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附件9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2017年版)

为规范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是指将捐献人(供体)的皮肤组织移植到接收人(受体)因烧伤、创伤导致的皮肤缺失或受损部位,以保护创面、促进修复的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烧伤科和整形外科诊疗科目,开展相关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30张以上。有重症医学科。

(三)每年完成烧伤、整形等创面修复手术150例以上,有特重度烧伤患者成功救治的能力和经验。

(四)手术室。

1.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2.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

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3.配备取、植皮术及皮肤加工等相关器械,如电动取皮刀、滚轴取皮刀、鼓式取皮机、皮肤拉网机等。

(五)重症医学科。

1.设臵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2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诊疗专业需求。

2.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监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

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能够开展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2.医学影像科具备能够配合重症烧伤治疗的相关诊疗设备。

3.具备基本的液氮保存设备。

(七)有至少4名具有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以及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外科专业。

2.有15年以上烧伤或整形临床工作经验,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作为术者每年完成皮肤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手术150例以上,包括皮肤软组织创伤、整形及修复重建手术等。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满足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所需的相关条件。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有健全的移植物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移植物来源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溯源。

(三)摘取同种异体皮肤应当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四)实施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五)建立病例信息数据库并配备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在完成每例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应当按要求保留并按规定

及时上报相关病例数据信息。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接受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药物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患者管理、患者生存质量和病历质量等。

(七)其他管理要求。

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所需医用器材。

2.如移植物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生物制品,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登记制度,保证可追溯,在患者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留存移植的生物制品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

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的现状

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的现状 发表时间:2015-02-04T16:46:58.1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黄美全谢松林 [导读] 随着人工关节假体材料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体大关节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如膝关节、髋关节,肩肘关节置换也有相关报道。黄美全谢松林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对于关节毁损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临床的一大难题。人工假体关节置换是目前修复重建关节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我们运动强度较大的青少年患者并不适用。自体关节移植不产生排斥反应,是修复关节毁损的理想方法。但供体来源紧缺,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异体关节来源广泛,具有类似的自然结构、形状、强度、骨诱导能力,可以充分满足临床需要。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骨已成功地应用于关节修复及关节移植手术,本文综述近几年的对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的特殊处理的措施,以及临床上对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后远期疗效分析。此外,还简要描述临床上同种异体关节移植的未来及展望。 【关键词】同种异体低温冷冻关节移植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343-02 创伤性骨与关节端缺损治疗一直是我们骨科临床上的难点。创伤导致骨关节端缺损后如何修复重建毁损的关节结构与功能?二十世纪70年代,西方以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关节端缺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1]。随着人工关节假体材料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体大关节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如膝关节、髋关节,肩肘关节置换也有相关报道。但手部关节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僵硬缺损的治疗以及远期的关节退化,一直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同种异体关节移植术后关节软骨塌陷与吸收。如何通过相应的处理得到一个有利于软骨成活且免疫原性低的异体关节移植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的降低免疫原性的预处理的方法: (1)低温冷冻法:样本由常温状态浸入冷冻液(主要由2.0mol/L二甲基亚砜组成),经过3个梯度降温至深低温(-70℃),平衡60min,直接投入液氮中。样本在液氮中保存14d以上。使用前将样本取出,37℃水浴复温,平衡液洗脱。然后用于关节及软骨移植手术[2]。 随着低温医学的发展,深低温冷冻方法已经成为目前最常用的软骨保存方法之一,而且伴随着冷冻参数、低温保护剂、冷冻程序等方面的不断改进,此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迄今为止,深低温保存方法,其保存后细胞存活率仍很低。有文献报道以羊软骨为实验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软骨基质中的水分在冷冻过程中形成冰晶,对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损伤[3],保存2个月时,软骨细胞存活率仅为51.6%。因此,对软骨冷冻方法的改良或者新方法的发明,将对推进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Song等[4]采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大面积同种异体关节软骨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即保持正常的细胞形态以及合成基质和II 型胶原的能力。张东等[5]认为一旦给予了有利于软骨修复飞因素和环境,软骨细胞可以再分化,恢复其原有特性。陆军[6]等研究认为梯度降温有利于保持冷冻骨关节移植物中关节软骨细胞的活性,而且细胞的活性与保存的时间没有关系。 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移植的同时要求尽量降低移植物的低免疫反应。关节软骨是我们人体内仅次于角膜的第2种弱抗原性物质组织,移植后免疫反应很弱,冷冻保存可降低关节软骨的抗原性,使移植物存活时间较长[7]。李宝文等[8],认为关节内错位不平整可以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但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关节软骨面受到宿主关节液中的胶原酶及溶酶体酶的侵蚀而使胶原纤维断裂、撕脱、蛋白多糖丧失而致[9]。Evans等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合成能力与年龄呈负相关,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可能是由于软骨细胞死亡或/和细胞不能有效复制导致。 (2)玻璃化法:样本在4℃条件下经6个梯度玻璃化溶液(主要由3.5mol/L二甲基亚砜和3.5mol/L乙酰胺组成)浸泡后,直接投入液氮中,样本在液氮中保存14d以上。使用前将样本取出,37℃水浴复温,经6个梯度由玻璃化溶液洗脱至含有1M蔗糖的平衡液,然后用于软骨移植手术。[10] 玻璃化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非结晶状态(玻璃状态)的过程,其与液体转变为结晶的冻结过程不同,玻璃状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关系与液态相比,未发生显著变化,其本质在于液体在冻结中形成高粘稠状态,但其内部无结晶或仅有少量结晶[11]—[13]。在玻璃状态下,物质的成分、结构保持长期稳定。早于1985年Rall等[14]就研究认为,采用玻璃化法保存组织,比冰冻法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保存方法。 目前,多种组织可应用玻璃化法进行保存[15]-[16]采用玻璃化法用于关节软骨的保存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Hunziker等[17]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经玻璃化法冷冻保存,其复温后可见胞外基质分泌,其细胞周边可见明显胶原纤维样微丝出现。Jomha等[18]研究了二甲亚砜不同浓度下冷冻保存猪关节软骨,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二甲亚砜在低浓度组中(1、3、5M)细胞基质中可见大量结晶和明显的破裂出现,而高浓度组中(6、7M)细胞外溶液发生玻璃化现象,细胞基质中只有少量结晶形成,且出现的裂隙较小,该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法保存软骨组织可以明显减少软骨基质破裂。Song等[19]进行了玻璃化法保存兔膝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保存后。软骨细胞成活率可达80%以上。在该研究基础之上,他们又实施玻璃化法保存兔膝关节软骨的同种异体移植实验[20],研究结果显示,玻璃化法保存软骨复温后异体移植后,其修复区组织与新鲜自体移植组的相似,而采用传统方法保存的异体软骨进行移植后形成大量纤维原细胞样细胞,该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法保存关节软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2 临床上对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后并发症 1908年,Lexer等团队进行了异体关节移植手术,23例全膝关节、11例半膝关节,随访15年,50%的成功率。随后也有相关的报道,以异体大关节移植为主,其中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异体材料的免疫排斥反应,骨折端均愈合可,但关节软骨的退变及软骨的再生问题导致移植的关节失败。虽然处理时应用了相应的保护剂,且术后早期开始活动,对于软骨组织的保护与再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长期的应用中随后发生的退变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Minkin等[22]通过对144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患者随访发现,只有约56%的患者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异体骨发生骨折、术后过早及不恰的功能锻炼、内固定的方法或过早取出内固定和外伤有关,骨折不愈合可以伴随着异体骨的吸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3年后,移植骨块渐趋于稳定[23],一般不会出现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自体骨逐步爬行替代移植骨使关节日趋稳定后,关节活动量可以较前明显增加。纪方等[24]对70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5年的患者随访后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骨性关节炎发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限制临床医疗应用)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指标 目录 一、深度创面比例 (2) 二、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 (2) 三、异体移植皮肤成活率 (2) 四、异体移植皮肤感染率 (3) 五、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率 (3) 六、救治成功率 (3) 七、活体供体供皮区平均愈合时间 (4) 八、活体供体供皮区并发症发生率 (4) 九、活体供体平均住院日 (4) 十、受体平均住院日 (5)

一、深度创面比例 定义:深度创面是指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或全层皮肤缺损。深度创面比例是指深度创面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深度创面比例=深度创面面积 全身体表面积 意义: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 定义:异体移植皮肤面积占受体体表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异体移植皮肤面积比例=异体移植皮肤面积 受体体表面积 意义:体现同种异体皮肤组织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异体移植皮肤成活率 定义:异体移植皮肤成活是指异体皮肤移植1周内无脱落、感染、溶解等现象,与基底粘附好。异体移植皮肤成活率是指异体移植皮肤成活面积占同期异体移植皮肤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异体移植皮肤成活率=异体移植皮肤成活面积 同期异体移植皮肤总面积

意义:反映同种异体皮肤组织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异体移植皮肤感染率 定义:异体移植皮肤感染指异体皮肤移植部位1周内有较多分泌物形成,移植皮肤溶解、脱落(以临床判断为准)。异体移植皮肤感染率是指异体移植皮肤感染例次数占同期异体移植皮肤移植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异体移植皮肤感染率=异体移植皮肤感染例次数 同期异体移植皮肤移植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同种异体皮肤组织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率 定义: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例次数占同期皮肤移植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1) 计算公式: ×100% 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率=自异体皮肤混合移植例次数 同期皮肤移植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皮肤组织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救治成功率 定义:救治成功是指特重度烧伤患者经过救治最终存活。救治成功率是指救治成功的患者数占同期特重度烧伤患者总数的比例。(见注2)

肝心肺肾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2 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肝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肝脏移植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肝脏移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他人具有功能的肝脏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肝脏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 (二)三级甲等医院,外科诊疗科目下设普通外科专业中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肝脏移植项目,有消化内科专业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病房。 (三)普通外科(肝胆专业) 1、开展普通外科(肝胆专业)临床诊疗工作10 年以上,床位8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普通外科专业(肝胆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2、每年完成肝、胆、胰外科手术500 例以上,其中独立完成的肝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胰头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占20%以上。 3、肝脏移植病房 (1)有独立的肝脏移植病房,床位15 张以上。 (2)普通区、隔离区分区合理。 (3)中心吸氧、中心负压吸引、监护系统等病房辅助设备齐全。 (四)消化内科有独立的病区并开展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活动10 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 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消化内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进行肝脏活组织检查,并为肝脏移植提供技术支持。 (五)重症监护病房(ICU)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 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10 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 平方米,能够满足肝脏移植专业需要。 2、有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持续性床旁血液滤过设备、凝血功能检测仪和床边生化检测仪。 3、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 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肝脏移植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符合要求,使用面积40 平方米以上。 2、达到I 级洁净手术室标准。 3、辅助设备齐全。 (七)血液净化室 独立设置,有20 台以上血液透析设备,能够完成常规透析及其它血液净化工作,可为肝功能不全、肝衰竭病人提供人工肝支持系统。 (八)其它辅助科室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肝脏移植所需的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国际权威临床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的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具备HLA 抗体检

新版消毒技术规范考题1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清洁是指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洁,再消毒或灭菌。(×) 5、环境与物体表面,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6、快速灭菌程序可作为物品的常规灭菌程序。(×) 7、耐高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取浸泡灭菌。(×) 8、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9、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是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10、普通病室空气净化最优选的方式为通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2.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称为清洗,其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斯伯尔丁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4.高水平消毒指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6.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7.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及时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 8.医院内使用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9.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

最新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版资料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5-04-05发布 2015-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 (1) 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 (1) 二、体外循环 (3) 三、抗凝及血制品 (5) 四、术毕往ICU病房的转运 (7) 第二章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8) 一、体外循环操作管理常规(总则) (8) 二、冠心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7) 三、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21) 四、小儿体外循环管理 (24) 五、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31) 第三章开胸、体外循环的建立、关胸操作常规 (35) 第四章二次开胸操作常规 (37) 第五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常规 (39) 一、术前准备 (39) 二、乳内动脉游离 (41) 三、大隐静脉游离 (42) 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44)

五、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46) 六、室壁瘤切除手术 (48) 七、自手术室转运至ICU途中处理 (50) 八、ICU中处理 (50) 九、ICU转运至普通病房的处理 (56) 十、出院计划 (57) 第六章瓣膜手术操作常规 (57) 一、二尖瓣替换手术 (57) 二、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59) 三、联合瓣膜替换手术 (60) 四、二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62) 五、三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63) 六、三尖瓣替换手术 (64) 七、瓣膜替换联合冠脉搭桥手术 (65) 第七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操作常规 (66) 一、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6) 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8) 三、动脉导管结扎手术 (69) 四、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 (70)

五、右室流出道疏通手术 (72) 六、主动脉缩窄成形手术 (73) 八、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手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部分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76) 十、完全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76) 第八章大血管疾病手术操作常规 (77) 一、腋动脉插管 (77) 二、升主动脉替换手术 (79) 三、Bentall手术 (80) 四、Betall+半弓替换手术 (82) 五、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Bentall+象鼻手术 (85) 六、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David I型)手术 (87) 第九章全机器人及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操作常规 (89) 一、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89) 二、全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 (91) 三、全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 (93) 四、全机器人内乳动脉游离+MIDCAB (94) 五、全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手术 (95) 第十章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常规 (98)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_周光新

第17卷 第9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Vol.17 No.9 2004年9月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Sep.2004 #论 著#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周光新1, 吴苏稼1, 施 鑫1, 赵建宁1, 王与荣2, 马 捷3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骨科; 2.医务部; 3.病理科,江苏南京210002)摘要: 目的:通过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有关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规律,以达到加速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目的。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股骨外侧髁植入,在接触的骨面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 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用取下的自体股骨外侧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术后4、8和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H -E)染色及B MP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 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BMP 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使用BMP 、合适的内固定、大小适合的移植物,可以使异体骨愈合的过程与自体骨相似。 关键词: 大段骨移植; 骨愈合; 同种异体骨 中图分类号: R68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04)09-0788-04*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accelerate the healing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ZHOU Guang -xin 1,WU Su -jia 1,SHI Xin 1,ZHAO Jian -ning 1,WANG Yu -rong 2,MA Jie 3 (1.Departrnent o f Ortho paedics,2.Department o f the Medical Affairs,3.Department o f Patholo gy ,Clinical School o f Medical College o 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General Hos pital o f Nanjing Command ,Nanjing 210002,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Meth -ods:Twenty -four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In the ex -perimental group,the bone defect was filled with a segment of osteoarticular allograft which was pretreated with gradient cooling and hypothermic freezer preservation,fixed with B MP and bolt needle.As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osteoarticular autograft were inserted,and the bolt needle was applied,the follow -up times were four,eight,and twelve weeks.B one repair progress were compared by gross specimen,hemaloxylin and eosin stain as well as im 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 MP in the two groups at 4、8、12weeks after transplanta -tion. Results:The cryopreserved allograft was able to produce bone induction with B MP,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and proper size,the speed of the un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autografts.Ne w bone (osteoblasts and os -teoid)was positive against B MP.The processes of the creep -substitution was from united end to the allogenic bone,from periphery to the center of the allografts and from Harversian canals to its periphery. Conclusion:The creep -substitution process depends on osteoconduction,but osteoin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ing of bone allografts.With B MP on the bone surface,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 and proper size of the allo -graft,the bone -healing processes of massive allograf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utografts. Key words: Massive bone transplantation; Bone -healing; Allogeneic bone # 788#收稿日期: 2003-07-23; 修订日期: 2004-01-29作者简介: 周光新(1978-),男,江苏建湖人,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骨科专业。

胎儿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

胎儿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 胎儿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疗效确切,维持时间久,已被公认。国外开展甲状旁腺移植研究已有90年历史,但同种异体移植成功报道较少;我国自1980年提出运用胚胎组织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获得成功以来,不少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成功率明显提高,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将近年来有关胎儿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良好的供体是移植成功的基础,目前甲状旁腺移植的组织来源主要是胚胎甲状旁腺及成年人甲状旁腺。国外主要以健康的甲状旁腺或亢进的甲状旁腺腺体为供体。国内主要以胚胎甲状旁腺为供体。认为6~7个月龄胎儿具有再生能力强,对损伤敏感性低和抗原性弱等优点[1]。陈国锐等学者还测定5个月胎儿血清钙为2.75~3.25mmol/L[2]。后来不少学者作了进一步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室采用4~7个月水囊引产作供体,证实4个月龄胎儿已有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功能[3];中国医学科学院高祖华等从细胞分化程度、分泌功能和免疫原性3个方面对胎儿甲状旁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胚胎20~28周的甲状旁腺组织已分化成熟,能分泌一定浓度的PTH[4]。同时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胚胎甲状旁腺具有免疫原性低的优越性[4]。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胎儿甲状旁腺是最理想的供体[5]。 成年供体由于抗原性强、再生能力差,移植成功率低,目前国内已基本放弃以它作为供体。而有关胚胎器官是否有抗原性,过去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胚胎表面在移植时不必考虑血型、组织血型等问题。Tucn对58例胚胎肝、胸腺、骨髓、脾的淋巴细胞测定,结果发现64%有HLA-DR抗原,50%有AP抗原[3],高祖华等学者通过甲状旁腺移植供体组织比较,也证明了胚胎组织甲状旁腺ABC抗原含量与成人基本相同,DR抗原含量显著少于成人的含量[4],而在临床移植应用中,仍有不少病例出现排斥反应而招致手术失败。术前或术后应用适量的免疫抵制剂,可提高移植的成功率[6]。因此,说明胚胎甲状旁腺有一定的抗原性,只是比成人供体为弱。供体预处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目的是降低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消除过客的淋巴细胞。目前国内常用预处理方法有: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9版)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管理 规范 (2019年版) 目录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 二、人员基本要求 (4)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4) 四、培训管理要求 (6)

为规范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是指将角膜捐献人(供体)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全部或部分角膜,植入接受人(受体)的相应部位,以恢复受体角膜形态及功能的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必须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 (三)开展眼科显微手术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50张以上,每年可完成内眼显微手术500例以上,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其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四)具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包括眼科AB超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共聚焦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电生理检查、视野检查设备以及角膜移植器械等。 (五)手术室。 1.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2002》。 2.有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的手术室。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配备有显微外科专用显微镜设备和器械。 (六)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眼科显微手术诊疗专业需求。 2.有空气层流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检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 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 2.医学影像科具备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超声设备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能够收集移植区的必要影像学资料。 3.病理科能够进行移植组织活检诊断。 (八)有至少2名具有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有经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 [返回]拼音 WS/T 367-2012 yī liáo jī gòu xiāo dú jì shù guī fàn [返回]英文参考 WS/T 367-2012 Regulation of disinfection techniqu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4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8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9版)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管理 规范 (2019年版) 目录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 (2) 二、人员基本要求 (3)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4)

为规范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是指将捐献人(供体)的皮肤组织移植到接收人(受体)因烧伤、创伤导致的皮肤缺失或受损部位,以保护创面、促进修复的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烧伤科和整形外科诊疗科目,开展相关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30张以上。有重症医学科。 (三)每年完成烧伤、整形等创面修复手术150例以上,有特重度烧伤患者成功救治的能力和经验。 (四)手术室。 1.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2.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3.配备取、植皮术及皮肤加工等相关器械,如电动取皮

刀、滚轴取皮刀、鼓式取皮机、皮肤拉网机等。 (五)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2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诊疗专业需求。 2.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监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 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能够开展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2.医学影像科具备能够配合重症烧伤治疗的相关诊疗设备。 3.具备基本的液氮保存设备。 (七)有至少4名具有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以及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开展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外科专业。

肺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肺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附件: 肺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肺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肺脏移植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肺脏移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他人具有功能的肺脏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肺脏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 (二)三级甲等医院,外科诊疗科目下设胸外科专业中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肺脏移植项目,有呼吸内科专业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病房。 (三)胸外科 1、开展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4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胸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2、每年完成胸外科手术800例以上,具备开展气管、支气管、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等常规手术能力,能够开展复杂肺切除手术及纵膈肿瘤手术等。

3、肺脏移植病房 (1)有独立的肺脏移植病房,床位10张以上。 (2)普通区、隔离区分区合理。 (3)中心吸氧、中心负压吸引、监护系统等病房辅助设备齐全。 (四)呼吸内科 有独立的病区,开展呼吸内科临床诊疗活动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8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呼吸内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为肺脏移植提供技术支持。 (五)重症监护病房(ICU)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万级层流标准。病床不少于1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肺脏移植专业需要。 2、能够开展有创压力监测、心排量监测、床边生化、血气监测、人工机械通气治疗以及持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 3、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肺脏移植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符合要求,使用面积40平方米以上。 2、达到万级层流标准。 3、辅助设备齐全。 (七)其它辅助科室

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0版

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2020年版) 为规范肝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持续改进和提高肝脏移植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肝脏移植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肝脏移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他人具有功能的肝脏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肝脏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 (二)具备开展肝脏移植项目的诊疗科目登记。 (三)近5年未发生违反人体器官移植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的行为。 (四)设有管理规范的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 (五)有完善的肝脏移植技术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肝脏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和安全。 (六)具备开展肝脏移植技术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1.普通外科(肝胆专业)。床位80张以上,其技术水

平达到普通外科专业(肝胆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完成肝、胆、胰外科手术500例以上,其中独立完成的肝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胰头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占20%以上。 2.肝脏移植病区。需设置相对独立的病区,普通区和保护区设置符合要求;病区核定床位30张以上;移植病区设备配置齐全,每床单元设置符合要求。移植病区应当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等。 3.重症医学科(ICU或TICU)。设置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设置的移植监护病床数量一般不少于移植病床数量的15%-20%。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肝脏移植技术诊疗专业需求。建筑布局、功能流向合理;移植监护病床设置以单人病房为主。配备空气净化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血流监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基本设备设施配备符合要求。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4.手术部。设置符合原卫生部《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等要求,建筑布局、功能流向合理;净化手术间使用面积不少于80m2;设置有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

2017版同种胰岛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阅读

同种胰岛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2017年版) 为规范同种胰岛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就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同种胰岛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同种胰岛移植技术就是指将人体来源(包括同种异体与自体)的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胰岛移植到接受人(受体),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基因修饰的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不适用于本规范。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同种胰岛移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与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器官移植诊疗科目(肝脏或肾脏移植)以及与同种胰岛移植技术相关的诊疗科目(包括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专业、内分泌专业与儿科专业等)。 (三)有规范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每年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案例10例以上,完成器官移植手术10例以上。相关专业疾病临床治疗能力水平达到省级及以上相关专业重点专科水平。 (四)具有符合临床要求的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cGMP)标准的胰岛制备室以及胰岛分离、纯化、保存与质量控制的相关设备。 (五)手术室。 1、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与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2、有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的手术室。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与药品。 (六)血管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与“路途”功能,影像质量与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呼吸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与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以及其她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七)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2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同种胰岛移植技术诊疗专业需求。 2、有空气层流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血流监测、中心供氧与中心吸引器。 3、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与护士。 (八)其她辅助科室与设备。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同种胰岛移植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能够开展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完整版)课题设置方案

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项目 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根据我国重大疾病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将重点⑴对代谢综合征进行综合监测及控制,开发早期亚临床检测指标和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广大社区人群和防治实践中应用,评价其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效果,验证其可推广性。⑵对冠心病、高血压、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肺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方案进行研究,降低我国心肺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⑶对脑动脉硬化改变的早期发现,缺血性卒中内、外科治疗规范进行研究,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⑷优化脑出血急性期治疗,规范出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达到以微创技术和脑动脉瘤诊治为突破点,全面促进我国出血性脑卒中诊疗技术的发展。 项目实施年限:2006年-2008年12月 二、申请课题主要内容 课题⒈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及综合控制研究 ⒈研究内容:

⑴在有代表性的队列人群研究的基础上,掌握我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和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重要组分对心脑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的人群归因危险性。 ⑵在有代表性的省市,建立3个高危对象注册登记和社区人群监测网络,分别进行高危人群临床试验、社区人群前瞻性强化社区干预研究,提高代谢综合征及其重要组分的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控制率(提高10%、5%、2%)。 ⑶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研究基地建设及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能力建设, 提高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早期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 ⒉研究目标: 掌握我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发病率和动态变化趋势。开展高危和社区人群的综合干预,提出早期干预策略、措施和方法。 ⒊申请条件: (1)在我国南北和城乡有代表性的大样本队列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具备代谢综合征包括腰围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基础和监测网络;血脂检测采用国际标准化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案。提供我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和及其重要组分发病率和动态变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