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6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信用及其功能
1.信用的含义
经济学中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产生
信用产生的基础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一致。
(1)空间上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不同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之间此余彼缺。
(2)时间分布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同一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的时多时少。
克服这种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一致的途径就是商品进行赊销,货币通过借贷调剂余缺。也就是债权人赊销商品或贷出货币,债务人则按规定时间支付贷款或偿还借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便产生了信用。
3.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①含义: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②商业信用的特点
a.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b.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c.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③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2)银行信用
①含义: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银行信用的特点:
a.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b.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c.银行信用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及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①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形成的一种信用形式。
(4)消费信用
①含义: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方式: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在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4.信用的作用
(1)信用的积极作用
①信用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改变对资源的分配结构,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信用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企业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
③信用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并使非现金结算得到发展。
④信用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⑤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使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信用的消极作用
①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②信用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信用危机。
③信用刺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加剧经济危机。
二、信用制度
1.银行及银行资本
(1)银行的产生
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础:一方面,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另一方面,银行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②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对银行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当货币经营业以货币资本的实际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的身份出现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成银行业。
(2)银行的分类(按照经济功能划分)
①商业银行:
a.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b.商业银行的特点:直接与工商业务者发生联系,吸收客户存款,办理贴现和汇兑业务,发行信用流通工具。
c.现代商业银行按组成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分支制、集团制和连锁银行制四类。
d.商业银行的业务归纳起来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②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银行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享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代表国家管理全国银行,制定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市场。
③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我国现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④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不经营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
货币等业务,而吸收社会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3)银行资本
①银行资本及其构成: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由银行自有资本和银行借入资本构成。
②银行资本的特点:
a.银行资本是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
b.银行资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金,二是有价证券。与借贷资本不同,银行资本中以有价证券存在的资本是虚拟资本。
c.银行资本的运动除了以银行信用的形式存在外,还会以买卖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d.银行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并存。
③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有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人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和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
④银行的利润: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构成。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的业务费用以后,便形成银行利润。银行资本作为职能资本的一种,也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即银行利润在量上也要求相当于平均利润。
2.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1)股份公司
①含义:股份公司是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资本或财产组织形式。
②股份公司产生的基础:信用制度。这是因为:
a.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积累。
b.以银行信用为代表的社会信用关系的普遍建立与发展,是股份公司直接融资得以确立的基础。
c.信用制度强化了生息资本的效应,使一切资本的增殖都表现为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使一切货币收入都可被视为资本的增殖。
③分类:按照股东所负责任的不同,可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
①含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它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书面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收益的权利证书。
②股票的特点:不返还性、风险性和流通性。
③股息:股息是股票持有人(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润,股息的分配以股东的股票面额为依据。
④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1.虚拟资本与信用
(1)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