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
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中是最前列的。
1.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官僚家庭,家庭里充斥着浓重的封建礼教气氛。
父母的爱有着深深的社会功利色彩,目的是要将女儿培养成--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模范淑女。
作者如此描绘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物,深刻地揭示了她所面临的对手不是某些单个人物,而是由这些人物所代表着的整个正统意识和正统社会势力。
2.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私自游园。
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
汤显祖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
3.作为一个要表现传统封建环境中奋力只身抵抗封建教诲的孱弱女子形象,需要表现作者汤显祖希望获得的女性个性解放的主旨,主人公杜丽娘一方面,她必须在虚幻的世界里任自己情流飞泄;一方面,她必须在现实中她知书识礼、老成持重。
要想获得自我身心的完全解放,就只能是在梦里或死后才能实现。
我们从杜丽娘身上,可以透视那个时代女性生命被窒息的状态,听到女性生命在呐喊的
呼声。
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世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个性解放世界的呼唤。
4.汤显祖生活再以个程朱理学盛行的时代,统治阶级竭力鼓吹"存天理,灭人欲”,以“道心”制“人心”,以“理”灭“欲”,压制人民的思想感情,巩固自己的统治。
作为以介书生,作者本身就有抵抗这种封建专制的反抗情绪,他的剧作必然也会带有这种情绪,这也必然决定了杜丽娘这个形象带有汤显祖当时的影子。
5.十六岁的少女情窦初开,这是天然的感情。
然而她是贵族小姐,她没有机会遇见男子,但是,这天然之性情并不因缺少对象而消灭,反而像决堤的流水一样,势不可挡地冲向没有阻力的地方——梦境。
梦中与持柳书生相爱,梦醒后却无依无靠,面对的仍是冰冷的现实。
这个梦是她全部生命寄托所在,她背着人,独个儿到花园“寻梦”。
梦不可寻,杜丽娘死了,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6.杜丽娘死后,已完全摆脱了现实世界礼法的束缚,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大胆,更为执着。
她不再满足于与情人在虚拟的世界中取得的“虚情”,她要求在真的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意”。
还魂后,她重回现实,所思所想,摆不脱人间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所以她鼓励柳梦梅赴考临安,获取功名,以遂门当户对的心思。
在等放榜时,要柳梦梅到淮扬探望杜宝,以取得父亲的同意。
但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自由的爱情为基础。
在父亲不承认他们的婚姻并逼她离开柳梦梅时,她忿然回答:“叫俺回杜家,便是你杜鹃花也叫不转子规红泪洒。
”其情可泣,其情可思。
以炽热的生命追求爱情,为此敢为一切,一个至情至性的杜丽娘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杜丽娘是中国古代女性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典型代表,她历经沧桑,期望个性解放,期望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以一己之力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杜丽娘的形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