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北京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低碳北京的思考

摘要:温室气体减排即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尽管北京现在的碳生产力较高,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背景下,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北京的必然选择。主要路径是:优化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文化创意等发展高端低耗产业,提高建筑节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化低碳生活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北京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正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媒体、市民的主流话语。我国主要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硬性约束指标将被列入“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低碳城市迫在眉睫。

1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1.1 低碳经济

尽管低碳经济已经广泛流传,但对于其内涵,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普遍的含义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

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张坤民等,2008)。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认为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CCICED,2008)。

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碳生产指的是单位CO2排放所产生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庄贵阳,2007)。人文发展意味着在经济能力、健康、生态保护、社会公平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潘家华等,2008)。

1.2 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城市,就是指在城市空间地域范围内,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碳生产力,实现人文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建设低碳城市,要以生活在城市中的各行为主体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低碳城市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城市能源清洁化;城市经济发展低碳化;城市生活消费绿色化。

2 北京低碳城市现状

2.1 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城镇人口为1491.8万人,乡村人口为263.2万人。人口密度为1069人/平方千米。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是全国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

北京全市面积1.64万km2,其中市区面积1368km2,建成区面积1289km2,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山地面积10317km2(62%),平原面积6390km2(38%)。

2.2 经济状况

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人均GDP达到70452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8亿元、2855亿元和9179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8%。200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6738元,同比增长8.1%,2010年前9个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达2.1万元,增长8.8%。北京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09.9亿元,同比增长15.7%。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026亿元,同比增长10.3%。

2.3 能源结构

近年来,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由2001年的4229万t标煤增加到2009年的6570万t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但北京

市能源强度(万元GDP能耗)却不断下降,由2001年的1.14下降到2009年的0.54,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表明北京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碳生产力大幅提高,低碳经济特征逐步显现。原因之一在于北京市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清洁化,低碳化。目前北京市以煤炭、油品、燃气为主,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比例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碳排放情况

2009年,北京市在全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和“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两项指标名列第一。2005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643万t,扣除林业碳汇274万t,净排放量为11369万t。根据中科院的一份研究,从1995年到2006年,北京市的碳排放情况可以总结如下:(1)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87%,是上海同期4.43%的三分之一,也是全国城市最低的;(2)北京市人均排放增长率亦是全国最低的:-0.66,同时也是唯一负增长的城市,也就是说北京在过去10年,人均排放量在减低;(3)北京市单位GDP碳排放增长率看,北京下降在全国各省最为明显,增长率为-12.81%,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3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的压力与困难

北京市尽管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低碳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资源紧缺型城市和特大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现

实压力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低碳观念有待加强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概念、操作性、评价等层面仍缺乏标准。城市决策者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目前对于低碳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真正意义上的观念革新、行动上的落实还有待时日。企业层面,过于注重自身经济利益最大,把节能减排当成负担和压力,没有当成机会和商机。政府层面,部分区县或经济区依然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重视不够。

3.2 能源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工业能耗比重依然较高

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从1990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比1990年增长了142%,比2005年增长了18.99%,2005年至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在5000万t标准煤以上。北京工业的能源消费占全市的近50%,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3.3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拥有地方所不可比拟的各种资源优势,在低碳创新的技术、信息、政策、资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北京对这些低碳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北京在低碳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与制度机制,缺乏发达的外部信息沟通协调与合作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