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琅琅笑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充满笑声
语文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

”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

”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学习语文。

’”
罗杰斯说过:“自主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有的教师不苟言笑,按步就班地上着语文课,教学活动只垂青于个别优等生,上到不顺心处便批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厌课情绪,从而被动地学习,当然收效甚微。

教学实践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得益。

因此,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方式就是使课堂“鼓舞人心”,让课堂充满琅琅的笑声。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有资料表明,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感到积极的内心体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

同时,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轻松愉快的情绪能激活大脑,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引起和保持人的兴趣,产生超常的记忆力,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微笑传真情
成功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鼓舞人心的,让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悦。

课堂中,教师若把真挚的感情投向教学活动,把暖心的话语洒向学生,把会
心的微笑送给学生,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鼓舞,获得“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效应。

有一天,我板着脸走进教室,课堂气氛似乎凝固了起来,看见每个学生的脸上不时显出紧张的神情。

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怎能不表现拘谨呢?顿时,我意识到这一点。

于是,渐渐放松脸上的肌肉,舒展开丝丝微笑,不知不觉,学生面容的线条也随之越来越柔和了。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心理障碍被消除,心智被启动,思维被激活,学习活动自然愉悦,轻松。

2、鼓励增信心
赫尔巴特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

”课堂上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教师将鼓励性评价大方地送给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温暖。

如“你不愧是个聪明的一休哥,见解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你回答问题完整,声音响亮,真棒!”“真是不简单,这样的难题都让你给攻克了,望你再接再厉,不断攀登学习的顶峰!”“你简直就是未来的播音员嘛!”“你的勇气可嘉,实在令人佩服。

”这些鼓励性评语能给予学生学习的一种巨大情绪力量--成功与快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好语言的强烈欲望。

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

哪怕学生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就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如:一个孩子读句子时,漏读了一个字。

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告诉他:“感谢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

我来给你指一指,请你再来读一读,好吗?”于是,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句话。


立刻说道:“你看,读得多好,既正确,又流利。

”这种期待与希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自尊的个性,学生就会保持参与学习的欲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

3、民主播希望
教学的民主性就是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希望,从而愉快、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

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被遗忘的课堂角落。

特别是学困生,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为他们“量体裁衣”,给出一些他们易于接受的题目,同时在他们平时的点滴成功中予以充分的欣赏和激励,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从而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参与学习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这样,课堂将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记得有一次早读课时,我发现陈婷读书很认真,还不时地查查字典。

一上语文课,当我问到一些词语该如何理解时,我特别留心陈婷的反应。

果然,他虽未敢举手,但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是的,他一定会了,于是,我首先喊了他,他竟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词语的解释。

“真不简单!”我这样夸他。

可见,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学困生还是能努力对待的。

当然,也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机会,并给予力量。

②尊重学习权利,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学习的潜力,教师只有充分相信他们。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
定论;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在学习《美丽的秋天》一课时,我鼓励孩子们将自己预习时遇到的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有的像一块块金币‟这句话中的…块‟字用得不好。

”“你觉得用哪个词来替换…块‟,会更好些呢?”孩子想了想,说:“我觉得应该用…枚‟。

”多么会思考啊!用“枚”字的确要比“块”字好一些!
此时,仍然有孩子举着自己的小手。

我示意一个小女孩发言。

她说:“我也给课文挑个毛病。

最后一个自然段--…美丽的秋天,我爱你。

‟我觉得结尾要用感叹号。


二、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催化剂。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营造积极思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享受到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1、表演激情趣。

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擅长形象思维,对“表演”的兴趣十分浓厚,喜欢在表演中获取知识。

美国的艾伯特•赫拉别思经实验也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可见,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表演活动,使课文内容趣味化,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①用表演帮助学生品读重点段落。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段落内容时,帮助学生创设的情境
表演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一情境表演中的逻辑联系,便能较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

对《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描写飞机遇险时的情形及排除险情的过程这两个重点段落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让一名学生扮演飞机,张开双臂当机翼,其余同学当山峰,当场表演“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的情景。

一阵笑声过后,学生对“掠过”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时,我马上趁热打铁,让全班学生将“飞机飞得又快又稳”到“飞机失去了平衡”的整个过程作了一番表演。

过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课文中描述的周总理与小扬眉之间的故事演成小品。

果然,学生自导自演,没过多久就将这个小故事表演得活灵活现。

这样,学生通过入情悟境,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

②用表演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形象。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感悟。

怎么“感”?主要是用诵读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而配以语言环境的反复诵读就是一种积极的表演方式。

这种表演方式易于学生悟出人物形象。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一篇阅读文九色鹿对国王说的一段话时,自己饰演国王,让学生饰演九色鹿,并启发他们:“看看你这只九色鹿能否用悲愤的语言来打动我?要知道,本王我是很难被打动的哦!”学生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便将自己真正当成一只九色鹿,把她的悲愤之情表演得淋漓尽致。

2、竞争促发展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就是通
过竞争的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间的比、学、赶、超。

让学生充分读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呢?娱乐节目中不是经常搞擂台赛吗?教学中,我也把“擂台”请进课堂,让它走进我和孩子们中间来。

每到这时,孩子们都争着要求参赛,而且他们读得是那样专注,那样入神。

每个孩子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已经完全陶醉在美妙的语言之中了。

这样的读,学生能不喜欢吗?
米卢倡导了“快乐足球”的理念,他让中国的男足走向了世界。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倡导“快乐学习”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学生不是需要被装载知识的容器和需要矫正的有缺陷的“物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人的改善和提升。

教师的微笑如一缕春风,能让学生轻松自由地上好每一堂课。

可见,只有把微笑、鼓励、民主、表演、竞争带进课堂,教学才会五彩斑斓,课堂才能充满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