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清音”之琴论精品文档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古清音”之琴论

《赠琴僧》

宋?雪窦重显

太古清音发指端,

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

不听希声不用弹。

古琴拥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从它的创始人来看便是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有神农说,有伏羲说等等,都表现了它历史悠久。《诗经》中有多处提及古琴,也体现了它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民间艺人热爱它,宫廷乐师推崇它,而且文人墨客又将它的艺术涵养高度推至顶峰,使古琴艺术成为古代家喻户晓的一门艺术。虽然它经历了时代更替后的褪色与消沉,但是当代艺术领域它又“活”了,曾经寂寞的它属于自娱自乐的乐器,而今它也被推向舞台,推向世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

古琴拥有丰富的乐谱与理论留存至今,因此它可以独立成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学习,故称“琴学研究”。在琴曲表现内容中有许多历史文化,以及古人的一种崇尚自然、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取向,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种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清丽之美贯穿其中,一种含蓄雅致、静谧淡远之态引导着我们生存的精神追求。作为欣赏者去对古琴进行审美,仿佛它要告诉你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太古清音”的完美境界,但是这些远远不够,需要成为专业的学习者来认识它、弹奏它才能真正领悟它的世界。

一、初学者对古琴的学习认识要求

首先,要求初学者认识古琴的构造,了解古琴的文化底蕴。因为热爱需要全方位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它的特性。

其次,要求学习较为简单的音乐理论常识,比如节奏、音高以及古琴减字谱。(也许大家认为这是必须的,但现今社会就存在一种现象,为了追求古琴最早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而不去识谱,是非常遗憾的。)最后,要求严谨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慢功夫去?习。急于求成或者随便完事是对音乐的不尊重,更无法理解艺术的真谛。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弹奏正确的音乐,基础很重要,弹一首小曲,只要用心、认真无误、热爱,就能感动人,无论它是不是只是一首小曲。

二、专业者对古琴的学习演奏要求

(一)了解掌握古琴艺术的发展历史

古琴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显著的高度位置,是“琴棋书画”之首,与它的发展历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及影响。其历史价值甚优,有人文、有地理、有背景、有故事、有训诰、有真理,都是古琴艺术自身具备的理论基础。

(二)掌握弹奏古琴特有的“太古清音”的音色及意境

由于古琴弹奏时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太古之音,所以能在这清亮安静的音乐世界里得到心灵的寄托和安祥。散音松沉旷远,泛音清冷入仙,按音飘渺多变,三音俱全,幽韵绵长,复杂丰富的乐音流动中又显出一道清泉,令人神往。

(三)熟练掌握古琴弹奏技巧

古琴指法有几十种,但将其综合地组合起来成为乐曲,并“得心应手”地弹奏出来并非易事。古琴之音先表现出太古音色再将古曲弹之,最后表达古意。古人创作的乐曲中有历史沉淀下来沧海桑田的浓郁之情,在技能要求上,虽然有时会感受到简单的旋律和指法,而难在如何将其深邃的精神内容注入乐曲中,使演奏富有感情,富有生命力。音乐的美主要体现在音与心的强烈融合,达到融会贯通的乐感魅力。

(四)心神合一,与琴共鸣的意境表达

音虽由器弹之,但乐由心而生之,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弹奏乐曲,才能“格鬼神”,隔绝心外之物,用灵魂去表现乐思。现在有的人弹琴只是表面上把乐曲弹出来,乐曲的精神内涵全然不知,像个没有画面的空白纸,在技巧娴熟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正确的意境。但是熟能生巧,所以在熟练的前提下,再与乐曲每一句进行逻辑思考交流,用心体会,心的专注与倾入,才能真正表现音乐思想。这就是“走心”状态,“惟乐不可以为伪”,只有真正情感的抒发配上熟练的技法,琴乐艺术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人琴合一。

(五)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和能力

学以致用的前提下拥有各种文化体系的支撑,增进掌握与释放能力的方法,充实人文素养,提高音乐理解力和感染力。因为演奏与物理学有关,琴曲与文学有关,琴史与历史发展规律有关,琴学与美学、哲学有关,琴律与数学有关等等,所以专则必精,精则必广,广而学之,充其补之,能量聚之,方才显之。

(六)有创作意识,精通古琴打谱

这对传承发展有重大意义,事物是在创新中变化发展的。在学习古琴历史、指法、曲谱结构、音律、乐曲意境等要素后,掌握琴曲发展和编配规律,对旧曲进行打谱或直接创作新曲进行打谱。比如当代琴曲《三峡船歌》、《春风》、《山水情》等都是优秀作品。而最好的作品在创新中也不失古琴“太古清音”的韵味。

三、古琴艺术所表现的“太古清音”之阐释

(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太古”为古琴一德,一方面“古”表示它历史悠久,一方面“古”表示古琴发音苍古。“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虽然古调被世人所遗忘,但是古人的精神追求意蕴久远深邃,耐人寻味。历史奠基下音乐艺术总有那么一种哲学内涵,引人冥想,或寄情山水,或抒发雄伟之志,或追求超然脱俗的品格,或融入儒道思想逍遥神游的境界。总之古意浓郁,发人深思。

(二)太古之韵绵延悠长,怀古之情琴思涌显

冷谦的《琴声十六法》中曰古“自和澹中来”,“有羲皇气象,宽大纯朴”,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中曰古“俗响不入,渊乎大雅,则其声不争,而音自古矣”。“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此能进于古者矣。”古琴之“古”,恬虚幽静,肃穆玄真,人、器、乐三者同“古”,今人弹之,意韵深远。(三)古意之琴由清音始发

清者,清晰清洁清楚之意,是琴音之主宰。比如弹奏琴曲之中,每个音要清晰,该是哪个音高、哪个节奏、哪个指法就应该准确无误,绝不含糊,下指不乱谓清洁,走弦不滞谓清楚。欲弹清音必选清静之地,用清雅

之心、清肃之气、清洁之弦奏清妙之曲,从容娴熟,婉转悠长,抒清和之思,意趣跃然曲中。

(四)太古清音的哲学思想

太古之声中正平和,乃是儒家中庸思想之体现,古人精神追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弹奏古琴时也由此心而生。《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历代琴曲古音纯朴,不急不躁,不华不虚,即使琴曲高潮部分也不浮夸不失庄严。清淡之音宁静致远,乃是道家大音希声的思想体现,老庄无为精神奠定了古琴清微淡?h的艺术境界,“清泠由本性,恬然随人心。”他们崇尚自然,崇尚“淡兮其无味”的音乐风格,但清淡不是真的无味,而是一种舒适的、本真的坦然,这是有感知属性的,而且趣味无穷。太古清音重在心境,“琴者,心也”,心神凝虑,坦然处之,心静气顺,音心对映,古朴清和,古韵清响。

古曲悠远,清音淡雅的古琴艺术具备了中华民族崇高理想境界的要求。琴曲《幽兰》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文字谱,曲意形容兰花生于深林,不因无人欣赏而不发清芳之气,是孔子比拟自己的精神追求。曲调清丽委婉,声微志远,从开始的第一个长音,将深沉的感慨倾泄琴中,但没有悲戚怜悯,而是用古琴独特指法“扶”,不断地双弹两弦而得节奏紧密爽朗轻快的音乐形象,泛音段清澈地使兰花形象呈现出来,太古清音的审美情趣溶于其中,别有一番清雅旷远的意境。

古琴音乐有许多艺术审美形态,冷谦写了十六种,徐上瀛写了二十四种,当代琴家李祥霆老师写了“琴声十三象”,而最为明显的音乐艺术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