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评析
本文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背景、内容,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认为消费异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对我国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哲学层面讲,主张个体本位向类主体形态的转变;从政治层面讲,应完善相应的政治制度;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签: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消费异化;借鉴;和谐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观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

消费作为生产关系范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消费文化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性文化,成为主导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西方学者从多种角度诠释消费异化理论,并对它加以评价,旨在揭示消费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实现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的评价
1、消费异化内容概述
要对消费异化进行评价,就必须了解其内容。

就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内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观点主要有:
在20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集中体现在对“虚假需求”的批判中。

他认为,“统治者所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民对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

”而弗洛姆把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相结合,他认为“人不能真正地控制他所制造的这一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恰恰相反,这一人所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

在它面前,人俯首帖耳。

他竭尽全力地安抚它,巴结它。

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帝。

”意大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更注重实践,他强调:“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


“法兰克福学派对支配和工具理性的批判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晚期资本主义工业业已产生了‘虚假的需求’。

马尔库塞指出,资产阶级集权主义不仅仅是对社会恐怖主义的政治协调,而是更主要的是通过由既得利益者操纵需要而发生作用的,非恐怖主义的经济-技术协调,现代集权主义成功地培育了一种虚假需求,它引诱人们无限制地去追求并不真正给人带来幸福的消费,把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的人变成完全受欲望支配的单向度的人。

”因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消费异化源于这种虚假需求,资本家通过刺激这种需求,来实现强迫性消费。

马尔库塞指出:“统治者所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们对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因而,对待消费异化,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明确消费异化产生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极影响。

2、消费异化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
(1)消费异化现实性。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科技化时代,物质财富正在快速积聚,消费异化是这种积聚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反映。

消费在丢弃它本身作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引发了大众的反思,从近期来讲,它有存在的可行性。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观念的扭曲在社会主义中国引起警觉,对我国发展经济结构多元性具有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消费目的多样性在另一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繁荣了资本主义市场,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所处的时代只是一个节点,就当下而言,这种非理性消费是人民大众生活的调味品,使消费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经济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又是由消费来带动的。

如果纯粹的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必需进行消费,这将阻止社会发展。

而真正到了逼近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被异化了的消费才能真正被废除。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作为界点,超过这一点,事物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和消费异化进行斗争势在必行。

(2)消费异化趋势把握。

马兰克福学派宣称的“虚假需求”直接导致消费过度,从而使全球经济大规模膨胀,滋生市场泡沫,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一个形成原因。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道:“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不能永远重复同一种劳动。

这同一种劳动的重复进行,以致达到这样的境地,人成了机器的一个功能,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任意配换,这个时代的特征已经扩展到人类每一种活动里去,甚至娱乐的方式也带有这种特征。


信息化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产业链,不合理的消费对思想异化、科技异化、网络异化甚至人性异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物欲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正如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说明的那样:“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是为了炫耀所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

我甚至可以毁掉买来的绘画或书籍,因为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

只要有了钱我就有了权,得到我所喜欢的任何东西并随意处置它们。

”科技发展的成果被消费者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消费者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会使生产商品的原材料不足,由非理性消费导致的过度消费也造成了生产资料的耗费,这些都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危机成为继经济危机的又一全球性的危机形态。

同时,这种病态消费行为必然导致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二、消费异化对我国社会的启示
我国在明确消费异化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消费异化产生和的发展规律,以减少消费异化对我国消费者的侵蚀。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也应把消除消费异化当作己任,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1、从哲学层面讲,主张个体本位向类主体形态的转变所谓个体本位,即在中世纪以上帝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没落以后,主体开始追寻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了满足个体需求,消费主义盛行,从而形成了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类的主观意识无限放大,每个个体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实现自己的生存的需要,更多是为了宣扬个性,体现与众不同。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抑制主体个性的过分张扬,关键并不是削弱人的社会中心地位,也不是降低个体的主体意识,而是继续升华个体的主体意识到类主体本位的形态中去。

“‘类’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本性,是人完成了本质统一的存在状态。

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三种基本‘形态’,即从族群本位、个体本位走向类本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而人的类本位思想即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应从哲学思想层面转变人的价值观念,从意识上消除消费异化的根源。

同时,我们急需培养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提高人们的精神自主性,要学会树立问题意识,形成一种批判精神。

在个体消费过程中,如果秉承以类本位意识为消费前提,就会自觉形成合理绿色的消费观。

面对消费,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辩证的分析过度消费的利弊。

同时,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形成独立的人格,不被任何事物所奴役所控制。

“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

正由于有这两大领域的存在,才有了市场和经济。

”我们不能因为要废除消费异化而去废除消费本身,异化消费的祛除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去探究实践。

2、从政治层面讲,应完善相应的政治制度
政府是市场的主体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广泛化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应当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一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其他层面的价值理念具有领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要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提倡人民群众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政府只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减少消费者为了舒缓压力而进行的消费,对消费者合理利益诉求的满足,会减少非理性消费。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资本家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使贫穷的人和富有的人有同等消费的机会,但富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等级地位,就会去购买奢侈品,这时,消费就被异化了。

异化的消除过程中,
社会应积极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性,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促进人们的多渠道就业,消除消费异化产生的温床。

同时调整税收政策,所得税款可以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及低收入群体的创业基金。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处理生产与消费关系时,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因为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市场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我国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确保生产的产品是用于人民的生存需要。

3、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而和谐消费就要求促进消费主体的素质提高。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消费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绿色消费的构建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准备。

要实现和谐消费,首先要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和媒体的宣传效应,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勤俭节约的精神;其次,要使消费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和谐,促使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经济体系。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说明消费市场也不发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消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是对发达工业社会而言,而中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应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观中汲取教训,而不能单纯的否定它和用于中国社会。

我们应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立足未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消费国家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积极的反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