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新版)课件:海马的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成
成熟海马神经发生中细胞类型的序列分析
在成年小鼠的新生细胞注射被标记的胸腺嘧啶类似物BrdU,4周后处 死动物。(蓝色)NEUN标记神经元的新生细胞,(红色)齿状回颗 粒细胞层内的部分,只有极少数的星形胶质细胞(S100β绿色)新产 生于成年海马。
神经干细胞就在这个V字形的深处分裂分化并逐渐 向外层的齿状回移动。
腹侧海马的神经元连接
ACB,伏隔核;AMY,类皮质杏仁核区域;BST,终纹核基底; CEA、中央杏仁核;LSR,V的外侧隔核和腹侧部分喙;MEA,内 侧杏仁核;MPF,内侧前额叶皮质;SUBV,腹侧海马下托。
神经递质系统和海马
多巴胺:轴突从腹侧被盖区通过前脑内侧束、扣带回、海 马杏仁核连接; 5-羟色胺:从背中缝核和突触的边缘结构扩散;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分布广泛,与边缘系统联系; 胆碱能系统:分布广泛,与边缘系统相联系。
矢状面
海马旁回 内嗅皮层 齿状回 脑下脚
冠状面
小鼠海马
海马的发育
海马区 背侧区 梨形区
新皮质 海马皮层 梨形皮层
背侧皮层 海马皮层 梨形皮层
海马:组织学
神经元大小
齿状回:
由三层细胞组成 分子层:终止在轴突末端; 颗粒层:由主细胞组成,产生齿状回的苔状纤维; 多形层或梭形细胞层:在齿状回中提供相关的连接。
海马结构的固有关系:
背侧海马的神经元连接
ACA、前扣带回区;ACB,伏隔核;ATN,前丘脑复合体;CP、尾壳核;DGD, 齿状回的背侧; ; ENTl, ,内嗅皮层;GP,苍白球;LM,外侧乳头核;LSC外 侧隔核尾侧部;MM,内侧乳头核;MSC ,内侧隔物;PRE,前下托;POST, 后下托;RSP,扣带皮层;SNr,黑质网状部;SUBd,背下托;SUM,乳头状 核;VTA,腹侧被盖区。
Structure of the hippocampus
Evolution of the Mammalian Dentate Gyrus
人类的海马
1.杏仁核 2.海马神经纤维 3.海马头 4.侧脑室下角 5.海马体 6.海马尾 7.海马伞 8.海马神经纤维
海马头
1.海马头 2.海马趾 3.海马神经纤维 4.侧脑室下角 5. 环池
海马分为CA1、 CA2、CA3及CA4 区,各区之间的 构筑有差异, CA4有最大的锥 体细胞,CA3区 为大锥体细胞, CA1区的锥体细 胞最小,CA2为 移行区,由大小 锥体细胞组成。
在海马结构中锥体细胞主要是谷氨酸细胞
海马从蓝斑神经元接受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的输入,来自腹侧被盖区 (VTA)多巴胺能的刺激,来自内侧隔核乙酰胆碱性刺激和中缝核5羟色胺的刺激。
海马的分子和功能结构域
齿状回的分子结构域
整个小鼠大脑的海马齿状回三维模型(A,侧视图)及其空间关系与阿蒙 氏角(深绿色B、内侧面观)。两个基因LCT(蓝色)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 素受体(红色),表示优先表达在齿状回的背/隔三分之一或腹/颞的三分 之一处,AH,阿蒙氏角;CTX、大脑皮质;DG,齿状回;HPF,海马;OB, 嗅球。
Output Pathways of tInputs or afferents to the hippocampus. Major inputs come from the entorhinal cortex, which in turn communicate inputs from the cingulate, temporal, orbital, and olfactory cortices and amygdala to the hippocampus.
海马环路----小鼠
边缘连合区-----内嗅皮层-----齿状回-----苔 状纤维(颗粒细胞的轴突)-----CA3锥体细胞----谢弗侧支(CA3锥体细胞轴突)-----CA1锥体 细胞-----海马神经纤维-----海马伞-----穹隆
海马环路-----人
三突触回路
苔状纤维
穿通纤维
海马:传入和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