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的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精神的失落

摘要:以大学校园的消极空间为对象,分析其形成原因与场所精神的关联,及改善消极空间的意义。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分类阐述了消极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校园消极空间改造的想法。

关键词:大学校园;场所;场所精神;消极空间

abstract: in th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gative space as the object,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spirit of pla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negative space. the negative space problems described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 of place, put forwar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gative space.

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lace; spirit of place; negative space

中图分类号:r730.2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大学校园消极空间的产生原因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校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建设管理的优与劣,

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水平,所以高校校园的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走上了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教学方针为指引的合并和联合办学的道路,大规模的校园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过分强调大尺度的构图,大体量建筑,忽略以人为本、适宜尺度的设计原则,导致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些最初为使用者设计,但又因为种种缘由未被利用的空间,逐渐转化为利用率低的失落空间,这就是消极空间。

2.解决大学校园消极空间所应用的理论

高校校园与一般的社会团体相比之下较为单纯,首先是社会角色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学生、教师、职工组成;其次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理解作基础;因此其心理行为特点、对场所精神的需求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利于有的放矢的总结出改造的办法和策略。

2.1关于场所

“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 of 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表2.1中看出,形成场所的两个要素是空间和人。由此对场所的定义可以解释为:当空间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并有了人的参与就成为了场所。

2.2关于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genius loci or spirit of place)这一说法来源于

古罗马“根据罗马人的信仰,每个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同时也决定他们的特性与本质。”我们可以认为,场所精神的形成就是利用建筑或者景观要素赋予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和自然之间对话的愿望,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环境的认识而不断发展的一种场所特质。

2.3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

而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这样才会让使用者产生良好的体验感受,对场所产生强烈的记忆。这也是创造场所特征和集体记忆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

表2.1场所、场所精神的产生条件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场所产生的条件场所精神产生的条件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①必要性活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①较强的诱发力和识别性:有意义的、简单的或是人们熟悉的图形,容易被记忆。

①看重友情,渴望被理解:这是大学生社交需要的主要推动力。

②自发性活动:只有在人们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②供某种活动内容的空间容量:能够使某种活动在此进行,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和场地。②要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对民主公正的需求

③社会性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

③保证持续活动的时间周期:设计者应提供多种活动可互不干扰的独立空间③喜欢追求新颖,时髦的生活方式

(作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

3.大学校园消极空间的分类及解决方法

要想改善大学校园的消极空间的现状,必须做到深入理解校园的场所精神,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才能知道设计的缺陷在哪里,对症下药。下面简单分成几类进行分析:

3.1忽略场所自身的美学效果

校园的公共空间的美学效果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分析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场所的视觉美存在于环境的形式美学之中,而形式美学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因此,场所精神就反映了这个空间特征。首都师范大学的铺装就显得没那么有讲究,不知所云的大面积的几何构图,显得愚笨与乏味,与美观没有一点关联。

3.2不注重场所的地域、文脉特征

地域精神是学校所在地域文化特色及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所有环境景观空间的大文化背景。当师生们能够在交往空间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氛围,他们就会迅速地认知,随即认同这个环境。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系馆主入口为例。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季节刮大风的时候,系馆大门只得紧闭,赶上雨雪天气,门厅内的地板上到处都是泥水,稍不

留神就有摔倒危险。如果在设计初期,考虑到北方的气候特性,入口处设置门斗,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3场所选址不当造成的空间属性不明确

如果设计初期选址的时候忽略了地域特点,很容易就造成空间属性不明确,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场所。

首都师范大学食堂门口的宣传栏,内容新颖,选址恰当,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师生驻足观看,但是,宣传栏前却停放了自行车停车架,一排整齐的自行车挡在了宣传栏与人的之间。一个小小的阅读空间,却被自行车的停放而打破,这里的场所精神荡然无存了。

3.4缺少场所的学术与交流精神

作为传授知识、交流知识、发展知识的场所,校园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学术与交流精神。历史上,一所大学的兴衰史实质上是其学术的发展史。如何能使学术精神延续到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使得其成为校园的第二课堂,显得意义非凡。

例如位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柯布西耶小广场,广受师生的好评,但是因为休息设施不完善,空间缺乏活力,被大家冷落。如果多在此地举行校园活动以及专业学术交流,不但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了解,也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承,体现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

3.5场所的后期运营与管理不到位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场所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只有空间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时间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建成场所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