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复习引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
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
王昌龄、高适是边塞诗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大志,诗风豪迈。
读到建安七子的诗歌,就应该想到那些诗人刚健的人格与明朗的诗风,了解什么叫建安风骨;
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
杜甫:现实主义的手法,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旅居四川时也有些描写自然美、人性美的清新之作。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浪漫主义的手法。
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风格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远,有诗中在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
读到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雄浑奇拔,描写边塞风光,写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思乡,反战,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主题。
读到刘禹锡就应想到他处于晚唐政治倾颓时期,所以其作品以沉郁的怀古诗为代表。
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怀古诗为主,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吊古伤今。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
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气势雄壮的主调,壮志未酬的遗憾。
陆游的诗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2、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
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
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3、小结:关注作者,必须知人论世。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三)角度三读注释
诗歌注释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因为如果是可有可无的注释,命题者肯定不会加上,加上了就必然会对理解诗歌有帮助,所以这些注释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
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
⑤提供“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
【练一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游记。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气助词,无义。
(1)题目提供信息:“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物(独自一人)、地点 (西岩)、事件(游览)。
(2) 翻译诗歌正文: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你呢?(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住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寒)。
山尖一轮明月早已悄悄升起,我才刚刚发现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了。
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3)注释暗示信息:注释反映了诗人正处于闲居的状态,正文中提到了《离骚》,说明诗人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
【练一练】
送子由使契丹
[宋]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释]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莫道中朝第一人: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注释①对“清禁”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诗意,暗示苏辙的地位。
注释②解释“武林”,并点出本文写作时苏轼时知杭州,结合原诗可知,“沙漠回看清禁月”隐含着苏轼希望苏辙不要忘记国家,而“湖山应梦武林春”又希望苏辙不要忘记亲人。
2.注释③解释典故,帮助读懂、理解诗歌,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可知“莫道中朝第一人”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苏辙的担心。
【特殊注释抓用典】
典故,指诗歌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运用典故的目的,不外乎作者的自比、反比和类比。
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
(典故大多会在[注释]中说明,以便考生理解)
[应用体验]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颈联所用的两个典故的目的。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①五首(其二)
元好问
惨淡龙蛇②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③有冤填瀚海,包胥④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注] ①1232年,蒙古军围攻汴京,令哀宗去帝号称臣,将士激愤,杀使者及随从,和议失败。
十二月城中粮尽,哀宗只得率兵出京,前往河朔,这就是所谓的“车驾东狩”。
第二年正月,金兵与蒙古军在黄河北岸交战,金兵大败。
当时元好问留守汴京,目睹了国破兵败的惨剧,写下了这组律诗。
②龙蛇:比喻双方军队。
③精卫是《山海经》中所载的炎帝之女,因溺于东海,化而为鸟,立志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④申包胥是春秋楚国大夫,其时郢都为吴国等诸侯军所破,他到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发兵救楚。
1.精卫填海的典故:诗人以精卫自比,表达了自己有克敌复仇的强烈愿望和不灭志向。
2.包胥哭秦的典故:诗人用申包胥的典故,感慨自己或者同道中人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也无法向朝廷痛哭,极为沉痛,令人扼腕叹息。
(四)角度四抓正文
【一、意象】
1、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
“月亮”“鸿雁”是相思的代名词。
“梧桐”“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用以表达美好的恋情。
【归纳】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和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
1.结构章法
诗
错误!
词⎩⎪⎨⎪⎧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
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后四句为第二个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应用体验]
从景、事、情三方面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颔联、颈联和尾联进行分析,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如】《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起: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承:“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转: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合: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
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1、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写之事、物,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
“起”的作用一般有三点:①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③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2、“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为下文铺垫蓄势的作用。
3、“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4、“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
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练一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3)[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起:破题,写景。
承:接上句,写景。
转:由写景转入议
论。
合:直抒胸臆,虽然东坡山多大石,道路难行,但作者却爱之,旷达的情怀不言而明。
(2)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练一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起:
承:
转:
合:
(5)“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
(五)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典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1.特殊句法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
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2)①解析:诗句应理解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
因平仄的限制,动词前置,主语挪后,使诗歌读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
③解析:诗句应理解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作者将“香稻”“碧梧”挪到前面,是为了突出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2.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
指出下列诗句中词性活用的妙处。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答:
参考答案:“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中的“软”“轻”,都是使动用法,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
全句意为: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3.互文见义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答:
解析:本句中“见”和“闻”互文,诗句意为:当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参考答案:“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前后意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