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好高中地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部实质 意义的融合
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 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 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 地理征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测验 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 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一定程度上区 域地理是试题的“门槛”。因而可知,区域地理复习并 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 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提纲求,拓展区域地理内 部实质意义,实现初高中地理内部实质意义的有机融合。
7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在高中阶段,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培养学生 读图、认图,画图的能力。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 具,逐步做到观其“ 图”而知其“地”,“知其地” 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因此,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 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 来分析和推理问题。
12
1.构建区域系统,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 能力
依据高考大纲要求的区域地理内部实质意 义,记忆重要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网位 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模块位置、大气环 流位置、洋流位置等。构建“脑中图”,处理 完成在地图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识,为地理学科 后继知识学习扫清空间漫衍的障碍。形成最基 本的地图基础。
---谈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 接
主讲: 孙列武 2010.11.9
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学 就明显受到重视。而初中地理作为非考试科目,受中考指挥 棒的影响,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出现在初中教学中, 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 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 基础知识储备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严重脱节。 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 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跨度大,而大部 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 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非 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下面谈谈我 的教学观点,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内容的选取
(1)地球和地图:地球形状,大小,经纬线,地方时,区时,地球 自转公转,地图的三要素,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与四大洋,七大洲的地形和气候 (3)居民和国家:世界的人口,中国的人口,国家和地区,世界区 域划分 (4)中国的疆域:位置面积,疆界与邻国,行政区划,四大海域 (5)中国的地形: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地形的分布,主要的河流、 湖泊和内外流域的界线 (6)中国的气候: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 的特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秦岭—淮河 一线) (7)中国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点,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8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 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 归纳,初中教材也正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编 写时,偏重于地理事象的描写或直接给出结论让 学生去记忆,至于产生这种事象的原因是什么, 书上提的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提到,学生在学习这 些知识时,往往是囫囵吞枣,记住就好了,课程 标准对此也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9
3.学习方法的衔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步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加强,高中教 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起航,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 授上与初级中学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培养学 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处理完成问题的能力,不仅要 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自己要学会应用规律,总结 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地理,学习地理,研究地理,学好地 理!
14
2.整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内部实质意义,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分 析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 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对 突出正题(中心问题)的文科综合测验。
15
①从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位置 入手,认识地理环境的程度结构。分析区域的气候(包 括热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农业等具有地带 性特征的地理要素。在此基础上掌握地理特征,并科学 规范地表述区域地理特征。 ②从地形截面图着眼,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地形 是1个地区地理环境的骨架,以地形为基础的地理环境信 息叠加在截面图之上,使地理环境更为庞大。根据对地 形截面图的分析,理解1个地区的地势、水文、交通线走 向等非地带性地理要素,周全地认识1个地区的区域地理 特征。
13
1.构建区域系统,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 能力
①填图,依托图例和注记,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 位置巩固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系统提供空间平台。 ②拆分普通地图,突出主要地理事实,以中心事物为 载体,在图中提炼正题,培养提取信息能力。 ③叠加专题地图,将相关联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 图上,养成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形成综合能力。 ④以时间为线索,排列同一地理要素或同一地区不同 典型时段地图,在系列地图中寻找地理事物发展变化 的规律。
17
16
③在准确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前提下,立足本区, 向外延伸,比较区域差异,如中国分区中北方地区、南 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中国 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等的比较,寻求本区域地理要素特 征形成的宏观基础。 如2010年山东文综地理第26题, 考查了沪宁杭地区与鲁尔区的对比。 ④寻找区域正题,在众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区独具特色 或具有全世界意义的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表述,联系周 边地区,形成对正题的深刻思想。
进入高中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 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复习旧知识的工作,并让学生在 上课时带着初中教材,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 引出高中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 想的。如高一“ 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 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 交替”。新授时可以从“ 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让学生思考, 再从结论“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低难度。这样, 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 的学习作好铺垫。 4
10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分 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 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 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 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 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 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 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 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 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 会受益终身。 11
5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掌握读图、用图的技 能。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 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 地图、地理图表”, 对于地图的掌握可以说几乎是 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 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体位置更不用说了。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 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 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
2
一、初高中地理的衔接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 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 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 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 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
3
一、初高中地理的衔接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6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初中阶段停留于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较少探究为 什么。初中学生在探究“ 为什么”中读图、分析、解 决问题等方面还未能深切体会到,而进入高中后,这一 有效方法运用得好,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 乃至事半功倍。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又是 难点,有效利用读图方式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引出更 深层次的知识,学生不再感到难点“难”学,而且利用 图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