著《好兵帅 克》。晚年曾翻译《尤 利西斯》。本文选自 《北京城杂忆》。
二战时在欧洲当 随军战地记者 1943年放弃学位投身新 闻。二战中作为唯一的中国 记者,驰骋欧洲战场,亲历 腥风血雨,目睹了纳粹的灭 亡。之又采访过联合国成立 大会、泼茨坦会议、纽伦堡 审判纳粹战犯,写下一批著 名通讯,名重一时。 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 “抗战胜利作家纪念碑”。
卖凉粉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 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从“一日”转到“一年”。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 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仔细阅读课文11-13段,思考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夜晚:馄饨、硬面饽饽、要饭 春:金鱼、蛤蟆骨朵儿 夏:雪花酪 秋:海棠、 柿子 冬:葫芦儿、烤白薯
主要内容 声调变化 音韵节奏 (11) (12) (13)
本文按侧重点可分为三大块: 引入、叙述性介绍、评议性介绍。 请试着分一下。
1. 引入:前3自然段; 2. 叙述性介绍:4-10自然段; 3. 评议性介绍:11-14自然段。 一(1-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 而发出的种种音响:“器乐”——“声乐”。 二(4-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 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三(11-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 调变化、音韵节奏。
吆 喝
《前门情思大碗茶》 • 我爷爷小的时候, 常在这里玩耍, 高 高的前门, 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 草, 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 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 过节, 他一日那三餐, 窝头咸菜么就 着一口大碗儿茶。 啦· · · · · · , 世上的饮 料有千百种, 也许它最廉价, 可谁知 道, 谁知道, 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 饱含着泪花, 它饱含着泪花 。
树熟的秋海棠
卖柿子
烤白薯
哎烤白薯哇 热乎呃
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儿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 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理解阅读
思考:作者介绍北京的 吆喝声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来介绍的?
大清早:大米粥、油炸果、 青菜、花儿 从早到晚 (4-9) 白天:百货商店、修理行业展销
吆 喝 种 类 一年四季
(10) 对吆喝 评价品 析
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 “行好的——老爷——太(哎)太”,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 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 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乞丐的吆喝声,作者的评价是哪四个字?
• 凄厉动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社会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未成形的幼蛙)最 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 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 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 子里变成青蛙!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 文中提到的吆喝声。
商贩: 1.“馄饨喂——开锅!” 2.“硬面——饽饽” 3.“树熟的秋海棠” 4.“喝了蜜的大柿子” 5.“葫芦儿——刚蘸得” 6.“烤白薯哇真热乎” 7.“小玩艺儿赛活的” 8.“蒸而又炸呀……蒸而又炸” 9.“卤煮喂,炸豆腐哟” 10.“栗子味的白薯” 11.“萝卜赛过梨” 12.“葫芦儿,冰塔儿” 13.“就剩两挂啦” 14.“一包糖来,荷叶糕” 15.“哟,荞麦皮哟” 16.“冰棍儿——三分嘞” 17.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算命盲人:“算灵卦” 乞丐: 1.“行好的——老爷……赏我点吃吧!” 2.“老太太(那个)真行好……没有饽饽赏碗饭。”
11、吆喝的主要内容 12、 吆喝的声调变 化 13、吆喝的音韵节奏 2、第11段介绍了几种叫卖的方法?第12段 介绍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叫卖的方法:1、吆喝制作的过程 甲物形容乙物 3、戏剧性吆喝 2、借
吆喝的声调:1、声音细而高 2、声音低而 沉 3、忽高忽低
• 吆喝也与童年的萧乾结下了不解之 缘,请大家找找让萧乾难以忘怀的 有哪些细节?并说说难以忘怀的原 因。
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 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 中的意味。 吆喝( yāo he) 饽饽( bō bo ) 1. 运用轻声
2. 有儿化音 词儿、皮儿、馅儿 花儿
葫芦儿 油儿 冰塔儿
3. 方言词语
饽饽、蛤蟆骨朵儿 油炸果 拍花子
品味语言特色: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熟悉的吆 喝声,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 请放开喉咙吆喝一下。
“磨剪子来,戗菜刀——” “收废书废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