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构
摘要: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热点,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未来医生的素养和道德。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生教育的主战场,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外,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弘扬正气,在社会上引领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精神和思潮。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医学生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加强以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职业态度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的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一)、人文知识整体缺乏,知识体系结构失衡
纵观现阶段的医学生教育,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医学类高校基础知识学习时间为3年——3年半。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掌握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学校的医学基础课程就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而人文知识方面如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伦理、法律、历史等则涉猎较少,即使有的选修课有所涉及也是浅尝则止,在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重度偏向医学专业知识。
(二)、价值取向上功利化,道德观念上淡漠化
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很多黑暗的思潮涌动,拜金享乐主义正在悄然蔓延。有些医院个别医生没有职业素质,“收红包”、“见死不救”、“推诿拖拉”,道德底线非常脆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在校的医学生们,让他们在追求理想、专业学习上极易跑偏,从而价值取向功利,道德观念淡漠。
(三)、社会适应能力蜕化,责任担当意识减弱
医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在学校不适应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相处,什么事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集体漠不关心,对老师“敬而远之”,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出逃避和自闭。在医学事业面前,我们的学生欠缺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对社会缺少责任感,对生命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表现出极端不负责任。
(四)、墨守成规思想严重,创新思维能力不足
医学讲究的是严谨、求实,我们的医学高等教育也是遵循这一方针和策略的,在病人面前凡事都得精确和唯一,因而,我们的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的时候也是接受了凡事标准化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只会墨守成规,不懂得创新的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构
(一)、将人文素养教育扎根于专业思想教育中
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医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职业素养为基础,大
力推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优秀医务工作者精神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希波克拉底誓言”融入平日的教育中,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品德植入医学生的培养框架内,邀请行业内医德高尚的学科带头人为学生开展讲座交流,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把人文素养教育扎根于专业思想教育中。
(二)、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临床见习实习中
早期见习和实习能使医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就接触病人、医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让优秀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在社会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机会。高校要从培育优秀人文素养的目标着手制定见习、实习目标,从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医德医风、人际关系等方面要求和考核学生。
(三)、将人文素养教育依托于校园文化活动中
医学院校通过“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重大节庆日,开展“红歌会”、“红色演讲比赛”、“摄影书法展”、“文艺晚会”、“长跑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项活动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医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源动力,实现将医学的崇高宗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目标。
(四)、将人文素养教育融汇入学校日常管理中
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就需要医学院校除了将坚实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在平日里,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在人文科学方面的经历,把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
修养和气质等内在品格,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用耐心和爱心去体会病人的疾苦,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五)、将人文素养教育付诸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平台,要大力推进医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开展义诊、医疗咨询、服务老年、关爱儿童等形式的活动,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医学的责任和担当,加深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理解。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凝练人文精神。
医学是一门生命学科,容不得任何瑕疵,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做到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可是人文素养教育却相对落后。要想培养具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新型医学人才,必须大力推行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医学基本知识上技高一筹,价值观向上,道德观念主流,社会适应能力强,敢于担当,有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医学高等教育才能越来越好,医疗卫生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杨耀防汪力平舒长兴﹒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看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j]﹒九江医学,2008年第23卷第1期﹒
[2] 岳芸刘兆玺王艾张乃强﹒辅导员视阈下重塑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和实践[j] ﹒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5月(下旬)第08卷第15期﹒
[3] 黄宇焓﹒校园艺术活动-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
重要途径[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5期﹒
[4] 李秀玲﹒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
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no.11﹒
作者简介:霍小舟,男,1983年,讲师,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常海波,女,1978年,讲师,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旭红,女,1975年,助理研究员,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