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48013002.html,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作者:程莉张文勤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5例患者恢复均良好,未发生

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破裂,气体由肺经裂孔进入胸膜腔所致[1]。当胸膜腔积聚了大量气体,从而使肺被空气压缩而萎缩。胸

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有效的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善胸腔负压,使气体、血液、液体从胸膜腔内排出,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我科1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25人,其中15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 17岁~72岁。左胸19例,右胸5例。气胸反复发作者7例,8例初发,放置胸腔引流而康复。

1.2 治疗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一般在患者患侧胸壁锁骨中线2~3肋间进行插管[2],引流管伸入胸腔不宜超过4~5cm,连接水封瓶后,见有气泡逸出,引流通畅,瓶内玻璃管插入水面23cm,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内,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瓶放于病床下不易碰到的地方。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气胸病人多数是急诊入院,尤其处患由于疾病的折磨及知识的缺乏,常常是惶恐不安,加之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术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紧张情绪,担心发生意外,因此,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语言情切,适当时机给予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得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无胸廓活动、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程度。 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得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得目得与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得理解与配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得准备与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后24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警惕休克发生。 4、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与引流。 5、保持引流装置得密闭与无菌,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接头松动及脱管。一旦发生引流管从胸腔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在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6、保持引流管位置适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管出胸腔处60cm以上,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长管应置引流瓶液平面下3-4cm。 7、保持引流通畅,每1-2小时解压引流管一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一般4-10cmH2O),防止堵塞。如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咳嗽时勿波动为引流管堵塞;水柱负压不能维持或有气体排出,考虑有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水柱不断上升,可能在胸腔引流管近胸端有“活瓣”形成。若一般状态下呼吸时有大量气体排出,提示有漏气;呼吸时无气泡溢出而咳嗽时出现,提示余气未排尽。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处理。 8、评估胸腔引流液得颜色、性质与量并记录。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量应小于50ml。如引流了;量大于100ml每小时呈浓鲜血,持续4小时不减,应立即报告医师。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引流量多时应随时更换。 10、评估患者就是否具备拔管得指征:48小时到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11拔管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与处理。 【健康指导】 1、交代患者活动、翻身时需保持引流装置得密闭与无菌。 、鼓励患者拔管后早起活动,以利于肺复张,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加速康复。2. 气胸护理 【概念】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_要点与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

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完整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恶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论文 1一般资料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10例,胸腔积液(血胸)14例,脓胸12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0岁,平均38岁;均接受深静脉型胸腔闭式引流术,经过治疗,病情治愈拔管后愈后良好。2材料与方法2.1材料深静脉留置式套管针头一副,输液延长管一根,密闭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内有500ml灭菌盐水),吸痰器玻璃接头,一次性5ml注射器,利多卡因,胸穿包1个。2.2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经X线片确定部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用留置针头以45°角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边拔出针芯边向内推进留置针,适当固定缝好[1]。留置针头末端与输液延长管连接,再和吸痰管玻璃接头连接,再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各连接部位用医用胶布妥善固定。3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1)尽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保证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向患者解释开胸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做好详细的术前健康教育;介绍同种疾病康复者与患者直接交谈,使患者有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3.2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按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阻塞、扭曲、受压,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 / 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_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能知医生更换。引流瓶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和胸膜腔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24小时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0、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11、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 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无菌敷料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

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 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规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规程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管道是否密闭。 3、胸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的量、色、性,水柱波动及漏气情况。 【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2、用物: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套、生理盐水500ml、治疗车、开瓶器、治疗盘内盛治疗巾、棉签、安尔碘、无菌剪刀一把、大血管钳两把、标签、无菌弯盘一套、75%酒精棉球缸、固定夹两个、小毛巾一块、手消液一瓶、护理记录单。 3、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采取适宜卧位,半卧位,利于充分暴露引流管。 【方法】 治疗室:检查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拆开胸腔引流瓶(以下简称胸瓶)外包装,再用无菌剪刀拆开内包装→开启无菌盐水消毒瓶口→倒入胸瓶,长玻璃管浸入水中3-4cm,沿胸瓶水平线上贴标签,注明更换日期、时间、责任人→打开无菌弯盘,取无菌酒精棉球放入,备齐用物。 携用物到病人床旁做好解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打开被褥充分暴露引流管→消毒双手→铺治疗巾于引流管下方→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近心端→将备好的胸瓶放于安全处→无菌弯盘打开放于治疗巾上→戴手套,消毒接头→接头分离放入弯盘内→再次由内向外消毒接头处,与胸瓶引流管连接→检查管道

是否密封

→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将胸瓶放于安全处,保持胸瓶低于胸腔60-100cm→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消毒双手→记录水柱波动及引流液的量、色、性→处理用物。 【评价】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2、引流管固定妥当,无滑脱、扭曲。 3、注意保暖。 4、与患者沟通通俗易懂。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6T15:41:17.5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姚丽霞 [导读] 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5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成功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无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护士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工作原理,准确地技术操作及配合能力,精心的术后护理,对成功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可为自发性、外伤性和人工气胸。进入胸膜腔的气体改变了胸膜腔的负压状态,肺组织部分或者完全被压缩。单侧肺受压不超过30%的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如超过者临床表现明显,均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2]。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气胸、血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3]。护理人员必须牢固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要点,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共收治5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病症55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5~76岁,平均45.5岁。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自发性气胸常因胸痛,呼吸困难,导致情绪激动,出现紧张、恐惧、濒死的心理。对手术充满恐惧,对预后担忧等。护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置管的相关知识,包括置管目的、床上活动要求、咳嗽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引流装置的管理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白并理解置管的重要性。留置胸腔引流管后,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关注患者的疼痛主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 2.2术中的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准备用物,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注意正确连接: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住。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接,短管做为空气的通路),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凡士林纱布,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止血钳等。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腹部脏器的压力,以利膈肌下降,运动度增大,改善呼吸困难。协助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插管,接通闭式引流装置,在水平面处用胶布黏贴作为标记,以便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床边备一把血管钳以防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迅速夹管,以免空气进入胸腔。搬动患者时,须将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术后患者常规行胸带护理。 2.2.2器械护士配合整理台上用物,与巡回护士一起认真、仔细地做好物品的清点工作。有预见性做好各种配合工作。在手术中传递器械要轻、稳、准,确保每件器械递到术者手中。术后与巡回护士做好物品的清点。 2.3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护士要仔细检查胸腔引流管的密封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或破损而漏气。胸腔引流管要浸入水封瓶的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状态。更换水封瓶时要双夹闭胸腔引流管,防止空气逆行进入胸腔中。护士要密切观察胸腔引流管是否持续排出气体或液体,观察胸腔引流管中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4~6cm,让患者主动做深呼吸或咳嗽动作,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气体或液体排出情况。如为液气胸,护士要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一般每小时挤压1次。挤压方法如下:先用止血钳夹住近胸腔端胸腔引流管,用手在胸腔引流管钳夹部下方向水封瓶方向挤压,然后松开止血钳,让液体流出。 2.4脱管的护理当胸腔引流管固定不牢,导致胸腔引流管从胸腔脱出,护士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用碘伏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进行伤口封闭,以防局部感染和医源性气胸发生。同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依据相关情况实施进一步处理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2.5胸壁切口的护理护士对胸壁切口要按无菌切口每天换药1次,用碘伏消毒后盖上无菌凡士林纱布,合理用医用胶布包扎。并注意胸壁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以及红肿等感染情况。患者宜采用半坐卧位,以利于气体聚集于胸膜腔肺尖部排出,同时可减轻引流管对心脏的压迫,减轻局部疼痛等不适。 2.6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2.6.1皮下气肿 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当发生皮下气肿后,护士要检查皮下气肿的范围,若为小范围皮下气肿,则应用无菌针头针刺气肿处排气即可。其次要检查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若胸腔引流管已发生堵塞,则应用挤压方法弄通胸腔引流管。再次要检查肋间软组织和胸腔引流管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空隙,若为此情况(多为大范围皮下气肿)则要主动协助医生缝合肋间软组织、消除软组织与胸腔引流管之间的空隙,必要时重新留置胸腔引流管。 2.6.2肺不张 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致。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一般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也可用气球,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运动,利于肺部扩张。 2.6.3胸腔内感染 是由于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致。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最好先钳闭,至搬动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口敷料应1~2天更换1次,如有脱落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以免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2.7拔管护理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5]。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疗目的是使空气从胸膜腔排出,促使肺复张,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里护理、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备好引流包及装置,协助医生尽快给患者排气减压,促进肺复张。术后保持闭式引流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预防胸腔内感染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引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顺利康复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 (三)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四)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二、护理要点 (一)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二)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三)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

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1.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2.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四)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五)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 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六)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 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二)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

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1)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2)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

不同部位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不同部位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取两种置管部位行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thoracic drainage,CTD)治疗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P),比较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10年3月至2013年3 月期间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55人。 110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显示气胸量大于40%,对照组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行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于腋前线第三肋间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治愈及中转、住院时间及各并发症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脱管,皮下气肿,胸腔感染),手术前后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术后术侧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切口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1.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性别、气胸程度、气胸部位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成功,对照组手术时间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用量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闭式引流时所选择的胸腔引流管口径大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对照组胸腔闭式引流治愈45例,研究组胸腔闭式引流治愈47例,研究组治愈率较对照组稍高,但在治愈率、中转率,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均于术后6、12、24小时给予疼痛评分,对照组分值于各时间点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用量,对照组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

精选-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 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 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弓I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弓I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 点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无菌敷料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 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

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分析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7T09:23:48.217Z 来源:《药物与人》2018年9月作者:尤广青 [导读]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干预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损害,肺表面气泡以及脏层胸膜破裂,进而使气体从肺和支气管进入胸膜腔。此项临床疾病通常出现在男性或者患有肺结核等呼吸急症的患者中,有威胁生命的风险[1]。此项研究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分析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42.5±5.8)岁,无基础疾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患肺大疱16例;研究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22-71岁,平均年龄(43.1±6.4)岁,无基础疾病24例,慢性支气管炎17例,患肺大疱6例,支气管哮喘3例;以上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止咳等药物配合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从术前护理开始,医护人员在术前应该和患者多沟通交流,安慰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增强克服手术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状态进行手术;根据患者的身体指标,合理地安排患者的饮食,补充营养物质,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协助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掌握患者的血糖、血压等身体指标,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术后,给予患者血氧、心电等监护,定时给患者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并且做好记录;针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给予患者蔬菜维生素的供给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以防患者出现排便困难或者大便干燥的问题;每日给患者的切口进行无菌换药,观察患者是否有渗血、红肿等不良情况,以防患者感染;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引流管是否有堵塞的情况,时刻观察引流管的水柱波动范围,若是出现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进行解决;术后,医护人员也要多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询问患者自身感受,若是出现强烈疼痛的现象,护理人员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地给予患者镇痛剂,以此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对咳嗽不止的患者应适当地加入镇咳剂;观察患者出否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定时嘱咐患者进行用药,保证患者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姿势,帮助呼吸和引流,引导患者多做深呼吸的动作;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的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等级划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的标准是,患者接受治疗后已出院;有效的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疾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效的标准是,患者的疾病并未改善、复发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50例对照组中,治愈17(34.0%)例,有效19(38.0%),无效14(28.0%)例,切口感染5(10.0%),胸腔积液6(12%)例,并发症发生率11(22.0%)例;50例研究组中,治愈30(60.0%)例,有效19(38.0%),无效1(2.0%)例,切口感染1(2.0%)例,并发症发生率1(2.0%)例。患者疗效的组间检验结果(x2=26.510,p=0.000);并发症组间检验结果(x2=18.939,p=0.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胸部疾病,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开放性、闭合性、张力性[2]。使肺能正常的复张、恢复肺的功能是治疗的主要措施。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发于患有肺疾病的年轻人患者,多数是由于胸膜下肺大泡破裂引发的;继发性自发性气胸主要是患有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疾病的患者。大多数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均可得到治愈,传统的治疗此项疾病的手段是通过切除肺大皰,加胸膜固定,但其也有复发的风险。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通常用于治疗气胸、创伤性血胸等临床症状。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胸腔闭式引流技术也从置管途径、引流材质等方面进行改善,但在实施此项技术时也伴随有一定的疼痛、皮下气肿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根据此项研究的数据显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配合治疗,能提高治疗的疗效,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护理应用中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延芹. 65岁以上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J]. 心理医生, 2016, 22(22):151-152.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适应证、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做一介绍。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1. 引流胸膜腔内的液体、血液以及气体; 2. 促进肺的膨胀; 3.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以维持纵膈正常的位置。 (二)胸膜腔的解剖 如( ppt4 )图片所示,胸膜腔是一个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 (三)胸腔引流管放置位置 1. 排液:引流管多放置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 6 ~ 8 肋间; 2. 排气:引流管适宜放置锁骨中线第 1 或第 2 肋间。 如( ppt6 )图片所示,长的管子是跟胸腔相连而且要在引流瓶内水平面以下还有个短的管子排气体,如果从胸腔内流出的液体或者血液通过引流管流到引流瓶内,会有一段水柱留在引流管内,有利于观察,一般来说,穿刺部位到水封瓶的水面一般是 60 ~ 100cm ,引流管在水面以下 2 ~ 3cm ,引流管的长度一般 1m 左右为宜。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一)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肺萎缩大于 50% 者; (二)血胸; (三)脓胸; (四)心胸手术后的引流。 三、护理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管道的密闭、保持引流的通畅、做好观察和记录、严格的无菌操作、拔管以及心理护理六个方面。 (一)保持管道密闭 1. 维持密闭,妥善固定管路; 2. 定期检查,防止管路滑脱; 3. 水封瓶保持直立; 4. 穿刺点周围油纱覆盖; 5. 搬运病人时夹闭管路以防进入空气。 (二)保持引流通畅 嘱患者取半坐卧位;每 30 ~ 60 分钟一次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止阻塞、扭曲、受压;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有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的扩张。 (三)观察和记录 1. 首先要观察水柱的波动。如( ppt11 )右上方的引流瓶,胸腔内的引流液通过引流管进入引流瓶,因为胸腔随着呼吸运动会有压力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水柱上下波动,一般波动范围为 4 ~ 6 公分。波动主要反应了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如果波动过大,可以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