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理论实质 (二)社会作用 (三)后殖民主义的局限
(一)理论实质
⒈后殖民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种实践和扩展。 ⒉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发生和兴起于西方社会,同时又不无 东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思潮 。
(二)社会作用
⒈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 ⒉有助于东方世界对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她认为:从属阶层的发言是没有听众的。“说话”是“发言者”与 “听众”之间的交流,而从属阶层的发言,是没有进入对话和交 流的“说话”。在本土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表征体系中,“从属 阶层”是不能“说话”的。 从属阶层并不是对被压迫阶级或对社会中被视为另类的群体的指称。 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从属”指的是那些无法或难以进入 帝国主义文化的群体——一个与帝国主义文化不同的空间。
Leabharlann Baidu
王宁教授认为:“今天所说的后殖民主义实际上包 含了这样两个概念:后殖民理论思潮和后殖民地文学。 从中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出,后殖民主义 应该是指宗主国对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而后殖 民理论正是对后殖民主义的一种研究和批判。
二. 后殖民主义发展
1)背景:
时空的局限性和文化的残留性—西方老牌帝国主义虽然 离开了旧有的殖民地,但还舍不得对殖民地经济市场与思想 文化的统治; 脱离殖民地之后的民族国家并未达到预期的全面复兴,出 现了殖民后遗症和殖民综合症。因而西方中心主义便占据上 风,他们认为:神秘原始而又贫弱的东方是落后的“他者”, 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有力补充与印证。
四. 后殖民主义文论的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一)“东方学”批判 (二)受殖者的自我文化表征 (三)受殖者的文化身份构建
(一)“东方学”批判
⒈东方学与东方主义(orientalism)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⑴学科: 即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领域,包括 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⑵思维: 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对立的基础上。 这些对立包括:①理性、发达、文明、高级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 野蛮、低级的东方;②不断进步的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③自我界 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方;④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⑤普遍性 的西方与特殊性的东方等等。 ⑶机制: 即作为一种处理东方问题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 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政策的依据,对东方 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 是东方主义。
⒋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等著作中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 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真理是不 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 语都有虚构的成分。 ◇这些思想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前提。
三.后殖民主义与文学批判
1. 他者?
他者——“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 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赛义德)
2)后殖民主义发展脉络:
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著作批判地分析 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受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2.形成和发展期: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 和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 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瓦克提出了 后殖民状况下受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 “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 义文论的广泛影响。他们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 体”。 3.反思期: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学 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指出他们理 论的盲点。 作为一种晚近形成的理论话语,后殖民主义文论仍处在继续发展的 过程中。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一. 后殖民与后殖民主义概念的界定
阿·德里达在《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 界批评》一文中指出“后殖民”包含下面三种重要思想: 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 在这种情况下它有 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 如后殖民社会或后殖民知识分子。 2.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的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它的 用法比较抽象。 3.描述一种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 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 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其中第三种解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后殖民主义。 张京媛则阐释到: 后殖民有两种含义: 一是时间上的完结, 从前的殖民控制已经结束; 另一个含义是意义的取代, 即殖民主义已经被取代, 不复存在。
2. 身份认同(identity)
身份认同,即“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 份”。 法农指出:这个身份是某些人早已杜撰出来,不停加以润色修正,使之延 续不断,是一个“意识形态构建,旨在维护加强帝国主义对自我的界 定”。
3. 混杂性(hybridity)
它所指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中, 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和整 合、文化实践的趋同和相互适应,文化的相互培育, 既是积极的、富有 成效和充满活力的, 同时也具有压制性的作用。 在后殖民研究中,巴巴认为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 力的单向运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 区分的。被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 从而进一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巴巴还特别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 (agency),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⒉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主义
前者是指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后者是指西方人始终不变的居高临下的观察东方的视角和对待东方 的强者心态。
⒊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
东方学的兴起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之间是平行的关系、是相互 促进的关系。表现是:①东方学的兴盛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不平 衡相伴随。②东方学的巨大进展与欧洲急剧扩张相吻合。 结论:政治与学术共同促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
(二)受殖者的自我文化表征。
殖民话语霸权不仅以东方学的形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欧洲宗主 国的文化结构中,支配着殖民者的文学想象和情感结构,而 且也同样对前殖民地国家的文化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买同样 支配着其文学想象和情感结构。面对这种殖民渗透,受殖者 如何进行“自我文化表征”呢?
斯皮瓦克1985年发表《从属阶层有发言权吗?》
(三)后殖民主义的局限。 ⒈研究仅停留于学术范围。
后殖民主义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缺乏社会研究 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化决定论。
后殖民主义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观上 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从而也就间 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对他们影响很大,这就是《不 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另外,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 义的最高阶段》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的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三)霍米巴巴——受殖者文化身份构建
受殖者的自我表征“消失”与力图寻找自我表征的努力中,丧失了 文化表征权利的受殖者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 巴巴认为,宗主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之间界限严格区别和对立,正 是殖民话语的结果。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交互混杂”的 “第三空间”,两种文化在这一空间中彼此交织。处于这一文化 空间中的人在语言认同和心理机制方面彼此杂糅从而打破了原有 的文化等级和界限,也促成了新的文化身份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 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 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 来实现的。 ◇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 后殖民时代,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
事实上, 被殖民者在其本质和传统方面有着很丰富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的产 物, 他们的形象既具有确定性, 同时也处于变化中。对于殖民者来说, 他们 是“他者”, 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彼此互相区别, 他们自身的过去也已成为 “他者”与他们相对立。因此, 想要笼统地概括出所谓的“黑人的意识形 态”、“印第安人的灵魂”、“土著民的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的形 象”等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这种想法也只不过是殖民者自己怀旧的一 种灵感冲动。这种做法使得殖民者在对“他者”文化进行神秘化的同时, 感觉到自身文化的完美统一。殖民者只是利用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面 镜子来反映殖民主义者的自我形象”。 文学评论者关注“他者”在作品中的形象,关注这种形象被塑造的方式, 并透 过这些表层的形象和创作方式, 去探寻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 内涵以及“他者”被扭曲、被排斥和被憎恶的缘由。
霍米巴巴的其他观点:
◇霍米· 巴巴除强调西方霸权主义对东方文化的侵略外,还强 调了东方人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抵制和反抗。 ◇他认为后殖民思想对人心的入侵有许多是无意识的,即是从 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被迫感接入到适应感接入的过 程。
◇他认为殖民地人民在解读殖民者的话语时总是会使其 “似是而非”地变形,使其失去整体性与连贯性,从 而得到“颠覆”和“解构”的后果。 ◇因此,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者妄图通过文化霸权以“同 化”、“消灭”其他民族文化是徒劳的。未来的文化 不可能是单纯的民族文化,即既不是“高等民族文化 与低等民族文化”相对立的文化,也不是高等民族文 化一统天下的文化,而是融各种文化于一体的“杂交” 文化
斯皮瓦克的其他观点:
◇她更多地从“第三世界妇女”的立场,揭露了西方帝国主义文 化霸权对第三世界妇女的压迫、奴役和扭曲,力图恢复她们的 主体地位与话语权,使世界能重新听到她们的“失去了的声 音”。
◇斯皮娃克指出:作为“属下”的“属下”、“边缘”之“边
缘”的第三世界妇女是“默沉的他者”,是完全丧失了话语权 的“失语者”,是“缺席世界”中的缺席者,是“盲点”中的 “盲点”。 ◇斯皮娃克认为妇女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第三世界妇女是 当今世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然而她们失去了话语权,成了 “默默无声”任人摆布的“他者”。
3)思想来源:
⒈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非洲大陆。 ◇此时的非洲正处在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 族独立的过程中。 ◇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 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 一股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