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引言:人的认识是指人通过感官和思维对外界事物的了解、认识和理解。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教育是促进人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的认识发展,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认识世界的机会。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根据Piaget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认识是逐步建构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

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引导他们逐渐建构属于自己的认识体系。

2. Vi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Vigotsky认为,人的认识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发展的。

他强调社会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认识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能力。

3.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据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和能力具有多样性。

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认识需求。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1.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可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让学生通过互动和实践来探索和建构新的知识。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问题导向教学设计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项目学习设计项目学习设计将学生的学习任务组织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设计需要基于理论基础,同时采用实践方法。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社会能力,引导他们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认识体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2.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人的感觉和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2. 思维对认识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2.思维和联想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2.实验法:通过感觉实验、知觉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活动,加深对认识过程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3.小组讨论题目。

七、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画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认识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步骤二:讲授人的认识的来源(15分钟)讲解人的感觉和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介绍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和区别,并举例说明。

步骤三:进行感觉实验(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感觉实验,例如触摸不同材料的表面,听不同频率的声音等,引导学生体验感觉的作用,并总结感觉对认识的重要性。

步骤四:讲授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15分钟)介绍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讲解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和发展规律。

步骤五:进行知觉实验(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知觉实验,例如观察不同形状的图案,辨别不同颜色的物体等,引导学生感受知觉的作用,并探讨知觉如何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步骤六: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讨论题目,例如:你认为思维对认识有多大影响?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思考和思维活动。

步骤七:课堂讨论(1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相互作用,加深对认识过程的理解。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阐释】一、教学目标1.通过“‘碳中和’概念初探”了解认识的含义,理解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通过“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中国碳中和抉择”培养学生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通过材料阅读、查阅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承诺背后的中国作为相关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深对中国技术发展信心,中国言出必行、言出必达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课后作业“中国有承诺,我们有行动”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投身碳中和实践,加强公共参与,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政治选修学生,通过高中大半年和哲学第一单元部分知识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梁丰高级中学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热爱探究,能较好地关注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资料搜集、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材(内容)解析本框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本框共包括两目,第一目“认识与实践”,阐述认识的内涵及分类,实践的内涵及特点,为第二目的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阐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两目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推进。

本框内容侧重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学好该内容为学习本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设计思想与基本理念本课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结合“我国的碳中和目标”这一重大时事情境,以“如何认识和践行碳中和”为主议题,并围绕“新发展新呼唤:碳中和概念初探”、“新愿景新路径:碳中和技术革新”、“新时代新抉择:碳中和中国行动”这三个子议题设计课前、课堂、课后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共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共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共3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了解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

2、通过导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通过案例讲解,解析认识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4、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新知识。

二、教学重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

三、教学难点:1、理解认识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2、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导入启发法、情境体验法;2、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3、课堂互动、学习归纳。

五、教学内容:一、导入启发(1)PPT呈现一幅画像:一双手拿着两个圆珠笔,看似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

(2)问:假如将珠子放进布袋中,让人不分左右手选取一个珠子,这时要如何判断这个珠子是放在左手还是右手?(3)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法。

(4)通过本例子,导入到认识是什么,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的讨论。

二、教师讲解(1)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定和理解,是心理活动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2)认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

(3)认识产生的规律主要包括个别与一般、先后与同时、轻重缓急、因果关系等。

(4)认识的条件包括感觉器官、感性资料、神经及心理活动机制等。

三、案例分析(1)通过学生举出具体例子的方式,进一步解析认识发展的演变规律。

(2)以“张三的身高”为例,让学生了解感性认识、概念认识、判断和推理等不同阶段的表现。

(3)以“天气变化”为例,让学生了解对事件进行先后顺序的认识以及因果关系的认识。

四、小组讨论(1)分小组讨论认识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什么喜欢这种食物、在哪里吃到这种食物等。

(2)要求学生从感性认识、概念认识、判断和推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课堂互动(1)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恰当的沟通和了解。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完美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完美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郭林[教学目标](一)知识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

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

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

[教学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

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该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能否说这个认识不科学。

另外,学习实践标准也不仅限于懂得认识如何被检验证明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破除思想束缚,不断打破陈腐的、过时的框框、条条,更新认识,树立新的思想,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激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的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述本课程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感知与认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感知和认知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感知和认知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感知和认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思维与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维和语言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思维和语言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表达作品,评估学生对思维和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经验与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经验和知识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经验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认知发展理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2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理论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分析认知发展理论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通用2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通用2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通用2篇)《人的熟悉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详细实例赐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力量目标:①分析理解力量: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育和提高分析力量;②通过讨论实践是熟悉的基础,结合案例培育分析和综合的思维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坚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学问源于实践,一切学问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是熟悉的基础2.难点:实践的特点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老师:展现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

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

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同学回答老师总结:人的熟悉来源于实践,从而导入新课。

㈡讲授新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的两层基本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老师:展现材料,让同学推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

②构想美妙生活③建设小康社会④胜利举办奥运会2.实践的特点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缘由: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胜利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气可以完成的吗?同学回答老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肯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展现从神五到神七的三次突破说明:在不同的历史进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到肯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肯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2.掌握认识的来源和过程。

3.思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纸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图片是怎么样被我们认识的?我们是如何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认识的定义:认识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了解和理解。

2.向学生简单介绍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依次展示幻灯片,讲解以下内容:a.认识的来源:感觉、经验、思维和语言。

b.认识的过程:感觉直观—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思考—总结。

c.认识的特点:主观性、客观性和历史性。

案例分析(10分钟):1.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认识一个陌生的人、认识一种新的水果等。

2.让学生思考这些例子中的认识是通过哪些途径产生的,以及产生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5分钟):归纳总结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5分钟):1.小组讨论:认识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认识有没有局限性?2.请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举例说明认识的局限性并探讨如何克服。

讲评交流(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认识的来源有哪些?2.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3.为什么认识对个体和社会都很重要?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探讨自己对认识的理解和认识如何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列举例子、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探讨认识和知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定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相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相识的确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索实践与相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定,深化对实践本身的相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探讨来升华对实践的相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意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驾驭实践和相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必须的相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所以老师可以干脆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相识从实践中来,最终回来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根底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引入:同学们好,今日我们的课题是人的相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特别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定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日的嘉宾,请翻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定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终由小组代表来答复,同时还要告知大家你的判定是怎么得到的。

老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外表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削减5.食品中运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安康(副板书:判定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并汇总答案老师讲解:苹果究竟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安康,对于这些相识的判定是从哪儿来的,究竟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化分析一下。

《第四课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四课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了解人类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2. 掌握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互相干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科学认识和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干系,以及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难点:如何理解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与认识互相作用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教室讨论题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准备实践活动道具,如模拟实验器械或场景安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

4. 准备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观看一些哲学纪录片片段,引出人类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导入到哲学范畴的探讨。

2. 展示问题,引导思考:(1)哲学思考的重要性表此刻哪里?(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干系?(二)讲授新课(35分钟)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干系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具有再三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3. 分析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具体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得出结论,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诠释这些现象。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设计一次关于人与自然的教室讨论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去理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观点。

2. 让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室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

教学设计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与实践”。

教材运用阅读与思考、名言等内容,呈现了认识的含义、认识的两个阶段及关系、实践的含义及三种基本形式、实践的特点。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阅读与思考、名言、相关链接等内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识记实践含义,理解实践的特征。

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2.科学精神:知道实践的基本形式,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分析具体事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3.公共参与: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结合典型事例并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解;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也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客观真理?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这节课我们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讲授新课】(一)认识与实践◆阅读与思考•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荀子提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性”,而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索人的认识来源。

结合讲授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2.1 教学内容解释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开始的。

介绍不同类型的感觉和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2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觉和知觉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思维与认知3.1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认知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思维的类型,如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4.1 教学内容解释记忆和学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记忆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介绍不同的记忆类型,如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遗忘现象。

4.2 教学活动通过记忆训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提高记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语言与交流5.1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和交流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语言的类型和交流的方式,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5.2 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六章:认知发展6.1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

探讨认知发展的阶段,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承接本单元前两课“唯物论”部分,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为下一单元“辩证法”部分奠定“认识论”基础。

理论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考纲看,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高频考点,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及整本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学好整本书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在教学设计阶段要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课堂实践环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本领,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服务于实践。

四、教学策略选择1.情景创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设计、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案标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来获得的。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讨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和理论。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人的认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的认识的来源。

2. 分析和讨论不同的认识观点和理论。

3. 探讨人的认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不同的认识观点和理论。

2. 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人的认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手册和笔记。

3. 板书工具和白板。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图画,描绘一个人在观察一朵花的情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人是如何认识到花的存在的?我们的认识从何而来?讲解(15分钟)1. 介绍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是人的认识的来源。

2. 解释感觉是通过五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

3. 解释经验是通过个体在与外界事物接触和互动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4. 解释思维活动是通过思考、推理和判断等过程来加工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和理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结论。

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结论,总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和理论。

2. 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的相互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

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观点和理论,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思考,谈谈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的认识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了解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2. 教学内容1.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2.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3.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认识的概念和特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难点: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4.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活动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准备。

3.学生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

5.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讲解10分钟介绍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讲解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列举出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方式。

小组讨论,展示10分钟学生学习笔记: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记下所学到的关键点。

学生记录15分钟学生讲解: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所学到的重点。

学生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讨论:结合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展示,教师引导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教师引导10分钟课堂练习: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合理认识方式。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的认识方式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6. 教学评估1.分组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认识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合理认识方式的理解程度。

7. 教学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延伸到以下方面:1.给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认识论的不同观点。

2.探讨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其他认识方式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技对人的认识方式的影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8. 参考资料1.刘宾雁. 认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陈来宁. 认识论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思考、实践等途径逐渐形成的。

2. 引导学生掌握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认识。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发展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课件: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图片、案例等。

3. 教学道具:感觉、思考、实践等相关卡片。

六、教学内容1. 感觉认识: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的起点,通过感觉我们获取外界信息。

2. 思考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是认识发展的关键,通过思考我们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实践认识:让学生明白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认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感觉、思考、实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法。

九、课后作业2. 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问题等。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认识发展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泉州外国语中学 高中政治教研组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

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在:
第一、探索世界的本质、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所以本课实际上是对上一课的延伸和继续。

第二、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理论的范畴,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起点,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树立这一观点,才能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哲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哲学的学习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三、设计思想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小栏目、身边典型事例、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实践的含义;能够结合实例比较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
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最本质特征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八、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在对问题不断的思考中,提升认识,把握概念。

在比较、实操中理解知识。

作为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尽快向复合型、方向转变,不仅要精通政治学科知识,而且对中学其他学科的知识亦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注意各学科间的相关性和融合性,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来充实完善政治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