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琵琶行》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 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 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 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 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 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 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 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 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 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 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 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 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 “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 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
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 古体,富于变化。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 (从入仕到 着“为民请命”“兼济天 贬江州司马 下”的宗旨。
以前)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 《卖炭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 以闲适诗和感 (即自贬江 期,揉和儒家“乐天知 伤诗为主。感 州司马到死) 命”道家“知足不辱” 伤诗:《长恨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 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 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背景介绍
本诗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 天写的.
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 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 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 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 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 州司马.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琵琶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胡孺
人子
唐能 解
玄 宗


挽 白 居
琵 琶
长 恨
易 联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是李白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 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 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 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 诗歌创作实践。他的诗歌体裁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易懂,有 “诗魔”“诗王”之称。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讽喻诗(如《卖炭翁》);一是 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 篇叙事诗。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是乐府歌 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 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 ,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唐以后,歌行一般用 五、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可抒情、议论。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吊 白居易 唐.李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 居 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诗人 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读到 “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并大加引荐。
读准字音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恬然tián 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声声思sī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下邽(guī)(今 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 马,移忠州刺史。后被 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 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 (842),以刑部尚书致 仕,死时年75岁。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文学主张与影响
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 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 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 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 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 史流传“老妪解诗”的佳 话。与同年元稹酬咏,号 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
刘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歌》《琵琶行》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闲适诗:《赋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得古原草送别》 中多是非”。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 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 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 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 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 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 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 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 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 到了炉火纯青的 境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 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 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 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 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 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 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57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