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_拓边西北_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_评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 ,其中相当篇幅围绕宋夏战争展开 ,详细论述了宋 夏战争中的战争地理 、战争机制 、战争经过等 。台湾 学者江天健《北宋对西夏边防研究论集 》[ 5 ] ,其中如 《北宋战争中对于横山之争夺 》、《北宋陕西路沿边 堡寨 》等 ,主要讨论宋夏战争中的堡寨等问题 。李 华瑞《宋夏关系史 》[ 6 ]是对宋夏关系的全方位论述 , 就宋夏双方的政治 、军事体制 、军事地理 、战略战术 、 外交政策 、经济交往等展开讨论 ,其中宋夏战争是其 论述的重头戏 。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 研究 》[ 7 ]从历史军事地理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宋夏 战争中北宋的军粮补给问题 。除上述几部著作外 , 研究宋夏战争的单篇论文更多 。如罗球庆《宋夏战 争中的蕃部与堡寨 》[ 8 ] 、陈守忠《王安石变法与熙河 之役 》[ 9 ] 、陈 守 忠《李 宪 取 兰 会 及 其 所 经 城 寨 考 》[ 10 ] 、李涵《论范仲淹在御夏战争中的贡献 》[ 11 ] 、 李蔚《宋夏横山之争述论 》[ 12 ] 、汤开建《北宋御边名 将曹玮 》[ 13 ] 、吕 卓 民《宋 夏 陕 北 战 争 与 北 宋 的 筑 城 》[ 14 ] 、马力《宋哲宗亲政时对西夏的开边和元符 新疆界的确立 》[ 15 ] 、曹松林《熙宁初年的对夏战争 述论 》[ 16 ] 、梁 庚 尧《北 宋 元 丰 伐 夏 战 争 的 军 粮 问 题 》[ 17 ]等等 。
关于北宋对夏外交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关系问 题 。早在 2003年出版的《经略幽燕 :宋辽战争军事 灾难的战略分析 》一书中 ,曾瑞龙先生就独辟蹊径 , 将现代军事战略理论运用到宋辽战争的分析中 ,取 得了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发展的效果 。作者以为 ,战 略文化研究思路并不限于宋辽战争 ,诸如宋夏战争 等均存在从战略文化角度重新检讨之可能与解释空 间 [ 23 ] 。在《拓边西北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 究 》一书中 ,作者再次发挥了现代军事战略理论在 分析宋夏战争中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北宋对外战 争中的弹性战略防御 : 以宋夏洪德城战役为例 ”、 “从妥协退让到领土扩张 : 论宋哲宗朝对西夏外交 政策的转变与军事战略的兼容性 ”两章以及附录 “兰州堡寨群与泾原路战线的联接问题 : 钟传的浅 井作战 ”之中 。
宋夏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
———《 拓边西北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评介
何玉红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 ,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拓边西北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一书是香港中文大学曾瑞龙先生的大作 ,笔者对此作了评介 ,认为 观察问题视角独特是该书的突出特点 。该书从个案分析入手 ,围绕北宋中后期拓边活动的内在推动力 、北宋对夏 外交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北宋后期拓边战争的政治意蕴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宋夏战争新的 思考路径 。 关键词 :曾瑞龙 ;《拓边西北 》;宋夏战争 ;战略 中图分类号 : K246.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744 (2009) 02 - 0055 - 05
党派之争是宋代政治的一个特点 ,以党派政治 的角度来解释北宋诸多历史现象在学术界多有所 见 ,诸如党争与变法的关系 、党争与文学的关系等 。 在宋夏关系研究中 ,也有类似的解释 。如宋哲宗时 期北宋对夏政策的转变 ,许多学者认为 ,哲宗即位之 初 ,太皇太后高氏主政 ,起用旧党 ,寻求与西夏和解 , 并将部分神宗时期占领的土地归还西夏 。至哲宗亲 征后 ,招回新党 ,恢复向西夏用兵的策略 ,并取得了 重大的军事胜利 。曾瑞龙先生认为 ,“以党派政治 的更替来了解对外关系的转变 ,无疑是一个很有意 义的方向 ”[ 27 ] ,但又以为“党派政治不足充分解释 哲宗朝对西夏政策的转变 ”。在此 ,作者以现代军 事战略理论来解释宋夏战争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 致 。作者认为 ,北宋对夏政策的转变 ,“除了党派政 治的观点之外 ,也不应忽略政策长远积渐而成的内 在联系 ,及政策内容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 这样对于宏观国际秩序的观察会较为全面 ,而不致 流于以个人或党派的得失作为对外政策转变的关 键 ”[ 28 ] 。在“从妥协退让到领土扩张 : 论宋哲宗朝 对西夏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军事战略的兼容性 ”中 , 作者系统梳理了从元祐到绍圣 、元符这一时期北宋 对西夏外交政策转变与“军事战略兼容性 ”的互动 关系 。认为从元祐到绍圣 、元符 ,北宋的军事战略在 攻守两方面的兼容性比较大 ,哲宗朝对夏政策从妥 协退让到领土扩张的转变 ,并不反映深层次战略结 构的变动 ,也看不出双方实力对比曾经出现巨大变 化 ,它经历的是一个北宋逐步认识其军事实力的过 程 ,“这个过程起初由不能清晰地估量军力而倾向
— 56 —
开端的全新视角 。在作者看来 ,水洛城事件背后隐 藏了北宋“文与武 、中央与边庭的互动关系 ”的真实 内容 ,拓边活动的展开 ,“实际上为武臣和豪侠开疆 辟土提供了出路 ”[ 21 ] ,从而“揭示北宋后期拓边战 争中若干鲜为人论文的内部因素 ”[ 22 ] 。将门的形成 与豪士的推动 ,是北宋中后期拓边战争兴起的内在 驱动力 ,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宋夏战争史的研究中尚 属首次 。“参谋作业与拓边战争 :种朴的军事活动 ” 同样以武将种朴为个案 ,通过种朴的活动来进一步 讨论宋夏战争中将门的延续与拓边活动的内在联 系 ,向我们展示了在北宋拓边战争背后将门的重要 作用 。显然 ,作者将北宋将门延续 、豪士活动与对夏 拓边战争相联系的分析 ,把观察视角延伸到寻找宋 夏战争兴起的“内部因素 ”,这无疑是一条有价值的 思考路径 。
关于北宋中后期拓边活动的内在推动力问题 。 “北宋中叶拓边活动的开端 : 庆历朝水洛城事件发 微 ”一章中 ,作者选取 1043 年宋夏战争中宋人修筑 水洛城事件为切入点 ,观察在此事背后隐含的北宋 中期拓边活动缘起的深层原因 。作者的问题意识 是 ,北宋初年本来没有一套开疆辟土的政策 ,但从北 宋中叶起一直到北宋末期 ,拓边活动不但一直存在 , 而且愈演愈烈 ,至崇宁年间达到高潮 。按照传统的 观点来看 ,北宋实行“强干弱枝 ”与“重文轻武 ”之 策 ,受儒家理想主义的影响 ,诸如拓边活动等与儒家 重文轻武的精神大相径庭 。那么 ,非主流的拓边活 动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中确保其合法 性 ,从而在代表儒家理想的“弭兵论 ”的桎梏下脱颖 而出 ,而下开熙丰时代经略熙河的主旋律 。在此背 后有无更深层次的“内部因素 ”? 问题的转换意味 着思考方向的转移 ,也预示着研究的深化 。作者在 纷繁复杂的头绪中发现 ,北宋中期拓边活动的缘起 , 乃武将建立功勋和将门延续的需要所致 。作为坚持 修建水洛城的代表人物武将刘沪 ,其父辈凭借与皇 室的姻亲而显贵 ,但之后从权力中心淡出 ,还原为普 通的武将 ,建立军功就成为将门得以延续的重要途 径 。“边功对于维持一个武将家庭 ,或所谓‘将门 ’ 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是何等重要的 ……武人追求边功 乃必然之事 。”[ 18 ]作者认为 ,“尽管北宋朝廷强调以 文官政府领导军事 ,不鼓励武将擅开边衅 ,然而 ,始 终难以防止他们借招抚蕃部之名进行有关活动 ,说 明了将门延续的需求与弭兵息战的政策可能存有潜 在的抵触 ”[ 19 ] 。在此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追问 ,难道 拓边活动仅仅是个别武将热衷边功的结果 ? 作者发 现 ,在主张拓边的武将背后 ,存在一股强大的支持拓 边活动的社会力量 ,即“关中豪侠 ”。关中豪侠 、豪 士的活动是潜藏在北宋弭兵政策下的一条伏流 , “反映出部分在科场不甚得意 ,或存在另类取向的 文士开疆拓土 、建功立业的意愿 。这种意向的表现 日趋鲜明 ,就酿成了大规模的拓边活动 ”[ 20 ] 。诚然 , 北宋中期拓边活动的缘起有宋夏双方军事力量的对 比 、宋夏双方的战略安排等宏大的背景与缘由 ,但作 者从将门的形成 、豪士的活动与拓边活动的互动关 系出发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北宋中期拓边活动
不难看出 ,学术界对宋夏战争的研究涉及面广 泛 、研究深入 。选择这样一个具有较深研究基础的 课题 ,无疑是一大挑战 。要实现对问题的突破性进 展往往依赖于视角的转换 。本书的突出特点正体现
收稿日期 : 2008 - 11 - 15 作者简介 :何玉红 (1977 - ) ,甘肃民勤人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 ,历史学博士 ,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
在“北宋对外战争中的弹性战略防御 : 以宋夏 洪德城战役为例 ”中 ,作者选取 1092 年宋夏洪德城 战役为例 ,围绕洪德城战役的策划 、经过等 ,就弹性 战略防御在宋夏战争中的运用作了深刻分析 。作者 认为 ,弹性防御有别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前沿防御 , 也与最大限度增加敌军占领和推进困难的纵深防御 不同 ,弹性防御表现为集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构成 相对优势 ,击溃和歼灭入侵的敌军 。北宋与西夏交 界的陕西一带 ,特殊的地理形势 、交通条件 、堡寨设 施等决定了宋军选取弹性防御的必然性 。洪德城战 役将弹性战略防御演绎得淋漓尽致 ,“标志着陕西 宋军已能克服困难和灵活运用战略 ”[ 24 ] 。更进一 步 ,在作者看来 ,洪德城战役的胜利 ,“背后代表着 不容低估的战略意义 ”[ 25 ] 。作者以洪德城战役为个 案对宋夏战争的“战略 ”解释 ,无疑较我们以往套用 “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 ”来对宋夏战争的解释更贴
近史实 。事实上 ,正如作者所言 ,诸如宋朝“强干弱 枝 ”、“重文轻武 ”的内在导向的大战略或“国策 ” “是否消极被动 ,纵或如此 ,又是否必然带来消极被 动的军事战略 ,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26 ] 。 在以往我们对宋代历史以及宋夏战争的认识中 ,不 约而同地回到对“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 ”大战略问 题的检讨之上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有必要将如此 宏大的概念与具体历史事实结合起来 。但实际上 , 这些概念已成为学术界固定的解释套路和不加证明 的理论前提 。诸如“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 ”等概括 性的解释框架 ,面对具体战役个案时缺乏有力的事 实支撑 ,存在理论解释与历史事实结合上的脱节 ,难 免产生“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 ”之缺憾 。在战略文化 视野下 ,作者作了大战略即“国策 ”与具体军事战略 的区分 ,从洪德城战役具体实例入手 ,采用“解剖麻 雀 ”的方法 ,通过分析战术 、战役及大战略的协调 , 赋予北宋对夏战争新的战略解释 ,从而彰显出宋夏 洪德城战役的深层次意义所在 。
— 55 —
在作者观察问题视角的独特之上 。该书是作者七篇 论文的合集 ,每篇论文均从个案分析入手 ,以全新的 视角向我们展现出北宋中后期宋夏战争的历史 。全 书主要围绕北宋中后期拓边活动的内在推动力 、北 宋对夏外交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北宋后期拓边 战争的政治意蕴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以下分别作一 评述 。
众所周知 ,作者所关注的宋夏战争史研究是被 学术界反复耕耘的一片领地 ,有关宋夏关系史和宋 夏战争史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对学术界 来说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如吴天墀 、王天顺 、李 华瑞 、江天健等学者就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成 果斐然 。吴天墀先生 1983 年出版的《西夏史稿 》[ 3 ] 就对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作了论述 ,是学术界对宋夏 战争较早和较全面的研究 。王天顺主编《西夏战 史 》[ 4 ]对夏州政权和西夏王朝的战争作了系统考
香港中文大学曾瑞龙先生的专著《经略幽燕 :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 1 ] 于 2003 年出版 后 ,获得学术界的称誉 。最近 ,其姊妹篇 ———《拓边 西北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又由香港中华 书局出版 [ 2 ] 。全书共五章 ,分别为“北宋中叶拓边 活动的开端 :庆历朝水洛城事件发微 ”、“北宋对外 战争中的弹性战略防御 :以宋夏洪德城战役为例 ”、 “被遗忘的拓边战役 :赵起《种太尉传 》所见的六逋 宗之役 ”、“从妥协退让到领土扩张 : 论宋哲宗朝对 西夏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军事战略的兼容性 ”、“参谋 作业与拓边战争 : 种朴的军事活动 ”。书后有两个 附录 ,分别为《兰州在 11世纪中国的环境开发及其 历史经验 》和《兰州堡寨群与泾原路战线的联接问 题 :钟传的浅井作战 》。该书各章分别以个案分析 入手 ,从几个全新的视角对北宋中后期宋夏战争作 了深入探讨 ,向我们展示了宋夏战争的多个侧面 。
第 31卷 第 2期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3月 J ou rnal of N 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131 No. 2
M ar.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