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教育程度高的一人一般要求高, 为自己,也为别人。反之,则要求 低,也不太顾及他人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对空间 要求高,也比较注意文明走路 和交通安全
心境
心情闲遐时速度正常,心 情紧张、烦恼时速度较快
街景丰富时速度放慢,单 调时速度加快 拥挤时,速度放慢 城市人生活节奏快,步行 速度高;乡村人生活节奏 慢,步行速度慢
分类: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不同类型的道路应采用不同的设计视距。
单幅公路
双幅公路
一块板断面
广州解放路
两块板断面
Mexico City
三块板断面
桂 林 解 放 桥
四块板断面
Berlin
超高
视距的保证: 平面:
纵断面:应采用足够大的竖曲线 半径。
六、道路交叉(形)
1、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口存在交通特征点:合流点、分流点、冲突点。冲突点最危险, 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冲突点个数:
四、路网布局(形)
1、公路网布局
(1)三角形 量大。 (2)并列形 (3)放射形 (4)树杈形 一般用于规模相当的城镇间的直接联系,通达性好,但建设 是一种不完善的路网 一般用于中心城镇与周围城镇的交通联系 一般用于公路的最后一级,是干线公路的支线。
2、城市道路网布局 棋盘形、带形、放射性、放射环形
个人空间 成 年 人 步 行 时 个 人 空 间 为 0.9~2.5m2/ 人,儿童个人空间要求 比较小,老年人则要求比较大 男性大、女性小
行人注意力 成年人比较重视交通安全,注 意根据环境高速步伐和视线, 儿童喜欢任意穿梭 大致相当 工作、事务性出行,注意力比 较集中,生活性出行注意力分 散
年龄
性别 出行 目的 文化 素养
不同的颜色对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红色刺激性强、有危险感、易见性 高,多用于禁令标志;黄色明亮度最高,易引起人的注意,多用于警告类标志;绿色、 蓝色使人产生宁静和平、舒适感,多用于指路、指示标志。
(7)视差(错觉) 错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但也可以利用错觉产生机理,来进行交通管理, 提高交通安全性。
P t G
车轮接地比压(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5、机动性
指车辆转弯、转向的能力。常用最小转弯半径表示。
6、行驶稳定性
指行驶中车辆抵抗侧滑、侧翻的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有:轴距,重心高度、位置, 转动惯量,轮胎特性,外廓形状,路面状况等。
二、自行车交通特性
1、自行车的基本特性 (1)短程性 出行距离一般在5~6km以内(20min行程左右)。在出行方式预测时应 考虑其比重。 (2)行进稳定性 (3)动态平衡性 (4)动力递减性 只有行驶时才稳定 重心较高,转弯时要借助人体重心的变化保持平衡。 自行车出行一般不宜超过10km
4、反应特性 反应特性用反应时间度量,对驾驶员而言,最重要的是制动反应时间,其 大小与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年龄、性别、信息的强弱等有关。
制动反应时间与事故率呈正比关系。
制动反应时间标准值的确定与经济和安全密切相关。我国确定的值为0.7s, 实际上只有约1/3的人能达到这个标准,若要所有人都能满足,则制动反应时 间应为2.0~2.5s。
n 2 (n 1)(n 2) P 6
(1)减少相交道路条数;
n 交叉口进口道个数
因此,交叉口规划设计中,必须力求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法是:
(2)渠化交叉口,正确处理和组织左转车辆; (3)进行交通管制,在时间上分离交通流线(设信号),或禁止左转; (4)修建立体交叉(从空间上分离交通流线)。 2、立体交叉 分:分离式、互通式
五、道路几何线形(形)
1、平面线形 2、纵断面线形 3、横断面线形 (1)横断面形式 公路:单幅断面(无中央分隔带)、双幅断面(有中央分隔带) 城市道路:一块板断面、两块板断面、三块板断面、四块板断面 (2)超高 (3)加宽 4、行车视距 定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能够随时看到前方足够远的距离,一旦 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 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直线、竖曲线,坡度、坡长限制
5、疲劳与饮酒
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心理、生理机能下降、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 驾驶疲劳。分身体疲老、精神疲劳。产生的原因有自身原因和外界条件原因。
疲劳可引起: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操作能力下降,判断失误增多。
饮酒可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6、注意特性
注意特性可由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能力三方面来体现。
第二章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本章讲述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第一节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驾驶员的任务 (1)沿选定的路线驾驶车辆; (2)遵守交通法规; (3)遇到各种情况调整车辆。 2、信息处理过程 3、视觉特性 (1)视力
人的交通特性
信息感知
分析判断
操作反应
信息的感知80%来自视觉 是眼睛判别物体大小的能力。分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Pt Pw W ( f i )
D 称为动力因数
Pt Pw ( f i) a a W g g
W a g
D ~ v 关系曲线,称为动力特性图。
(1)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汽车最高档位上的 Vmax 即为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各种车型的最大速度是确定道路设计车速的依据。
10、驾驶员应具备的职业特点
身体健康,熟练的驾驶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有社会责任感。
二、行人的交通特性
1、行人的交通需求
省力、省时、独立、安全
2、心理特性
大多数人喜欢走捷径;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而避开走,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容易受 别人的影响,而产生强行横穿马路和闯红灯等行为。
3、行人过街特性
7、动态判断
在运动中正确判断距离和车速对保持行车安全、保持车辆顺畅行驶非常 重要。 动态判断能力的增强,来源于经验和驾驶实践。 8、驾驶员的差异 不同驾驶员之间存在着性别、年龄、气质、体质、驾驶技术、精神状态 等方面的差异。要正视这种差异,在道路设计、车辆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 置、标志标线设计、交通法规的制定等方面要照顾到绝大多数人,其标准 (设计)取值一般根据满足85%驾驶员的需要为度,对其余的15%只予以适 当考虑。 9、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乘客的交通特性
1、交通需求心理
希望乘车过程省时、省钱、省力,同时希望安全、wenku.baidu.com便、舒适。
2、乘车反应
(1)对线形条件的反应 在弯道上有不稳定感,需对最小半径进行限制;由直线进入曲线(或反之),横 向力有一个变化过程,需设缓和曲线,并对其最小长度进行限制。 (2)对路面状况的反应 要求路面平整
(3)对道路横断面情况的反应 在高路堤、陡边坡的道路上,乘客看不到坡脚,易产生恐惧心理。应设置护栏或 放缓边坡。 (4)对沿路两侧环境的反应 (5)对心理空间的要求 (6)对乘车时间的要求 一般市内出行时间不宜超过45min,郊区出行不宜大于70min。 (7)对乘车旅程的了解要求 路线的布设应考虑到美学要求,沿线视野要开阔。
(2)加速能力 由 D f i

g
a

i0
则: a

g
(D f )
低速加速度大,牵引力大;高速牵引力小,加速度小。 加速性能影响超车视距、变速车道长度、最大纵坡度等技术指标的确定。
(3)爬坡能力

a0
则:
i D f
f 即为该车的最大爬坡度 imax 。
汽车最低档位的最大动力因数 Dmax减去 车辆在行驶时常采用动力上坡。
爬坡能力常用满载时在良好的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表示。
3、制动性能
常用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反应制动性能的优劣,其中,制动距离更重要。 V 2 u2 制动距离: S 254( ) 另外,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还表现在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上。
4、通过性
(1)轮廓通过性 相应指标:最小离地间距、接近角和离去角、纵向通过性、横向通过性、最大横坡。 (2)支撑通过性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5)爬坡性能
由于动力递减,一般不能爬长坡、大坡,更不宜爬陡坡。因此,陡坡不 宜大于5%,长坡不宜大于3%。对3%、4%、5%的坡长限制分别为:500m、
200m、100m。
2、自行车的交通特性 群体性、朝夕性、离散性、赶超性
第三节
一、道路的分类、分级
1、公路
道路特性
道路特性主要体现在量、质、形三个方面
分五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分四类、三级
2、城市道路
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三级:Ⅰ、Ⅱ、Ⅲ级
二、路网密度(量)
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km/km2)。反应道路数量的多少。
三、道路结构(质)
指路基、路面、边沟、边坡、桥涵、挡墙等部分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抗滑 性、耐久性。
静视力:驾驶员要求0.7以上,或裸眼0.4以上、矫正视力0.7以上,无红、 绿色盲。 动视力与车速、年龄有关。 夜间视力与光照度、背景亮度有关。黄昏时间对行车最为不利。
(2)视觉适应
眼睛对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适应过程。分明适应、暗适应。 暗适应需3~6min才能基本适应、30~40min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需1min左右。
等待过街时间长度:取决于交通量大小、道路宽度、行人交通心理等因素。
过街速度:男性平均为1.25m/s,女性平均为1.16m/s;老年人、小孩较青年 人要慢。 对过街设施的使用特性: 对人行天桥和地道:当走人行横道和天桥、地道需用相同时间时,80%的人乐于利 用天桥、地道。当走天桥、地道所需时间超过人行横道时间的一倍时,则无人利用。 对人行横道线:据日本调查,人行横道线在20m以内,人们才乐于使用。由于种种 原因,50%以上的人不愿走人行横道线。
针对视觉适应的特点,道路照明设置应予以考虑。
(3)眩目
为防止眩目,可采取设防眩板、植树等交通工程措施。 与眩目有关的另一种现象是消失现象。
(4)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良好是安全行驶的重要条件,立体盲是比夜盲、色盲更有害的眼病。
(5)视野 (6)色视觉
分动视野和静视野
视野大小与行车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视野越小、注视点越远。
心情闲遐时个人空间要求正常,心 情紧张时要求较小,烦恼时要求较 大
街景丰富时个人空间小,单调时个 人空间大 拥挤时,个人空间变小
心情闲遐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紧张时比较集中
街景丰富时注意力分散,单调 时集中 拥挤时,注意力集中 城里人步行时注意力比较集中, 乡村人比较分散
街景 交通 状况 生活 的 区域
4、行人交通流特性 流量=速度×密度 速度与密度呈线性关系
研究表明,人行道上的行人平均速度在1.03~1.28m/s之间,男比女快。 5、行人的交通特征与相关因素
因素
行人速度 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 1.0~1.3m/s之间,儿童的步 行速度随机性较大,老年 人较慢 男性比女生快 工作、事务性出行,步行 速度较快,生活性出行较 慢
第二节
一、机动车特性
1、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的交通特性
(1)尺寸参数:外轮廓、轴距、前悬、后悬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自身质量利用系 数、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动力性、制动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操纵稳 定性、舒适性等
2、动力性能
汽车行驶方程: P t Pf P i Pj P w 令: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