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钟逸斐;邓跃毅;陈以平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10)4
【摘要】综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概况,从两个方面论述,辨证论治和单方、单药的用法。

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总页数】2页(P21-22)
【关键词】膜性肾病;中医药疗法;综述
【作者】钟逸斐;邓跃毅;陈以平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J], 董兆珵;刘宝利
2.基于足细胞保护探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J], 郭晓媛;孙广宇;蔡月茹;王暴魁
3.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J], 鲁珍珍;陈万佳;邓跃毅
4.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及中医辨证论治现状 [J], 雷根平;朱开然;胡蓝方;余德惠;
5.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J], 吴成态; 李颖霞; 丁秀; 王小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关键词:膜性肾痛;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一s42x(2008)04-0021—02
膜性肾病(membranon¥nephropathy,MN)是成 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国外报道 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5%-40%。典型病理特点为 肾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增厚。 约20%~25%膜性肾病是有继发因素引起,如:感染 (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疟疾、伤寒和其 他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还可见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 等),药物治疗(包括金制剂、青霉胺、非甾体类抗炎 药和卡托普利等)、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淋巴 瘤等)以及肾移植新生肾炎。剩余的为特发性膜性
【17】阳晓.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3(10):614_616.
【18】胡燕.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经验【J】.中医药I}每床杂志,2005, 17(6):561.
【19】李秋芬.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32例[J】.浙江 中医杂志,2006,41(2):709.
【4 1唐利群.益气活血系列方治疗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 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10:扣7.
【5】王琳,陈以平,邓跃毅,等.益气活血化湿方案为主治疗膜性肾 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8):393—
396.
【6】王琳.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29—31.
【20】何灵芝,李学铭.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举隅【J】.广西中医药, 2005,28(6):34.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为主症。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1]、《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2]及《肾脏病学》[3]。

(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可伴少量镜下血尿;(2)部分病人伴高血压;(3)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4)血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5)排除继发因素。

(二)证候诊断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 (试行方案) 》[4]、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本虚证:(1)气阴两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面色少华或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易感冒,腰酸膝软,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午后潮热。

舌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或细数。

(2)肺脾气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神疲懒言,纳少、腹胀,易感冒,自汗,大便溏。

舌淡红,舌体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3)脾肾阳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少,尿中泡沫增多,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甚则出现胸腹水,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性功能低下或月经失调。

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 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4)肝肾阴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目睛干涩,眩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大便偏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2.标实证:(1)瘀血内阻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腰部刺痛,或久病;或见面色晦暗或黧黑,唇色紫暗或有瘀斑,肢体麻木。

舌暗,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脉细涩或涩。

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故瘀血内阻的病机贯穿疾病全程,与其他证候同时存在。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膜性肾小球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成人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膜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膜性肾病的诊断1.1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荧光法是膜性肾病的诊断金标准。

目前常用的有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用于检测肾小球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情况,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则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人球蛋白的情况。

1.2肾脏穿刺活检:肾脏穿刺活检是膜性肾病确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患者进行肾脏穿刺活检,可以直接观察肾小球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3生物标志物检测: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一些血清标志物如血清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可以作为膜性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为膜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1药物治疗:目前对于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

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可降低肾小球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延缓病情的进展。

2.2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是膜性肾病治疗的新进展,包括免疫吸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T细胞调节剂等,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免疫球蛋白的沉积,进而减轻肾小球损伤。

2.3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在膜性肾病治疗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2.4透析和肾移植:对于一些晚期膜性肾病患者,透析和肾移植是治疗的最终选择。

透析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缓解症状,而肾移植则可以彻底解决患者的肾功能问题。

3.1合理饮食: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腻食物、辛辣食物等。

3.2生活方式调整:预防膜性肾病的发生,还需要患者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ppt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ppt
流行病学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 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
高发年龄为40-60岁,男:女约为2-3:1。 约31%膜性肾病是有继发因素引起。
IMN在原发性GN中所占的比例
percent
60 52.9 53.2
50 44.4
40
35.8
29.8 25.3 30
20
12.3 10.7
10.8
10
Tacrolimus 10 21 2 33
CTX Total 8 18 11 32 8 10 27 60
经过半年治疗后他克莫司组的总缓解率(CR+PR)明显 高于经典方案治疗组 (93.9% vs. 70.4%,P<0.05)
霉酚酸酯( MMF)
对部分细胞毒制剂、CsA无效的难治性 IMN有一定的疗效,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 常规治疗失败时。远期疗效未明。
肾脏存活率
不出现终点事件率
V. Jha J Am Soc Nephrol 18: 1899 , 2007
糖皮质激素与烷化剂联合应用
• 糖皮质激素与烷化剂联合治疗膜性肾病能有效 降低蛋白尿,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改善肾脏 长期存活率;且耐受性良好。
•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TX疗效和氮芥相当,但不 良反应要少,因此CTX成为主要药物。
meta-analysis or systemic review
一项纳入18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025例IMN患者随访时 间超过6个月的系统评价的结论是单用糖皮质激素不能提高肾 脏的长期存活率和蛋白尿的缓解率。
Schieppati A et al,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Oline)2004:CD004293.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继IgA肾病之后第二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证实了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参与了膜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临床上,膜性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近年来,膜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导。

本文将就膜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进行介绍和探讨。

1. 免疫病理学诊断免疫病理学是膜性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肾脏组织活检来进行病理学检查。

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呈现广泛的储积膜样物质,电镜下可见到肾小球系膜细胞上有较多的电子密度颗粒沉积。

传统的免疫病理学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来检测肾脏组织中的IgG、IgM、IgA和C3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情况。

这种方法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定量和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新的技术如免疫电镜等的应用使免疫病理学诊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免疫电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定量测定肾小球系膜区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情况,从而为膜性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2. 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除了免疫病理学诊断方法外,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也为膜性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血清中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如血清清蛋白、尿中的泡沫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因子等对膜性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这些生物学标志物可以反映膜性肾病的肾衰竭程度、疾病活动性、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分子生物学诊断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膜性肾病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诊断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小球组织中存在多种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异常,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细胞增殖等相关。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膜性肾病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调节异常、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 。
病因
特发性膜性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与多种疾病和因素相关,如感染 、药物、毒物、肿瘤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膜性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即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 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临床试验
新药在上市前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以 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正在进行多项 针对膜性肾病新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新型免疫疗法研究
新型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膜性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免疫疗法如细胞免疫疗法、免疫调节剂 等正在研究中,旨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控制疾病进展。
其他疗法
饮食疗法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减轻肾脏负担。
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提高身体免疫 力。
并发症治疗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 不同靶点的新药不断被研发出来,如针对免 疫反应、细胞因子、细胞增殖等方面的药物 。
如超声、CT等,可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及 血流情况。
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测血液粘稠度等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和 治疗效果。
03
膜性肾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激素类药物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和炎 症反应,缓解病情。常 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 泼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 减轻免疫反应对肾脏的 损伤。常用药物包括环 孢素A、他克莫司等。

基于调控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调控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44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503502);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21012);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1YJSB295)作者单位: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王冠然(博士研究生)㊁吴若曦(博士研究生)㊁郑容镡(硕士研究生)㊁郭璐萱(硕士研究生)㊁李静(博士研究生)㊁杨洪涛];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冠然(博士研究生)㊁吴若曦(博士研究生)㊁郑容镡(硕士研究生)㊁郭璐萱(硕士研究生)㊁李静(博士研究生)㊁杨洪涛];天津中医药大学[王冠然(博士研究生)㊁吴若曦(博士研究生)㊁郑容镡(硕士研究生)㊁郭璐萱(硕士研究生)㊁李静(博士研究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纪越)作者简介:王冠然(1995-),202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㊂E⁃mail:841723302@通信作者:杨洪涛(196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㊂E⁃mail:tjtcmht@基于调控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药理机制研究进展王冠然 纪越 吴若曦 郑容镡 郭璐萱 李静 杨洪涛【摘要】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以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典型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核心机制为免疫复合物沉积进而所造成的足细胞损伤㊂目前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药物或生物制剂在内的MN 主流治疗方案,存在疗效个体差异较大㊁停药容易复发及不良反应多等局限性㊂近年来MN 中的足细胞程序性死亡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作用越来越被重视㊂中医药对此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大量展开㊂当前研究表明,中药单体㊁中药复方㊁中成药等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 B,AKT)信号通路㊁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factor 2⁃related factor,Nrf2)信号通路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㊁细胞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㊁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3(leucine⁃rich repetitive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等,调控包括足细胞自噬㊁调亡㊁焦亡㊁铁死亡等一系列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进而缓解足细胞损伤,保护肾脏功能㊂本文从中药单体㊁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的角度对干预相关靶点通路治疗MN 有关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中医药抗MN 的临床治疗㊁基础研究及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㊂【关键词】 膜性肾病; 足细胞; 中药; 程序性死亡; 自噬; 调亡; 焦亡; 铁死亡【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5.040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based on regulating podocyte programmed death WANG Guanran ,JI Yue ,WU Ruoxi ,ZHENG Rongtan ,GUO Luxuan ,LI Jing ,YANG Hongtao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tional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Tianjin 30038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Hongtao ,E⁃mail :tjtcmht@【Abstract 】 Membranous nephropathy(MN)is a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deposition of subcutaneous immune complexes as a typ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Its core mechanism is thefoot cell damage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mmune complexes.Currently,mainstream treatment optionsfor MN,including glucocorticoid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or biological agents,havelimitations such as signif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fficacy,easy recurrence after discontinuation,andmultiple adverse reactions.In recent years,the potential role of abnormal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membranous nephropathy has been recognized increasingly.Basic research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lso been extensively conducted.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nd simple preparations,etc.can regulate a serie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cesses including podocyte autophagy,apoptosis,pyroptosis, and ferroptosis,thereby alleviating podocyte damage and protecting kidney function via PI3K/AKT,Nrf2, MAPK,NF⁃κB and NLRP3/Caspase⁃1.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by intervention related target pathw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aim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drug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membranous nephropathy.【Key words】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odocy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grammed death; autophagy; apoptosis; pyroptosis; ferroptosis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以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1],目前其在所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居于首位[2⁃3]㊂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损伤所造成的滤过屏障受损是MN病程中重要的病理变化㊂近年来中医药通过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发挥减轻MN肾脏损伤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机制被大量基础研究得到了证实㊂本文基于此,总结近5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期为MN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靶点㊂1 中药干预膜性肾病动物模型足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可以去除多余及受损细胞器的自我消化过程,其本质是细胞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4]㊂在正常条件下,体内细胞的自噬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借以通过清除降解细胞质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再循环维持细胞稳态[5]㊂足细胞维持正常形态是其作为有效滤过屏障的根本,而足细胞的肌动蛋白动力学与足细胞骨架的稳定是其形态稳定的基础,目前认为足细胞自噬抑制与足细胞骨架紊乱㊁肌动蛋白动力异常密切相关[6⁃7]㊂因此调控足细胞自噬水平在降低足细胞损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8⁃9]㊂1.1 中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调控MN足细胞自噬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是经典的信号转导通路,该通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㊁细胞外信号分子以及细胞内代谢物等多种方式激活㊂在足细胞中PI3K/Akt 信号通路与自噬通路间存在着双重调控关系, PI3Kα催化亚基抑制自噬作用与β催化亚基促进自噬作用存在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相关,此外Akt蛋白还可通过激活mTORC1并抑制自噬基因表达来抑制自噬[10]㊂目前,有较多证据证明中药可通过对PI3K/Akt 信号通路调控改善自噬状态㊂在对药物单体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大鼠被动海曼肾炎(passive hyman nephritis,PHN)动物模型中姜黄素可下调PI3K㊁p⁃Akt和雷帕霉素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蛋白的表达,并上调自噬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㊁Beclin1㊁LC3的表达,其通过抑制Akt/mTOR磷酸化诱导了自噬进而减轻了肾脏损伤,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还证明了姜黄素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并升高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㊁谷胱甘肽和过氧化氢酶水平,改善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提示了氧化应激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潜在关系[11]; CHEN JQ等[12]明确了丹参注射液中包含咖啡酸㊁丹参素㊁紫草酸㊁迷迭香酸㊁丹酚酸A等活性成分的同时,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模拟的肾病综合征模型发现,模型组的自噬蛋白LC3B II/I和Beclin1水平显著降低,经丹参注射液干预后足细胞自噬活力增加,同时丹参注射液恢复了在模型组中被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㊂对中药组方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益气活血化湿方及其拆方,能够上调自噬上游蛋白Beclin1㊁自噬标志蛋白LC3,该组方通过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自噬负调节蛋白mTOR 的表达进而上调细胞自噬活性[13]㊂此外在一项加味升降散干预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MN大鼠模型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该研究还证明了与阳性药物贝那普利相比加味升降散在降低蛋白尿,改善脂类代谢上的优效性[14]㊂1.2 中药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factor2⁃related factor,Nrf2)信号通路调控MN足细胞自噬作用Nrf2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其与自噬之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㊂Nrf2可促进细胞内抗氧化酶和解毒酶的合成并帮助细胞对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进而影响自噬状态[15]㊂Nrf2信号通路对于自噬状态的调控,在MN缓解中扮演具有重要意义的角色㊂LIU HY等[16]发现藏红花素减少了被动海曼肾炎MN大鼠肾小球中的C3和C5b⁃9沉积,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 SIRT1)/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信号通路可改善实验性足细胞的自噬状态且自噬变化效应与藏红花素对MN肾脏的氧化应激㊁足细胞损伤和免疫损伤状态的改善作用有关㊂有研究证明在三七口服液有效地恢复了海曼肾炎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标志物的表达,改善了蛋白尿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足细胞正常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并显著提高介导足细胞自噬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17]㊂LIU YY等[18]对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异甘草素(isoliquiritin,ILQ)治疗C⁃BSA大鼠机制进行研究发现,ILQ使Nrf2及其靶基因NQO1㊁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从而改善了炎症及氧化应激以恢复自噬水平㊂除上述研究较丰富的信号通路外,还有研究发现在MN大鼠模型组中,足细胞Wnt/β⁃catenin 通路的表达和自噬被下调,而麻黄附子肾着汤上调了该通路的表达和自噬活性[19]㊂WEI LF等[20]人的研究表明,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参芪颗粒能够上调足细胞活性标志蛋白α⁃肌动蛋白⁃4和CD2AP的表达并通过抑制mTOR/ULK的磷酸化水平继而激活自噬活性,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㊂此外,AMP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SIRT1/ PPARy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也被证明参与了丹参多酚酸盐对C⁃BSA诱导MN大鼠肾脏足细胞自噬稳态恢复和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21]㊂2 中药干预MN动物模型足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常见形式㊂自我调控的凋亡过程对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抵御外部病理刺激至关重要㊂凋亡方式主要为内源性调亡㊁外源性调亡和内质网凋亡三类㊂内源性凋亡即为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激活半胱天冬酶级联反应并不可逆地导致大多数细胞死亡[22]㊂外源性调亡即为坏死性调亡,其主要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介导[23],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㊁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associ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或FAS 配体结合,最终导致细胞外源性调亡[24⁃25]㊂内质网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在细胞中内质网稳态与细胞自身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26]㊂当内质网应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可引起内质网应激凋亡[27]㊂近几年相关研究证明足细胞凋亡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28⁃29]㊂2.1 中药通过细胞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调控MN足细胞内源性凋亡作用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㊁凋亡㊁炎症和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㊂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会诱导部分基因的转录翻译,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30]㊂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诱导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31]㊂MN为典型的免疫性疾病,因此,对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病的生物学过程㊂研究发现,MN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肾小球足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㊂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的主要单体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可减轻斑马鱼的蛋白尿和足细胞凋亡,这种作用与其对GADD45B表达的抑制有关,雷公藤内酯醇还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从而调控GADD45B启动子结合及转录[32]㊂LIU BH等[33]发现真武汤能够抑制作为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3 (leucine⁃rich repetitive protein3,NLRP3)炎性体的上游激活剂NF⁃κB的表达,从而影响促炎因子的产生㊁炎症小体的激活,达到抑制MN大鼠过度凋亡的效果㊂最近研究者还发现真武汤与氨基胍联合治疗在改善MN大鼠肾功能㊁抑制肾脏炎症㊁足细胞结构损伤的同时还改善了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深入研究还发现真武汤通过AGEs/RAGE途经干预NF⁃κB通路改善C⁃BSA诱导的MN大鼠的足细胞凋亡状态㊂2.2 中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MN足细胞凋亡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生存和凋亡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㊂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增加抗凋亡分子,如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㊁磷酸化抑制促凋亡蛋白㊁调节caspase家族等凋亡执行分子,直接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代谢来影响凋亡[34]㊂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干预凋亡过程㊂在MN中,该通路表达的增加与抑制均有报道,出现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不同MN实验模型模拟的疾病发展阶段有关;同时由于PI3K/Akt通路也与自噬调节有密切关系[35⁃36],足细胞的高自噬水平可通过减轻细胞应激㊁清除凋亡信号分子等途经抑制病理性凋亡,最终达到对自噬负向调控效果㊂贾世艳等[37]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复方蛇龙胶囊干预MN大鼠肾组织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检测,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MN模型大鼠相比中成药治疗组大鼠的显著表达差异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介导RAS 实现㊂YIN JZ等[38]发现中药提取物粉防己碱可以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海曼肾炎大鼠的细胞凋亡状态从而改善足细胞受损情况,改善蛋白尿与脂代谢紊乱㊂还有研究发现三七祛湿方也可明显缓解阿霉素诱导的MN大鼠蛋白尿水平足细胞并通过PI3K/Akt途径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足细胞凋亡[39]㊂除上述信号通路外,WU JB等[40]的研究证明芪丹方可以下调膜性肾病大鼠模型p53㊁Bax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足细胞状态㊂WANG XZ[41]研究也得到了与之类似的结论㊂张欣欣等[42]通过MN大鼠模型发现益肾通络方可通过内质网信号通路葡萄糖调节蛋白78/激活转录因子6/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保护足细胞结构,减弱凋亡活性㊂LU H等[43]研究证明温阳利水汤与贝那普利合用可有效降低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诱导MN 大鼠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并改善足细胞损伤状态㊂2.3 中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调控MN 足细胞凋亡作用MAPK信号通路在细胞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㊁分裂㊁分化㊁凋亡以及对外部环境压力的应对过程㊂MAPK家族主要包括外源性信号调节激酶(exogenous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㊁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 terminal kinase,JNK)和p38三个主要通路[44]㊂细胞生长促进因子可以诱导ERK通路对凋亡产生双向作用,这种作用与时间和刺激强度相关;JNK家族通过促进Bcl⁃2家族蛋白(如Bim和Bax)的磷酸化以及激活c⁃Jun蛋白来促进细胞凋亡;p38⁃MAPK通路能够增加细胞周期抑制因子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并促进凋亡㊂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可调控补体C5B9介导的MPC5膜性肾病足细胞模型,抑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阻断补体诱导的JNK和ERK1/2的磷酸化干预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并恢复足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缓解补体膜攻击复合体对足细胞的损伤[45]㊂黄国顺[46]通过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及NRK⁃52e细胞MN实验平台证明中药单体茵陈可降低MN肾脏组织的氧化水平,抑制MAPK信号通路传导以降低细胞凋亡水平㊂一项对中药单体成分的研究证明商陆中七叶皂苷A可降低C⁃BSA诱导的MN大鼠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强Bax和裂解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改善了MN大鼠的肾脏组织学病变及功能障碍[47]㊂除经典内源性凋亡外,近年来MN肾病进程中足细胞的坏死性凋亡与中药的关系进入研究者视野㊂坏死性凋亡是由各种模式识别受体或细胞因子引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㊂坏死性凋亡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㊁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like protein,MLKL)介导,磷酸化⁃MLKL作为执行者,最终通过细胞膜的易位和破坏实现,导致细胞死亡[48]㊂目前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肾脏足细胞中发现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中药提取物芍药苷被证明可调节糖尿病肾病中RIPK1/RIPK3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坏死性凋亡[49]㊂但目前尚没有MN坏死性凋亡的相关文献研究,对于MN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坏死性凋亡的参与,坏死性凋亡可否是中药治疗MN的潜在干预途经仍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㊂3 中医药干预MN动物模型足细胞焦亡研究进展 焦亡是一种以细胞肿胀破裂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㊂在细胞破裂过程中,细胞内容物的释放会使局部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50]㊂细胞发生焦亡的机制是通过Nod样受体,刺激下游Caspase⁃1,进而活化半胱天冬酶⁃1切割GSDMD以产生成孔N末端以诱导焦亡[51]㊂目前在糖尿病肾病[52]㊁狼疮性肾炎[53]㊁HIV相关性肾病[54]中均以证明足细胞焦亡在足细胞损伤中发挥作用㊂在MN患者和MN大鼠的肾脏组织也有焦亡相关分子表达,在使用细胞焦亡抑制剂后可减少大鼠肾组织和足细胞的损伤[51⁃55]㊂有研究发现中药复方蛇龙胶囊可通过调节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调控制阳离子牛血清蛋白诱导的MN大鼠的足细胞焦亡活性并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球滤过率[56]㊂此外有报道发现苏木提取物原苏木素A可降低C5B⁃9介导的MCP5小鼠足细胞中NLRP3㊁Pro⁃Caspase⁃1和重组Caspase⁃1蛋白的表达,对焦亡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57]㊂目前在中医药通过调控足细胞焦亡治疗糖尿病肾病㊁狼疮肾炎的研究报道较多,MN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作为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新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经,未来研究者们仍需更深入研究中医药干预MN足细胞焦亡的靶点与机制㊂4 中医药干预MN动物模型足细胞铁死亡研究进展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蓄积和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细胞形态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膜破裂㊁体积减小㊁膜密度增加等[58]㊂其过程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4,Gpx4)失活导致细胞内脂质氧化物代谢紊乱,然后在芬顿反应的催化下产生过氧化氢和Fe2+,导致大量铁沉积,产生大量的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破坏氧化还原平衡继而引发细胞死亡[59]㊂近年来铁死亡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得到逐渐关注,最近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中均有铁死亡的参与[60⁃61]㊂SHI XJ等[62]在被动海曼肾炎MN大鼠模型中发现大鼠肾组织Gpx4表达显著降低,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4, ACSL4)表达升高,LC3II/I与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4,NCOA4)的表达显著升高说明铁死亡参与了MN的病理损伤,中医药是否可通过调控铁死亡途经干预MN及其靶点将可能是未来热门的研究方向㊂5 讨论随着对MN发生发展过程中程序性死亡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所涉及的具体机制研究的深入,使近年中医药在治疗MN中对各类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控途径作用得到更有利的证明,对中药作用机制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了新药物及疗法的创新㊂另一方面,目前主要使用海曼肾炎模型[63]㊁C⁃BSA模型㊁THSD7A诱导等MN模型研究免疫机制对中医药治疗MN的内在体机制研究,其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了人类的MN病理,但仍有一些局限性[64]㊂海曼肾炎模型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C⁃BSA模型由于注射及投药量不均一可能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THSD7A相关的MN模型检测率较低,可能无法完全展现所有的病理变化[65]㊂近年来具有C5b⁃9免疫效应的动物模型的出现,解决了模型与人类MN 致病途经不同的缺点,也为未来更精准的探究中药在MN患者上发挥的调控作用提供新的平台[66]㊂此外目前研究证明多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可同时出现在MN进程中,而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也可能会随着MN疾病进程的推移而演变,中药其多成分㊁多靶点的特点得以通过多种途径,整体平衡调节各类程序性死亡,其深层次协同作用及相互干预关系也更值得进一步的研究㊂近年来蛋白质组学㊁代谢组学㊁转录组学等高通量的多组学联合技术也在中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医药治疗MN 领域的研究仍然较少,未来研究者们将充分利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对中药治疗MN中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联关系及协同机制进行更全面的探索㊂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目前研究近况,有理由相信未来聚焦于MN足细胞凋亡㊁自噬㊁坏死性凋亡㊁铁死亡或细胞焦亡等生物标志物及各细胞程序性死亡之间内在联系,进而探寻关键分子及通路,应用更完善的MN研究平台结合高通量的组学联合技术,以调控足细胞程序性死亡为基础,进一步阐明中医药治疗MN的内在机制的同时,通过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的互补探寻更多的优势组方和药物,发挥中医药治疗MN的潜在优势,开拓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面临的医疗挑战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㊂参考文献[1] XIE J,LIU L,Mladkova N,et al.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membranous nephropathy and its potential to improve non⁃invasive diagnosis[J].Nat Commun,2020,11(1):1600.[2] Yim T,Kim S U,Park S,et al.Patterns in renal diseasesdiagnosed by kidney biopsy: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Kidney Res Clin Pract,2020,39(1):60⁃69.[3] HU R,QUAN S,WANG Y,et al.Spectrum of biopsy provenrenal diseases in Central China:a10⁃year retrospective studybased on34,630cases[J].Sci Rep,2020,10(1):10994.[4] 李佳佳,黄皓,陶立坚,等.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23,35(3):396⁃404. [5] Minami S,Yamamoto T,Yamamoto⁃imoto H,et al.Autophagyand kidney aging[J].Prog Biophys Mol Biol,2023,179:10⁃15.[6] Schell C,Huber T B.The Evolving Complexity of the PodocyteCytoskeleton[J].J Am Soc Nephrol,2017,28(11):3166⁃3174.[7] Perico L,Conti S,Benigni A,et al.Podocyte⁃actin dynamics inhealth and disease[J].Nat Rev Nephrol,2016,12(11):692⁃710.[8] LIU W J,LI Z H,CHEN X C,et al.Blockage of the lysosome⁃dependent autophagic pathway contributes to complementmembrane attack complex⁃induced podocyte injury in idiopathicmembranous nephropathy[J].Sci Rep,2017,7(1):8643.[9] JIN J,HU K,YE M,et al.Rapamycin Reduces PodocyteApoptosis and is Involved in Autophagy and mTOR/P70S6K/4EBP1Signaling[J].Cell Physiol Biochem,2018,48(2):765⁃772.[10] XU J,YIN P,LIU X,et al.Forsythoside A inhibits apoptosisand autophagy induced by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throughregulation of the PI3K/Akt/NF⁃kappaB pathway[J].MicrobiolSpectr,2023,11(6):e0192123.[11] DI T Q,JIN J,HU X,et al.Curcumin Improves the RenalAutophagy in Rat Experiment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 viaRegulating the PI3K/AKT/mTOR and Nrf2/HO⁃1SignalingPathways[J].Biomed Res Int,2020,2020:7069052. [12] CHEN J Q,YUAN S,ZHOU J,et al.Danshen injection inducesautophagy in podocytes to alleviate nephrotic syndrome via thePI3K/AKT/mTOR pathway[J].Phytomedicine,2022,107:154477.[13] 魏丽凤.益气活血化湿方及其拆方对PAN诱导的足细胞骨架蛋白损伤及自噬活性降低的保护与调节作用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20.[14] 高飞,王泽泽,杨冰,等.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0):25⁃31.[15] XU D,LIU J,MA H,et al.Schisandrin A protects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astitis through activating Nrf2signaling pathway and inducing autophagy[J].IntImmunopharmacol,2020,78:105983.[16] LIU H Y,CHENG H,WANG H,et al.Crocin improves therenal autophagy in rat experiment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 viaregulating the SIRT1/Nrf2/HO⁃1signaling pathway[J].RenFail,2023,45(2):2253924.[17] WANG X,LIU J,TIAN R,et al.Sanqi Oral Solution MitigatesProteinuria in Rat Passive Heymann Nephritis and BlocksPodocyte Apoptosis via Nrf2/HO⁃1Pathway[J].FrontPharmacol,2021,12:727874.[18] LIU Y Y,XU X,XU R,et al.Renoprotective Effects OfIsoliquiritin Against 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Induced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In Experimental Rat ModelThrough Its Anti⁃Oxida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J].Drug Des Devel Ther,2019,13:3735⁃3751. [19] GAO Y,DAI H,ZHANG N,et al.The Ameliorative Effect ofMahuang Fuzi and Shenzhuo Decoction on MembranousNephropathy of Rodent Model is Associated With Autophagy andWnt/beta⁃Catenin Pathway[J].Front Pharmacol,2022,13:820130.[20] WEI L E,YONG J,ZHANG X,et al.Shenqi granuleupregulates CD2AP and alpha⁃actinin4and activates autophagythrough regulation of mTOR/ULK1pathway in MPC5cells[J].JEthnopharmacol,2023,303:115942.[21] 张尧,高飞,檀淼,等.丹参多酚酸盐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诱导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自噬的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8):203⁃213. [22] Dadsena S,King L E,Garcia⁃saez A J.Apoptosis regulation atthe mitochondria membrane level[J].Biochim Biophys Acta Bi⁃omembr,2021,1863(12):183716.[23] Holler N,Zaru R,Micheau O,et al.Fas triggers an alternative,caspase⁃8⁃independent cell death pathway using the kinase RIPas effector molecule[J].Nat Immunol,2000,1(6):489⁃495.[24] Bock F J,Riley J S.When cell death goes wrong:inflammatoryoutcomes of failed apoptosis and mitotic cell death[J].CellDeath Differ,2023,30(2):293⁃303.[25] LI H,FAN J,ZHAO Y,et al.Calcium alleviates fluoride⁃induced kidney damage via FAS/FASL,TNFR/TNF,DR5/TRAIL pathways in rats[J].Ecotoxicol Environ Saf,2021,226:112851.[26] 陈娜子,姜潮,李校堃.内质网应激与疾病[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36(1):76⁃85.[27] Volmer R,van der P K,Ron D.Membrane lipid saturationactivat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transducers through their transmembrane domains[J].Proc NatlAcad Sci,2013,110(12):4628⁃4633.[28] SUN Z,XU Q,MA Y,et al.Circ_0000524/miR⁃500a⁃5p/CXCL16axis promotes podocyte apoptosis in membranousnephropathy[J].Eur J Clin Invest,2021,51(3):e13414.[29] Mundel P,Shankland S J.Podocyte biology and response toinjury[J].J Am Soc Nephrol,2002,13(12):3005⁃3015.[30] Chawla M,Roy P,Basak S.Role of the NF⁃kappaB system incontext⁃specific tuning of the inflammatory gene response[J].Curr Opin Immunol,2021,68:21⁃27.[31] Kearns J D,Basak S,Werner S L,et al.Ikappa Bepsilonprovides negative feedback to control NF⁃kappaB oscillations,signaling dynamics,and 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J].J CellBiol,2006,173(5):659⁃664.[32] WANG L,ZHANG L,HOU Q,et al.Triptolide attenuatesproteinuria and podocyte apoptosis via inhibition of NF⁃kappaB/GADD45B[J].Sci Rep,2018,8(1):10843. [33] LIU B H,LU R,LI H,et al.Zhen⁃wu⁃tang amelioratesmembranous nephropathy rats through inhibiting NF⁃kappaBpathway and NLRP3inflammasome[J].Phytomedicine,2019,59:152913.[34] Manning B D,Toker A.AKT/PKB Signaling:Navigating theNetwork[J].Cell,2017,169(3):381⁃405.[35] Sorcie M.Crosstalk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J].Cells,2022,11(9):1479.[36] Das S,Shukla N,Singh S S,et al.Mechanism of interaction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cancer[J].Apoptosis,2021,26(9⁃10):512⁃533.[37] 贾世艳,仲启明,司瑞花,等.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复方蛇龙胶囊治疗膜性肾病大鼠潜在机制[J].陕西中医,2022,43(7):842⁃846.[38] YIN J Z,LIN J,YU J,et al.Tetrandrine may treat membranousglomerulopathy via 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 regulation:therapeutic mechanism validation using Heymann nephritis ratmodel[J].Bioengineered,2021,12(1):6499⁃6515. [39] WANG L,LIU H,WANG Y,et al.Sanqi Qushi GranuleAlleviates Proteinuria and Podocyte Damage in NS Rat:A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and in vivo Experimental Validation[J].Drug Des Devel Ther,2023,17:1847⁃1861. [40] WU J B,YE S F,LIANG C L,et al.Qi⁃Dan Fang amelioratesadriamycin⁃induced nephrotic syndrome rat model by enhancingrenal function and inhibiting podocyte injury[J].JEthnopharmacol,2014,151(3):1124⁃1132.[41] WANG X Z,YUAN L,DONG Y,et al.Amelioratedmembranous nephropathy activities of two ethanol extracts fromcorn silk and 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id active compounds by LC⁃MS(2)[J].Food Funct,2021,12(20):9669⁃9679. [42] 张欣欣,宋瑞婧,高飞,等.基于内质网应激GRP78/PERK/CHOP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5):102⁃109. [43] LU H,LUO Y,SU B,et al.Wenyang Lishui DecoctionAmeliorates Podocyte Injury in Membranous Nephropathy Rat andCell Models by Regulating p53and Bcl⁃2[J].Evid Based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0,2020:6813760.[44] SUN Y,LIU W Z,LIU T,et al.Signaling pathway of MAPK/ERK in cell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migration,senescenceand apoptosis[J].J Recept Signal Transduct Res,2015,35(6):600⁃604.[45] ZHENG R,DENG Y,CHEN Y,et al.Astragaloside IVattenuates complement membranous attack complex inducedpodocyte injury through the MAPK pathway[J].Phytother Res,2012,26(6):892⁃898.[46] 黄国顺.基于氧化应激介导MAPK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探讨茵陈对肾损伤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47] LI X,QI D,WANG M,et al.Salvianolic acid A attenuates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 through suPAR/uPAR⁃αvβ3signaling Inhibition[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1,279:114351.[48] Seo J,Kim M W,Bae K H,et al.The roles of ubiquitination inextrinsic cell death pathway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s[J].Biochem Pharmacol,2019,162:21⁃40. [49] WANG X,LIU X Q,JIANG L,et al.Paeoniflorin directly bindsto TNFR1to regulate podocyte necroptosis in diabetic kidneydisease[J].Front Pharmacol,2022,13:966645. [50] MIAO E A,Leaf I A,Treuting P M,et al.Caspase⁃1⁃inducedpyroptosis is an innate immune effector mechanism againstintracellular bacteria[J].Nat Immunol,2010,11(12):1136⁃1142.[51] WANG H,LV D,JIANG S,et plement inducespodocyte pyroptosis in membranous nephropathy by mediat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J].Cell Death Dis,2022,13(3):281.[52] LI X,ZENG L,CAO C,et al.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regulates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pyroptosis by modulated miR⁃23c targeting of ELAVL1in diabetic nephropathy[J].Exp CellRes,2017,350(2):327⁃335.[53] PENG X,YANG T,LIU G,et al.Piperine ameliorated lupusnephritis by targeting AMPK⁃mediated activation of NLRP3in⁃flammasome[J].Int Immunopharmacol,2018,65:448⁃457.[54] Haque S,Lan X,WEN H,et al.HIV Promotes NLRP3Inflammasome Complex Activation in Murine HIV⁃Associated Ne⁃phropathy[J].Am J Pathol,2016,186(2):347⁃358. [55] 吕道远,蒋松,王慧,等.Bay11⁃7082通过抑制足细胞焦亡减轻膜性肾病组织损伤[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2,31(3):201⁃209.[56] 刘华亭,郑博文,陈晨,等.基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探讨复方蛇龙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的作用[J].陕西中医,2023,44(6):709⁃716.[57] 龚一萌.原苏木素A对C5B⁃9介导下足细胞焦亡保护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20. [58] YANG W S,Sriramaratnam R,Welsch M E,et al.Regulation offerroptotic cancer cell death by GPX4[J].Cell,2014,156(1⁃2):317⁃331.[59] LI J,CAO F,YIN H L,et al.Ferroptosis:past,present andfuture[J].Cell Death Dis,2020,11(2):88. [60] WANG J,WANG Y,LIU Y,et al.Ferroptosis,a new target for。

原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原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糖 皮 质 激 素
多数文献认 为, 治疗 MP N 的首 选药物 为糖 皮质 激 素 G ( 以下简称激 素 ) 但 从治 疗反 应来 看 , 型疗效 好 于 Ⅲ型 , , I
Ⅱ型 疗 效 较 差 。
掌握剂 量 , 用抗 生素 防治 感染 和 水化碱 化 尿 液 , 免在 并 避 青春期 前和青 春期用药 。 2 2 环孢 索( s . C A) 环孢素 又称环孢 霉素或 环孢菌 素 , 其 突 出优点在 于选 择性 作用 于 T淋 巴细胞 , 并不 影响 骨髓 中
8l ( g・ ) ng k d 连服 3~ / 4个月 , 无效则停 药 ; N 若 若 s得到
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 胺 冲击 疗法 , 短期 内控制 ‘功 能恶 对 肾 化有效 , 其他诸 多 临床研 究也 证 明治疗 儿童 原发性 M G PN 激 素早 期使用的必要性 , 但激素治疗反应个体 差异性 大 , 治
浙 江临床 医学 2 1 0 0年 l 2月第 1 2卷第 1 2期

1 5・ 38

综 述

原 发 性 膜 增 生 性 肾 小 球 肾炎 的 中 西 医 治 疗 进 展
朱 勤 陈 洪宇
能抑 制体液 和细胞 免疫 反应 , 助 于延 长缓 解 期 、 少复 有 减 膜增生 性 肾小 球 肾炎 ( G 临床 上 常表 现 为 肾病 MP N)
白尿 无 变 化 。 23 霉酚酸酯 ( . MMF 商 品 名 骁 悉 ) MM , F能 阻 断 鸟 嘌 呤
试 用激素治疗 , 但一些 回顾 性研 究 提示 激素 对成人 M G PN
治 疗 效 果 并 不 令 人 满 意 。 B rs i egt n等 报 告 1 e 6例 I型 M G 早 期 使 用 甲 基 泼 尼 松 龙 冲 击 联 合 泼 尼 松 隔 日疗 法 P N,

陈志强教授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临床经验总结

陈志强教授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临床经验总结

陈志强教授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临床经验总结*李洁1,马赟2,朱晓婷1,张亚楠1,陈志强1,2(1.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20;2.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050017)摘要:陈志强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提出膜性肾病的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水互结”,治疗遵循健脾补肾、祛湿利水、化瘀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肾以助正气,宣通三焦以泄湿浊,化瘀通络以消瘀血,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附医案1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膜性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经验;陈志强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20)06-0685-04*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政府资助临床优秀课题(2016034829)。

作者简介:李洁(1994-),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通讯作者:陈志强,E-mail :***********************。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20.06.20膜性肾病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其中发病原因不明确者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在中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3.5%、肾病综合征的16.6%[1]。

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沉积物局限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殖和局部炎症反应。

临床上约80%的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2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非肾病范围蛋白尿,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2]。

膜性肾病自然病程预后差异较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缓解,然而仍有30%~40%的患者在5~15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3]。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肾病综合征患者单用激素治疗无效,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有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症状缓解后易复发。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膜性肾病是一种以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膜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指不明原因的肾小球基底膜肾炎,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基底膜肾炎。

诊断膜性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尿液分析以及肾脏生物检查等多个方面。

首先,患者在早期症状一般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下降、蛋白尿以及水肿等症状。

其次,尿液分析是膜性肾病的另一个重要诊断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具有较强的电荷特性,可有效阻止负电荷分子如蛋白质进入尿液中,因此,蛋白尿是膜性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来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

治疗针对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可分为非特异治疗和特异性治疗两大类。

非特异治疗:非特异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ACEI/ARB等药物的应用。

其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膜性肾病治疗的基础,其具体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以及肾小球基底膜沉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ACEI/ARB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发挥保护肾脏功能、减轻高血压的作用。

特异性治疗:随着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特异性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抗炎症治疗、细胞因子治疗以及新型免疫治疗等均可作为膜性肾病治疗的选择。

抗炎治疗主要包括山莨菪碱、丙磺舒等药物,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免疫介质的表达,缓解病情。

细胞因子治疗则是基于对不同细胞因子的研究得出的,如TGF-β、IL-2等,通过调节免疫过程中的细胞因子表达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新型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白介素受体拮抗剂等,目前已经成为膜性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总之,随着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有望为临床膜性肾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盘贝芬;康佳莉;郑容镡;支勇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7
【摘要】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病情迁延难愈。

传统医学认为,MN的主要病位在肾,与肺脾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多为脾肾亏虚、邪实内阻。

现代医学认为,MN的发病机制与足细胞损伤和抗原沉积有关,具体机制仍在探究。

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MN,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药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修复受损足细胞、延缓肾纤维化,进而延缓
MN进展,并减轻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引发的不良反应。

因此,未来仍应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MN的机制,以为MN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8页(P856-863)
【作者】盘贝芬;康佳莉;郑容镡;支勇
【作者单位】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天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通过增强自噬通路活性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2.基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3.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
研究进展4.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5.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研究概述

基于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研究概述

734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 2024,Vol.17,No.4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4335);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YL04);陕西省名中医雷根平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陕中医药函【2019】82号);陕西教科文卫系统雷根平创新工作室建设项目(陕教科文卫体工字[2020]41号)作者单位:712000 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马云娜(硕士研究生)㊁刘丽㊁罗星羽];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雷根平(博士研究生)㊁王婷㊁董盛]作者简介:马云娜(1996-),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㊂E⁃mail:1091416873@通信作者:雷根平(1966-),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㊂E⁃mail:leigenping2006@基于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研究概述马云娜 雷根平 刘丽 王婷 董盛 罗星羽【摘要】 膜性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存在许多争议㊂近年来,中药治疗膜性肾病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大量研究证实中药可以降低炎症反应㊁抗氧化应激㊁抑制足细胞凋亡㊁诱导足细胞自噬,其主要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 /protein kinase B,PI3K /Akt )㊁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protein,TGF⁃β1/Smad)㊁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㊁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Nrf2/HO⁃1)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㊁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胞浆型磷脂酶A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 /cytoplasmic phospholipase A2ERK /cPLA2)㊁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protein ofrapamycin,mTOR)㊁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κB,NF⁃κB)与足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来实现㊂本文通过总结中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研究,旨在为后续实验研究开拓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㊂【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药; 信号通路; 足细胞; 免疫反应; 机制研究; 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4.037Review on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based on signaling pathwayMA Yunna ,LEI Genping ,LIU Li ,WANG Ting ,DONG Sheng ,LUO Xingyu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712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EI Genping ,E⁃mail :leigenping2006@【Abstract 】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the main cause of end⁃stagerenal disease.In recent years,the 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by Chinese medicine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inflammation,resist oxidative stress,inhibit podocyte apoptosis and induce podocyte autophagy.It is mainl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rotein kinase B(PI3K /Akt),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protein (TGF⁃β1/Smad),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Nrf2/HO⁃1),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 (MAPK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cytoplasmic phospholipase A2(ERK /cPLA2),rapamycin target protein (mTOR),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NF⁃κB)and podocyte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735 apoptosis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 and other signal pathways to achieve.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ng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aiming to develop ideas for subsequent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membranous nephr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gnal path; foot cell; immune response; mechanism research; summarize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以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1]㊂近10年来,MN患病率逐年上升,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排名第二㊂调查显示,MN合并肾穿刺活检的比列由12.2%增至24.9%[2]㊂目前MN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约80%与肾脏本身病变有关,称之为原发性MN;约20%与其他继发性因素相关,称之为继发性MN㊂MN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自身免疫反应,其相关靶抗原㊁循环抗体㊁补体活化㊁环境污染及遗传易感基因等因素均参与了MN免疫应答[3]㊂由此可见,抑制肾脏病免疫反应对MN的治疗极具重要意义㊂中医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提出MN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 尿浊”㊁ 水肿”㊁ 虚劳”等范畴[7]㊂中医认为MN总属本虚标实,其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气滞㊁血瘀㊁湿热㊁痰凝为其标实,虚实夹杂共同导致MN进展[4]㊂中药在治疗MN上具有毒副作用小㊁多层次㊁多靶点㊁多通路等特点㊂MN 的发生与发展与多条信号通路的参与及异常激活有着密切的联系㊂本文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总结近年来中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MN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后续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科学证据㊂1 PI3K/Akt信号通路1.1 PI3K/Akt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3⁃kinase,PI3K)发现于1998年,由调节亚基p85和催化亚基p110组成,可传导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信号[5]㊂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为PI3K/ Akt信号通路传导的核心,为PI3K下游的主要信号传导物㊂当激活PI3K时,可使其下游信号传导物Akt发生磷酸化,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膜,并可依次调节下游各种靶点蛋白,包括mTOR㊁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β)㊁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cl⁃xL/Bcl⁃2a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等[6⁃7],从而介导细胞增殖㊁自噬和凋亡等㊂研究发现,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保护肾脏,抑制肾脏免疫炎症反应,其主要从足细胞自噬㊁足细胞凋亡㊁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8⁃10]㊂由此可见,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在M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1.2 中药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粉防己碱是从中药防己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㊂研究表明粉防己碱除了抗肿瘤㊁抗过敏㊁抗心律失常作用外,还有抗炎㊁抗氧化㊁抗纤维化等作用[11]㊂Yin等[12]通过建立Heymann肾炎大鼠模型实验,发现粉防己碱通过抑制PI3K/Akt 通路显著降低大鼠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足细胞裂隙隔膜分子(Nephrin)和膜蛋(Podocin)的表达,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及足细胞凋亡,进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㊂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㊂现代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降血糖㊁抗肿瘤㊁抗炎㊁抗氧化应激等多种作用[13]㊂Di等[14]的实验证明姜黄素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减轻足细胞损失,其可能与增加Bcl⁃2相互作用蛋白(Bcl⁃2interacting coiled⁃coil protein1,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型(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light chain 3⁃Ⅱ/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light chain3⁃I, LC3II/LC3I)自噬小体活性标志物有关,此外也可通过升高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㊁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改善肾脏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缓解MN的进展㊂丹酚酸B是从中药丹参中分离得到的重要水溶性活性成分㊂相关研究证实丹酚酸B具有抗肿瘤㊁抗炎㊁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药理作736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用[15]㊂Chen J等[16]实验研究发现,丹酚酸B可通过上调肾脏中miR⁃145⁃5p表达,增加自噬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I light chain3B,LC3B)的表达,诱导自噬,从而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炎症反应与系膜细胞的增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㊂白芍总苷是中药白芍提取的一组糖苷类物质㊂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抗炎㊁抗氧化㊁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17]㊂林劲等[18]实验发现白芍总苷干预MN大鼠,可增加足细胞骨架蛋白Synaptopodin表达并减少间充质细胞标志蛋白结蛋白(Desmin)表达,维持足细胞结构的完整,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上调Beclin1㊁LC3⁃Ⅱ蛋白表达,激活自噬有关㊂中药复方加味升降散在治疗MN方面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的实验研究证实加味升降散可抑制足细胞的凋亡,修复受损的足细胞,从而保护肾脏[19]㊂高飞等[20]实验发现加味升降散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LC3㊁Beclin1自噬蛋白水平,激活肾脏自噬,从而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MN的进展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粉防己碱㊁姜黄素㊁丹酚酸B㊁白芍总苷㊁加味升降散治疗MN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肾组织相关细胞因子㊁足细胞相关蛋白㊁肾脏相关蛋白酶的表达,从而抑制肾脏免疫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足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自噬,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2 TGF⁃β1/Smad信号通路2.1 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TGF⁃β1为强致纤维化因子,与肾纤维化密切相关[21]㊂TGF⁃β1信号通路是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涉及的主要细胞信号通路之一,其可直接激活Smad信号传导,其下游重要信号传导分子有Smad2㊁Smad3㊁Smad4和Smad7[22]㊂研究发现磷酸化的Smad2和Smad3能上调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造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促进组织纤维化[23⁃24]㊂由此可见,此通路的激活与肾脏纤维化有着密切关系,参与MN的发展㊂2.2 中药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扶正祛风方在保护MN足细胞取得满意疗效,相关实验证实其保护MN大鼠足细胞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大鼠足细胞上相关蛋白表达来实现[25]㊂此外该方也可改善MN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从而延缓MN进展[26]㊂郭晓媛等[27]使用扶正祛风方干预MN大鼠,实验发现其可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下调Desmin蛋白表达,抑制EMT分子机制,减少足细胞凋亡率,抑制肾脏纤维化,从而延缓MN 进展㊂芪龙通肾方对于降低MN大鼠蛋白尿疗效显著,前期研究证实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减少足细胞损伤,改善肾脏病理损伤,从而保护肾脏[28⁃29]㊂李毅等[30]使用C⁃BSA 诱导的MN大鼠实验,发现芪龙通肾方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减少血清中TGF⁃β1的含量,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肾脏纤维化,从而保护MN大鼠足细胞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扶正祛风方㊁芪龙通肾方治疗MN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 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足细胞EMT,抑制肾脏纤维化,从而保护MN大鼠足细胞㊂3 NOX4信号通路3.1 NOX4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NOX家族为催化氧生成活性氧类的关键酶,包括Nox1~Nox5和功能氧化酶1㊁双功能氧化酶2七名成员㊂Nox4是Nox家族用于生产过氧化氢的唯一亚型,广泛存在于各类型细胞中,其中肾脏表达最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31]㊂正常生理状态下,活性氧(active oxygen,ROS)在Nox4中生成持低水平,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激活NOX4通路,而产生大量ROS㊂研究表明肾脏产生过量ROS会损伤足细胞,使肾脏发生氧化应激损伤[32]㊂由此可见,抑制Nox4信号通路对MN肾脏具有保护作用㊂3.2 中药基于NOX4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三焦祛湿方在保护MN肾组织方面有较好疗效,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对M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主要是与上调足细胞α⁃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㊁足糖萼蛋白(Podocalyxin)㊁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synaptopodin蛋白有关[33⁃34]㊂赵亚云等[35]使用60只C⁃BSA诱导的MN小鼠实验,研究发现三焦祛湿方可通过抑制NOX4信号通路,减少NOX4表达,下调p38磷酸化水平与ROS表达水平,抑制肾组织氧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737化应激,进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㊂李绍慧等[36]使用加味升降散干预MN大鼠,实验发现其可通过抑制NOX4信号通路,显著升高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related x protein,Bcl⁃2/Bax)水平,促进podocin㊁synaptopodin,podocalyxin㊁nephrin 足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足细胞凋亡,延缓MN进展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三焦祛湿方㊁加味升降散治疗MN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OX4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蛋白,促进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4 Nrf2/HO⁃1信号通路4.1 Nrf2/HO⁃1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Nrf2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核转录因子,HO⁃1为其下游的主要信号蛋白㊂正常情况下,HO⁃1蛋白活性较低,当组织受缺血缺氧刺激时,HO⁃1可通过Nrf2调控,表达上调,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37]㊂研究表明此通路的激活具有抗炎㊁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38],与M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㊂4.2 中药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三芪口服液对于肾脏的保护取得了满意疗效,有实验证实其可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自噬,从而保护肾脏[39]㊂Wang等[40]实验研究发现,三芪口服液干预MN大鼠,可上调裂解凋亡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增加Bax/Bcl⁃2比值,促进其足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抑制足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㊂赵亚云等[41]使用三焦祛湿方干预MN小鼠,实验发现其可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显著上调HO⁃1㊁NQO1㊁Nrf2蛋白表达,降低ROS水平,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肾脏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三芪口服㊁三焦祛湿方治疗MN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足细胞蛋白,相关氧化应激蛋白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足细胞凋亡率,达到治疗MN 的目的㊂5 MAPK信号通路5.1 MAPK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介导细胞反应的蛋白激酶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多种生理过程,具有促进细胞生长㊁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等作用[42]㊂MAPK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 terminal kinase,JNK)㊁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㊁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及ERK5这4条信号通路,其中主要通过JNK与p38MAPK信号通路干预MN发展,涉及细胞增殖㊁细胞凋亡㊁炎症㊁应激等多种生理活动[43⁃44]㊂由此可见,该通路在调控MN发病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5.2 中药基于MAPK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车前子与牛膝中所含有效化学成分槲皮素具有抗炎㊁抗氧化应激㊁免疫调节等作用[45⁃46]㊂赵宏等[47]通过网路药理学研究发现,车前子与牛膝配伍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影响TNF㊁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㊁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从而达到治疗MN的作用㊂复方蛇龙胶囊在肾病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微循环,减轻肾脏间质病变,延缓肾小球硬化等[48]㊂司瑞花等[49]实验研究发现,复方蛇龙胶囊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降低TNF⁃α㊁IL⁃6㊁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肾脏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车前子与牛膝㊁复方蛇龙胶囊治疗M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减少肾脏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肾脏,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6 ERK/cPLA2信号通路6.1 ERK/cPLA2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一类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的超脂酶家族,其可水解磷脂sn⁃22位酯释放出溶血磷脂和游离脂肪酸[50]㊂其中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是其主要的亚型,当激活cPLA2时,通过释放游离的花生四烯酸,产生前列腺素和血栓素,致使膜攻击复合物(C5b⁃9)发挥作用,在MN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1]㊂同时C5b⁃9可反式激活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从而导致其ER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细胞质靶蛋白磷酸738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化,而其中cPLA2是其主要靶点之一,因此激活ERK信号通路也可导致cPLA2激活[52]㊂由此可见,此通路在MN病理发展中极具重要意义㊂6.2 中药基于ERK/cPLA2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川芎嗪为中药川芎有效成分之一,是天然的四甲基吡嗪㊂现代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抗炎症㊁抗氧化㊁抗凋亡和调节血液循环等作用[53]㊂李莉等[54]实验研究发现川芎嗪通过抑制ERK/cPLA2信号通路,减少IL⁃1β㊁IL⁃6㊁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并可降低Bax蛋白水平,增加Bcl⁃2蛋白水平,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进而实现保护肾脏的作用㊂膜肾方前期治疗MN未有相关机制研究,但其主要的中药黄芪与汉防己在保护肾脏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调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55⁃56]㊂丁秀等[57]实验研究发现,膜肾方通过抑制ERK/cPLA2信号通路,下调p⁃cPLA2㊁p⁃ERK1/2蛋白表达,减轻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延缓MN进展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川芎嗪㊁膜肾方治疗M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ERK/cPLA2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㊁足细胞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减轻肾脏炎症反应㊁足细胞损伤及肾脏病理损伤,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7 mTOR信号通路7.1 mTOR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mTOR是一种属于大分子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信号通路受上游多种信号通路调控,包括生长因子信号通路㊁某些种类氨基酸和能量变化影响通路等[58]㊂mTOR是三磷酸腺苷(ATP)与氨基酸二者的感受器,是抑制细胞自噬的关键分子㊂该信号通路的激活会抑制足细胞自噬,与MN 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㊂7.2 中药基于mTOR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参芪颗粒在治疗肾脏病方面的机制目前研究较少,有相关研究证实了其可改善大鼠肾组织病变,保护肾脏[59]㊂Wei L等[60]实验证实参芪颗粒可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mTOR/ULK1磷酸化水平,上调α⁃actinin⁃4和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增加LC3㊁Beclin1自噬蛋白表达,影响细胞自噬,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㊂降脂通络软胶囊广泛用于肾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该药具有调脂㊁抗肿瘤㊁抗炎㊁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㊂郝文霞等[61]使用降脂通络软胶囊干预MN,实验发现其可抑制mTOR信号通路,提高LC3㊁Beclin⁃1自噬蛋白水平,增加肾脏自噬细胞活性,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从而保护肾脏㊂益肾通络方对于MN大鼠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前期研究证实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足细胞分化过程来实现,同时延缓MN大鼠肾脏纤维化,从而保护肾脏[62]㊂张欣欣等[63]使用C⁃BSA诱导MN大鼠实验,发现益肾通络方可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上调Beclin⁃1㊁LC3Ⅱ蛋白表达,下调p62蛋白表达,影响自噬,改善肾脏病理损伤,缓解其症状及并发症,达到其治疗目的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参芪颗粒㊁降脂通络软胶囊㊁益肾通络方治疗M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自噬蛋白表达,影响自噬,减轻肾脏病理损伤,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8 NF⁃κB信号通路8.1 NF⁃κB信号通路与MN的关系核转录因子κB(nad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NF⁃κB)由5种成员组成,分别为:RelA(p65)㊁RelB㊁c⁃Rel㊁NF⁃κB1(p50)和NF⁃κB2(p52),其中p50/p65异二聚体为NF⁃κB的最主要形式㊂正常情况下, NF⁃κB与IκB相互作用,固定于细胞质,处于非活性状态㊂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NF⁃κB与IκB因其磷酸化的IκB作用而分离并转移到细胞核内,从而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加速肾脏疾病炎症反应进程[64⁃65]㊂许多研究表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对MN肾脏具有保护作用㊂8.2 中药基于NF⁃κB信号通路治疗MN的机制雷公藤甲素是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㊁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66]㊂Wan Q等[67]使用PM2.5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实验,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显著增加SOD水平,并降低MDA㊁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㊁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降低足细胞凋亡率,改善足细胞损伤,起到治疗MN的作用㊂芪地固肾方临床治疗MN效果显著,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其疗效,对MN大鼠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739其可调控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表达,延缓MN进展[68]㊂高海娟[69]使用芪地固肾方治疗MN大鼠,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芪地固肾方可降低NF⁃κB p65㊁TNF⁃α和IL⁃1β的表达,抑制IκBα的降解,减轻肾脏炎症反应,从而减轻MN大鼠的肾脏损伤㊂冯喆[70]实验也证明,芪地固肾方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显著下调p⁃NF⁃κB⁃p65㊁p⁃IκBα㊁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related dot⁃like protein ASC, ASC)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ucleotide⁃bound oligomerized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蛋白表达,改善肾脏免疫炎性反应,从而降低肾损伤,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芪苓通络方临床治疗MN疗效确切,前期研究治疗MN机制尚不明确㊂邵建彬等[71]实验研究其治疗MN作用机制,发现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Toll样受体4(Toll⁃receptors⁃κB4,TLR4)㊁NF⁃κB蛋白表达,并减少血清中IL⁃1β㊁IL⁃6炎症介质释放,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肾损伤,从而保护肾脏㊂此外Tian R等[64]对MN大鼠使用三芪口服液进行干预,发现其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显著降低补体C3和IgG沉积,增加Podocin和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恢复足细胞损伤,以此治疗MN㊂高飞等[72]使用加味升降散也进行类似研究,实验发现其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血清中IL⁃1β㊁IL⁃6和TNF⁃α炎症介质含量,下调MCP⁃1㊁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㊁α⁃平滑肌蛋白(α⁃smooth muscle protein,α⁃SMA)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m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㊁TGF⁃β1等表达,改善肾组织炎症反应,抑制肾脏纤维化,进而减轻MN大鼠肾损伤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㊁芪地固肾方㊁芪苓通络方㊁三芪口服液㊁加味升降散治疗M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细胞因子㊁足细胞标志蛋白及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减轻肾脏免疫炎症反应,降低足细胞凋亡率,抑制肾脏纤维化,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9 其他与足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此外,也有其他信号通路参与MN调控,包括Notch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叉头转录因子O3(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y factor2associated enzyme1/forked transcription factor O3,SIRT1/FoxO3)㊁微小RNA⁃29a/鼠双微体2基因(microRNA⁃29a/murine double minute2,miR⁃29a/ MDM2)㊁葡萄糖调节蛋白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glucose⁃regulating protein78/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GRP78/PERK/ CHOP)㊁微小RNA⁃514a⁃5p/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microRNA⁃514⁃5p/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15,miR⁃514a⁃5p/TNFSF15)信号通路,其信号通络的异常激活在MN足细胞的凋亡与存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加味升降散㊁降脂通络软胶囊可抑制足细胞凋亡,减轻肾损伤,延缓MN进展㊂高飞[73]等实验研究证实加味升降散可调控Notch信号通路上调Bcl⁃2蛋白,下调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1,Hes1)㊁Bax蛋白,促进足细胞Synaptopodin㊁Podocalyxin㊁Nephrin㊁Podocin等标志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减少足细胞凋亡的目的㊂另赵方等[74]实验研究发现降脂通络软胶囊可调控SIRT1/FoxO3通路,上调大鼠肾组织中SIRT1表达,下调FoxO3表达,增加其Bcl⁃2/Bax表达,从而起到抑制足细胞凋亡的作用㊂益肾通络方对MN疗效显著,其可抑制肾脏足细胞凋亡,维持其结构完整性,从而保护肾脏㊂毛竞宇等[75⁃76]通过抑制miR⁃29a/MDM2与miR⁃514a⁃5p/TNFSF15信号通路分别调控Bax㊁Bcl⁃2㊁Caspase⁃3㊁BAD㊁Bcl⁃XL以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足细胞凋亡,延缓MN进展㊂张欣欣等[77]也使用其进行类似实验,证实其可上调Nephrin㊁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下调Casepase⁃3蛋白表达,抑制足细胞凋亡,其主要通过调控GRP78/PERK/ CHOP信号通路来实现㊂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加味升降散㊁降脂通络软胶囊㊁益肾通络方治疗MN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相关凋亡信号通路,调控相关靶蛋白,促进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从而达到治疗MN的目的㊂10 小结与展望随着中医对MN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根据MN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为 水肿”㊁ 尿浊”㊁ 虚劳”等范畴㊂MN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740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月第17卷第4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pril2024,Vol.17,No.4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㊂研究发现环境因素㊁细胞因子㊁相关蛋白及基因等都会引起肾脏的损伤㊂中医治疗MN的中药及复方等有效成分多为补益药㊁通利药㊁活血药㊁固涩药,有健脾益肾,利水活血等功效,其可改善肾脏循环代谢,抑制或激活信号通路从细胞凋亡㊁细胞自噬㊁炎症反应㊁氧化应激等方面保护肾脏㊂中药可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通路治疗MN,如PI3K/Akt㊁TGF⁃β1/Smad㊁NOX4㊁Nrf2/HO⁃1㊁MAPK㊁ERK/cPLA2㊁mTOR㊁NF⁃κB等㊂通过对其信号通路的研究,使临床医师对中药治疗MN有更深入的认识㊂中药治疗MN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㊂其一,中药及复方在治疗MN上不只调控一条信号通路,同时一条信号通路也受多味中药的调控㊂此外不同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串扰关系,但相关研究较少㊂其二,因地理及患者体质因素,中药配伍种类繁多,不利于探讨其作用机制,本文有许多院内制剂,还缺少大范围的临床推广数据,其方剂疗效还有待观察㊂其三,中药及复方服用禁忌㊁安全性等尚不完善,仍需大量对照实验,提高药物的安全性㊂总之,中药在治疗MN上有很大潜力,期待更多有价值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为MN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㊂参考文献[1] WANG Y W,WANG X H,WANG H X,et al.Successful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diopathic membranousnephropathy with low⁃dose Rituximab: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World J Clin Cases,2023,11(3):566⁃575. [2] XU X,WANG G B,CHEN N,et al.Long⁃term exposure to airpollution and increased risk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n China[J].JASN,2016,27(12).[3] MENG R H,YAN L Z,JUN Z Y,et al.Membranousnephropathy: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J].Int Immunopharmacol,2023,120:110317. [4] 刘宝利,钟逸斐,刘伟敬,等.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探讨膜性肾病[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6):185⁃190.[5] 于力,葛林.肾小球足细胞自噬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6):501⁃503. [6] LIU S Q,ZHANG M L,ZHANG H J,et al.Matrine promotesoligodendrocyte development in CNS autoimmunity through the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J].Life Sci,2017,180(1):36⁃41.[7] ZHANG Z,ZENG Y Z,ZHU X,et al.ApoM⁃S1P modulatesOx⁃LDL⁃induced inflammation through the PI3K/Akt signalingpathway in HUVECs[J].Inflammation,2019,42(2):606⁃617.[8] 师朗,张雅飞,方旭,等.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抑制足细胞凋亡[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0,29(4):339⁃345.[9] CHAO H,LONG L,DING P,et plement inhibitorCRIg/FH ameliorates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viaactivation of PI3K/AKT signaling[J].J Immunol,2018,201(12):3717⁃3730.[10] ZHANG G,WANG Q,ZHOU Q,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tempol on acute kidney injury through PI3K/Akt/Nrf2signalingpathway[J].Kidney Blood Press R,2016,41(2):129⁃138.[11] 孔晓旭,左红艳,李杨.粉防己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20,47(7):496⁃501. [12] YIN J,LIN J,YU J,et al.Tetrandrine may treat membranousglomerulopathy via 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 regulation:therapeutic mechanism validation using Heymann nephritis ratmodel[J].Bioengineered.2021,12(1):6499⁃6515. [13] 韩晓瑜,李嘉斌,丁杰英,等.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自噬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成药,2021,43(6):1598⁃1602.[14] DI T Q,JIN J,HU X,et al.Curcumin improves the renalautophagy in rat experiment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 viaregulating the PI3K/AKT/mTOR and Nrf2/HO⁃1signalingpathways[J].Biomed Res Int,2020,2020:7069052. [15] 高昕乐,陈阳,罗婷,等.丹酚酸B抑制碘普罗胺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J].中草药,2019,50(10):2398⁃2404.[16] CHEN J,HU Q,LUO Y,et al.Salvianolic acid B attenuatesmembranous nephropathy by activating renal autophagy viamicroRNA⁃145⁃5p/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 pathway[J].Bioengineered.2022,13(5):13956⁃13969. [17] ZHANG L L,WEI W.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gulatoryeffects of paeoniflorin and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J].Pharmacol Ther,2020,207(C):107452.[18] 林劲,欧阳辉,梁春玲,等.白芍总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自噬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30(9):1025⁃1031.[19] 杜昕,袁国栋,刘明,等.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线粒体活性氧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2):97⁃103.[20] 高飞,王泽泽,杨冰,等.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0):25⁃31.[21] LI Y,LI L,ZENG O,et al.H2S improves renal fibrosis in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by ameliorating TGF⁃β1expression[J].Ren Fail,2017,39(1):265⁃272.[22] 杨萍芬,牛艳芬.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组织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46(10):738⁃744.[23] LI R,GUO Y,ZHANG Y,et al.Salidroside ameliorates renalinterstitial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LR4/NF⁃κB and MAPKsignaling pathways[J].Int J Mol Sci,2019,20(5):1103.[24] Meng X M,Nikolic⁃Paterson D J,Lan H Y.TGF⁃β:The master。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萸、金樱 子、地 龙、僵 蚕、蝉 蜕 等 )治 疗,临 证 中 以 脘 腹胀满,大便黏滞,小便黄,脉滑数等湿热之象为主 要表现者,酌 加 半 边 莲、半 枝 莲 以 清 热 湿。 张 大 宁[18]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 为主,标实 以 血 瘀 风 扰 为 要,治 疗 以 益 肾 活 血 为 大 法,以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 仁、红花)作为基础方,体虚易外感者加防风、白术; 湿重者重用 茯 苓、麸 炒 白 术;肾 虚 见 腰 痛 者 加 桑 寄 生、续断、杜仲;阴虚明显者加山茱萸、金樱子、五味 子;水肿者加猪苓、冬瓜皮、泽泻;水饮犯肺,咳嗽者 加杏仁、桑 白 皮;阳 虚 明 显 者 加 菟 丝 子、补 骨 脂、覆 盆子。
2 辨证论治
膜性肾 病 的 中 医 证 候 以 本 虚 标 实 证 为 主。 叶 传蕙[11]认为膜性肾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 调摄失养 所 致,病 位 在 脾、肾,病 机 主 要 是 脾 肾 气 虚,加之外 邪 侵 袭,结 合 其 临 床 经 验 将 本 病 分 为 外 邪犯肺、湿 热 蕴 结、脾 肾 两 虚、阴 虚 火 旺、气 阴 两 虚 五大证型,分别选用叶氏疏散解表方、叶氏消白 I号 方、叶氏消白Ⅱ号方、叶氏消白Ⅲ号方、叶氏消白Ⅳ 号方加减治 疗。 吕 宏 生 [12]认 为 膜 性 肾 病 的 病 机 主 要表现为本 虚 标 实,本 虚 以 脾 肾 两 虚 为 主,标 实 则 多见水湿、湿 热 和 瘀 血,并 在 其 长 期 的 临 床 实 践 中 总结出脾 肾 气 虚 和 脾 肾 阳 虚 两 大 证 型,常 用 真 武 汤、干姜附子汤加减。李颖霞[7]将膜性肾病分为早 期、中期、后期、缓解期四期,早期以肺脾两虚为主, 选方防己黄 芪 汤 加 减;中 期 以 脾 肾 气 虚 为 主,选 方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多元回归,预后因素主要有
—男性 —60岁 —Scr>1.5mg/dL(133mol/L) —间质损害>20%
Kidney Int 2004;65:1பைடு நூலகம்00
影响IMN预后的危险因素
经典危险因素 •男性 •高龄 •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血管病变、间质纤维化
新的危险因素
•尿中IgG/1-MG •足细胞病变 •电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特征
预后良好者,不推荐用免疫抑制剂
•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
—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对症支持 —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左右
•需长期随访
—监测肾功能、蛋白尿 —定期评估危险性
高危病人应尽早使用免疫抑制剂
• 对于长期大量蛋白尿、持续不缓解、尤其对其中 有较大可能发展为ESRD的高危病人,应该尽早 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对63例MN随访34个月,肾脏存活率为95.2%
TANG S.Q J Med1999 宦红娣.临床内科杂志,2001 徐耀文.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
IMN的治疗现状
•大多数患者接受降压、降蛋白等对症治疗 •对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争议大 •应用ACEI或ARB可以降低蛋白尿,但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 的远期预后是否有益尚不明确 多数学者主张根据预后危险因素与有选择的加以治疗
且病理分期越高,病程越长
IMN的特点
• 病情进展相对缓慢 • 预后差别大,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
缓解两种倾向 • 是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类型 • 药物治疗时间长,敏感度不一,副作用多
东西方人群MN预后的差异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膜性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1. 引言1.1 膜性肾病概述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征是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膜性肾病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病综合征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诊断膜性肾病主要依靠肾活检并观察电镜下的肾小球表现。

治疗膜性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免疫抑制治疗等。

近年来,针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有新的进展,如靶向免疫治疗、荷尔蒙治疗等。

膜性肾病的治疗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上病变主要发生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的基底膜上,导致膜性增生和局部炎症反应。

这种疾病不仅令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而且可能最终导致慢性肾脏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因此,对膜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持续深入,关于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通过了解膜性肾病的病因和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因此,深入研究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探讨和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不仅可以促进膜性肾病治疗的进步,还可以为今后更多类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推动膜性肾病领域的发展。

2. 正文2.1 膜性肾病的病因与分类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的膜性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膜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进展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进展

有较大的不 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不 仅减轻 了西药不 良反 因 、 病机 、 发病部位 、 疾病 性质 、 邪 正双方 力量 对 比等方面 状况
也体现 了中西 医结合 治疗 的特点 与优 势 , 大大提 高 临 应, 而且改 善了症状 , 提 高 了疗 效 。本文 就近年 来 中西医结 的概 括 ;
加制首乌 、 桑椹子等药。罗勤 记 载吴康衡 教授在西 医基 础治
疗 的基础上加服金水宝胶囊 , 并药用三棱 1 2 g , 莪术 1 2 g , 白芥 子 1 2 g , 瓦楞子 1 2 g , 椒 目1 5 g , 仙鹤草 1 5 g , 泽泻 1 5 g , 黄药子 1 2 g 为 主治疗难 治性膜性 肾病 的经验。 宏 观辨证 与微观 辨证 相结 合 、 祛邪与扶正相结合 ” 的治疗思 路 ,
斌②
( 1 ) 外邪犯肺 ; ( 2 ) 湿热蕴结 ; ( 3 ) 脾肾两虚 , 水湿瘀 阻; ( 4 ) 阴虚
膜( G B M) 上皮细胞 下免 疫复 合物 沉积 伴 G B M 弥漫 增厚 为特 火 旺 ; ( 5 ) 气阴两虚 , 湿热 瘀阻 五型 。曹 恩泽 则将 膜性 肾病 征… , 是成年 肾病综合征 的常见病 因之一 , 其 占成 年人原 发性 分为 : ( 1 ) 脾气虚弱 、 瘀水互结 证 ; ( 2 ) 脾 肾亏虚 、 湿 瘀 阻络 证两
表 明益气 并认为虚 、 湿、 瘀、 热 四大 病机 常贯穿 于膜 性 肾病 之始 终 , 并 将 化湿法治疗膜性 肾病取 得一定 成就 。临床研究 ’

8第 1 6卷第 9期
C J I T WN,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5 Vo 1 . 1 6. No . 9

膜性肾病二期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二期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二期治疗方案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二期是膜性肾病的一种进展阶段。

针对膜性肾病二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能够有效地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膜性肾病二期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一:草药治疗草药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膜性肾病二期的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以下几种草药可作为治疗膜性肾病二期的方案之一:1.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肾小球的微循环,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2. 桑枝:桑枝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3. 狗脊:狗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它可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废物的堆积。

治疗方案二:膳食调理膳食调理也是膜性肾病二期的治疗方案之一,以下是几点膳食调理的建议:1. 限制蛋白摄入:膜性肾病二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对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减弱。

适量限制蛋白摄入,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病情进展。

2. 控制钠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肾脏的负担。

适量限制钠摄入,有助于控制水分潴留。

3. 补充维生素: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帮助肾脏修复。

治疗方案三:药物治疗除了草药和膳食调理外,药物治疗也是膜性肾病二期的重要方案之一。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膜性肾病二期的药物之一。

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

2.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免疫抑制剂可以被考虑。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肾脏,减少蛋白尿。

3. 降压药物:膜性肾病二期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适当的降压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减轻肾脏的负担。

治疗方案四: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对于膜性肾病二期的患者也是有益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增强肾脏的代谢功能。

总结:针对膜性肾病二期的治疗方案有草药治疗、膳食调理、药物治疗和适量运动等多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1『Pactricia A.Extended- Spectum B —lactamases in the 2 1 st
century characterization,epidem iology,and detection of this impor—
tant resistance thcatl J i.Clin Microbiol Rev,200l,14(4):933. I 2『Bush K,Jacoby GA.MedeimsAA Af lmctional classification,
中 图分 类 号 :R277.5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0979(2014)04—0120—02
膜性 肾病 (m embranousnephropathy,MN )是一个病理诊 断 名词 ,包括临床和病理表现相 似的疾病 。MN特征性 的病理改 变为 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 合物的沉积致基底膜 的弥 漫性 增厚 , 可形 成 “钉 突 ”,临床 上 主 要 表 现 为 大 量 蛋 白 尿 。MN是 肾 病 综 合征 (NS)常 见 的病 理 类 型之 一,约 占我 国 原 发性 Ns的 20% 。MN病 因可分为特 发性 (idiopathy MN )和继 发性膜 性 肾病 (seeondaryMN)两大类。特发性系指无明确病 因 ,而继 发性系指有 明确 的系统 性疾病 ,累及 肾脏 、病 理改变 为 MN 的 肾小球疾病 。在 MN中原发性 者约 占 2/3,继 发性约 占 1/3。 儿童和 中老年 (>60岁 )随着年龄增加继发性 MN的比例增加 。 特发性膜性肾病 的治疗 主要包括对 症治疗 和对 因治疗。对症 治疗主要包括利尿 、降脂 、抗凝 、降压 和 ACEI或 ARB降低蛋 白 尿等。对因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 素 、MMF、环孢 素 A、硫唑嘌 呤 、环磷酰胺 和雷公藤多甙等免疫抑制治疗 。本病病情 缠绵难 愈 ,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毒 副反应 较多。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不仅减轻 了西药不 良反应 ,而且改 善了症状 ,提高 了疗 效。本文 电子检索 1992-2012年研究文献 ,对膜性 肾病的 中医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现综述 如下 : 1 中医 病 因 病 机 认 识
综上所述 ,PA耐药机制是复杂的 ,通 常是多种机 制综合作 用产生多重耐药性。PA的耐药 已成 为医院感染和病人 反复感 染 、迁延不愈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为 更好地 控制 PA耐药性 的产 生 ,应针对 PA耐药机制 ,积极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抗 PA药物 ; 此外 ,临床工作者应依据药敏试 验 ,针对性选择抗 生素 ,并 在治 疗中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减少耐药 菌株的 产生。因此 ,合理 使 用抗 生素 ,无疑对预防 PA耐药性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gents Chemother.1986,30:645.
I 7 Watanabe M,Lyobe S,Inoue M,et al 1 Transfetable imipenem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reuginoxsa l J 1.Antimicrob Agents Che—
m other.1991.35:147.
[8]Gootz T D著.陈庆平 ,张宇译.细菌耐 B一内酰胺抗 生素的 主要 因素 [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 ,1988,9:25.
膜 性 肾病 的 中医治 疗进 展
万 荣君 李 月红
摘 要 :膜性 肾病是 肾病综合征 常见 的病理类型之 一,病情缠绵难愈 ,使 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 药物治疗毒副反应较 多。中西 医
itin,cefamandole and eefuroxim 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Serratia mareeseens[J].Infection,1983,11:31.
[5]朱卫民.B一内酰胺 酶分子 生物 学研 究进展 [J].国外 医学
中药对膜性 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栓塞 、低蛋 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具有 防治作用 结 果表 明中西医治疗膜性 肾病 ,不仅减 轻 了西
药 的 不 良反应 ,而 且 改 善 了临床 症状 ,提 高 了治 疗效 果 ,显 示 出很 好 的 前景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关键 词 :膜 性 肾病 ;中医 治疗
120
内蒙 古 中医药
外排泵是细菌用以排出其不需物 质的一种膜蛋 白 ,普遍存 在于敏感菌和耐药菌。当细菌发生变 异后 ,泵蛋 白的阻遏基 因 不再表达 。目前 ,在铜绿 假单胞菌 中至少发现 MexAB—OprM、
MexCD — OprJ、MexEF —OprN 、MexXY — OprM 、MexJK — OprM 、
抗 生 生素 分 册 ,2001,22(2):57.

【6 f Cuchural GJ J r,Malamy MH,Tally F P.B—lactamasesmediat— ed imipenem resistance in Bacteroides fragilis l J I.Antimicrob A—
结 合 治 疗 ,不仅 减 轻 了西 药的 不 良反应 ,而 且 改善 了 临床 症 状 ,提 高 了治 疗 效 果 。 电子 检 索 1992- 2012年 研 究 文 献 ,对 膜 性 肾 病 的
中 医治 疗 进展 进行 总 结 。 文献 归纳 显 示 运 用 激 素 联 合 免 疫 抑 制 剂 治 疗 ,同 时辨 征 运 用 中 药 ,可 以加 强 疗 效 及 减 少激 素 的 副 作 用
schhem e for B —lactam as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olecular strue—
ture J J I.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edeirexs AA.More extended—spectrum beta— lactamases『J j.Antimierob Agents Chemother,l991,35:1697. I 4『Knothe H.Shah P.Tranderable resistance To cefotaxime,eefox—
MexHI—OpmD、MexVW、OprM 、MexMN —OprM 和 MexPQ — OpmE等 9种主动外排 系统。3种蛋 白 (MexA、MexB、OprM)形 成一种横贯 内、外 膜 的通 道。开 口于外 膜 ,使 靶物 质直接 从细 胞质泵至细胞外 环境。如果该 泵表达增 多 ,使 药物 排 出增 多 , 菌体 内药物难 以达 到有效 浓度 ,细菌就 会产生 耐药 。nA/B基 因突变使 MexAB—OprM外 排系统 上调 ,从 而诱导 多数 B一内 酰胺类 (包括美罗培南 ,但不包括亚胺 培南 )、喹诺酮类 、氯霉素 类和 甲氧苄氨嘧啶发生 交叉 耐药 。C编码 MexEF—OprN外排 系统 ,其过度表达导 致喹诺 酮类 、四环素类 、氯 霉素类 、甲氧苄 氨嘧啶和碳青霉烯类药物 的耐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