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试题(历史地理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农民发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赋税)有余;今日
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不足。

其主要原因是 ( ) A .当时农业连年丰收,谷戝伤农 B .当时封建地租不断上涨
C .国外粮食大量向中国倾销
D .鸦片战争,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据史料记载,1856年仅上海一地由英国人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共有630名英国 人涉案,而当时常驻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 ) A .中英两国的法系不同 B .“领事裁判权”所致
C .中英两国的观念不同
D .英国人在上海的人数众多
3.近代有一历史文献(见下图)曾提出设投票民主选举官吏,并且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

下面有关此书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近代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它曾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施政纲领
C .缺乏安定环境是导致其不能实施的根本原因
D .它实际上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

……如果没有‘中体’ 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文中的“进门”、“落 户”是指 ( )
A .引进西学
B .引进先进社会制度
C .引进政治人才
D .引进先进办学理念
5.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 只好作罢。

此事说明 ( )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洋务企业惧怕民族企业争利
C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D .封建势力阻碍民族企业发展
6.在爱国主义主题班会上,某同学展示了右边这幅图片,并发 表了演说。

你认为这篇演 说最恰当的题目应当是
( )
A 、英法联军的暴行
B 、日本侵略的铁证
C 、八国联军的罪恶
D 、甲午战争的残迹
7.当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曾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 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其中“革命化”是指 ( ) A .将发生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 .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 .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近代中国曾出现过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9.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0.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
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说明()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B.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C.中国还没有跨入近代科学的门槛D.中国生产工艺落后
11.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

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由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固无如之何也。


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12.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主观上说是中国近代化的倒退,但从客观上讲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事件能体现后一种观点的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②袁世凯尊孔复古
③新文化运动兴起④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在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北京大学的创立相关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李大钊也曾在北大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他曾是《新青年》杂志的主要撰稿人②他最先在中国树立起社会主义大旗
③他曾为中共创立做出重大贡献④在大革命时期,他被奉系军阀杀害于北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经颁布法令禁止过去“大人”.“老爷”等称呼。

这体现了
()
①民权主义思想
②建设近代民主政治的需要
③要逐步消除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④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在百日维新过程中,导致守旧势力甚为不满的是()
①裁汰冗员②废除旗人寄生特权③奖励实业④废八股,改试策论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康梁维新变法派在近代中国最先提出兴民权.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③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④戊戌变法的最主要贡献是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到:“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

”根据材料判断,文中的“鬼子”指的是
()A.英军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D.日军
19.“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的文告。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

”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北京B.西安C.南京D.天津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②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③体现了分权的原则④提出了保障国民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辛亥革命前中国产业工人只有六十多万人,“一战”后增加到二百多万人。

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最深远的影响是()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D.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①民主共和②实业救国③中体西用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3.19世纪晚期,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时务报》.时务学堂等新生事物。

它们宣传的“时务”主要是()A.洋务自强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学习俄国
24.一张近代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首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这首诗应该写于()A.1843年 B.1859年C.1896年D.1901年
25.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这次大会之后,可能会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政治语汇有()
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②国共合作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甲午战役是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四:“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

(4分)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

(2分)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2分)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时机阿诺斯的主要观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上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6分)。

27.(20分)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近代中国人所面对的一大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如果参与“夷务”,马上“为同乡、同行所不齿”,学习西方则是“拜异类为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糖果、点心、汽水、啤酒等西式食品……。

“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洋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或者欧洲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载《文史知识》2008.2)材料三孙占元认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经过了近代观念转换、近代企业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吸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是沿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指出义和团运动前后,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试选取其中最进步的一种说明其积极意义。

(9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说法的理解。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

……
惟深望于(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也。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

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材料三“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的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了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

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

……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方法好。


──孙中山1924年《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阅后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什么思想认识?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体现了孙中山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变化?(2分)
(3)材料三中的“中俄两党”和“中俄革命”各指什么?(2分)
(4)材料三中的孙中山总结的俄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本质上看准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6.(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回答“签订不等平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均可给分)(2分)
(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

(2分)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2分)(仅仅作简单的正误
判断,没有写出相应的史实不得分。

学生如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3)黄海、辽东、威海战役。

(2分)主要不同:甲午战争出现了中日两国现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2分)
(4)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
代企业兴起;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或答“知识界”)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想。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兴起洋务运动,
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

经济,军事近代化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
中国教育体制,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或写促进了“西学的传入”)。

(2分)甲午战
争失败,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运动兴起。

(2分)
27.(1)态度变化:由鄙视到接受。

(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进一步说明西方的强大;外国商品大量流入和使用;洋务派人
士的积极倡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西学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东
南沿海地区开放早。

(6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态度:盲目排外;盲目崇洋;文明排外。

(3分)最进步的态度是文明排外,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成“实业救国”思潮和收回利权运动;
推动资本阶级民主革命高潮到来;促进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

(6分。

任答三点即可。


(3)据材料一二可知,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由鄙视到接受、由盲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变化,(1分)说明近代社会观念不断走向科学、包容,材料三关于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脉落的说法是正确的。

(2分)(谈出观点是正确的即可得2分)
28.(1)寄希望于李鸿章上书皇帝,使清政府励精图治,振兴中华。

这说明他没有彻底认识李鸿章和清政府的本质,还是改良思想(4分)
(2)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反对保皇。

(2分)
(3)中国国民党和布尔什维克党,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

(2分)
(4)不准确,不尽是方法问题,因为俄国革命是由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而中国革命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十分软弱,且不能发动广大群众,力量很弱小。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