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翻译中运用直译和意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英语翻译中运用直译和意译
摘要:本文首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并在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最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直译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对应,即不但在内容上也在形式上更忠实地反映原文。
而意译则不强调形式,也不强调字面的内容,而强调“精神实质”的一致性。
真正好的翻译者应该懂得在翻译工作中如何把两种翻译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调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忠实地、准确地用译文的形式把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并尽可能使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与原作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基本一致。
关键词:翻译理论,直译,意译,形式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说:“翻译就是译入语复制出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
换言之,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信息内容(message)在两种不同语言形态间的转换。
英汉翻译是把英语表述内容转换成汉语或把汉语表述内容转换为英语的过程,是在两种语言使用群体间架起一座思想、文化交流桥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必须同时具备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深厚功底,必须善于把握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找到两种语言表述风格、语法习惯的最佳结合点。
英汉翻译中直译、意译是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本文着重择取直译、意译翻译的实例及其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这两种方法的特性及运用技巧,以求揭示英汉翻译的规律和特点。
首先,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运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语言转化过程。
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原文和译文必须具有相对的对等(closest)性和语意同一性,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又能为译文使用者理解和接受,如:“Mik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迈克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迈克“忠诚、正直、信赖”,译文与原文是相对等的。
原文用了典故“to eat no fish”和一个习语“to play the game”,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无法将典故和习语转换过来,只能取其喻义。
“to eat no fish”指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俗,故是“忠诚”的意思。
“to play the game”表示规规矩矩的比赛,转义为“公平对待”为人正直,译文通顺、流畅,合乎汉语表达习惯。
其次,英汉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和译文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及理解方式。
在英汉翻译中,翻译人员应具备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修养,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熟悉两种语言使用群体的文化背景,必须具有深厚的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功底,同时又深入了解对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和方式,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真正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必不因拘泥于原文,而导致的由于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而带来的语意和形式的“错乱”。
在英汉翻译中要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特别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但这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如完整照译,势必出现“英化汉语”,这时就需“意译”(free translation)———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
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
即不能简单地套用直译的方法“死译”,如将“Nothing could be done”译成“无事可以被做”,或按照自己浮浅的理解将意译变成“乱译”。
所以,翻译必须把原文转换成译文使用者真正能读懂的文章,不只是能够读得懂它的字面意思,而且能准确的读出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文采和风格,这不是简单的直译或者意译的问题,而是翻译者如何灵活地运用两种语言交互表达的问题。
二、直译翻译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汉英翻译方法,在英汉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英汉翻译中使用最多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一般性的简单表述。
在使用中只要注意掌握好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正确使用语法,做到辞达其意即可,所以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如: But Ihated Sak 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he’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 ancestors.译文: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此句译文不但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又保存了原文的比喻,译文也通顺。
如译为“……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送死”,虽反映了原文的内容,译文也算通顺,但失去了原文的形式,较为逊色。
再如:Aftertheir interview, he compares nottheir experience, buttheir statistics……译文:面试以后,他并不比较他们的经验,而是比较他们的统计数字……;Wemust bridge the generation译文:我们应弥补代沟。
此两句直译文保存了原文的内容,译文也通顺。
另外一些汉语中使用的成语和比喻常用语,也可采用直译方式,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双鸟)、“Don’t shed crocodile tears”(别流鳄鱼泪);但有的对那些民族特色十分明显的诙谐用语、地方用语和语法差异很大的不适合于“直译”,而必须考虑采用另一种方法。
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译文;A.“Man proposes ,Heavendisposes”.B. D“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A译为直译翻译, B译为意译翻译。
“天”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 God (上帝)则是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
直译翻译Heaven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道教概念,意译翻译将道教概念转化为基督教概念,适合西方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接受心理。
三、意译翻译法
意译法是在充分理解翻译内容的基础上,离开原文的表达形式,表意翻译的一种方法。
意译要求译者对原文意思把握准确,并结合自身对另一种语言文化、传统的理解,它不再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严格一致和原文的语法新式,这样翻译过来的东西更能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表白,也更像是译文使用群体自己的语言。
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Don’t put on airs”(别摆架子)、“What is done is done”(木已成舟)等。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意译”还可能会被误解为“以意为之”的译法。
如在翻译萨克雷的《名利场》中的一句话:“and yokels looking up at the tinselleddancers and old rouged tumblers”有人译成了:“乡下佬们盯着瞧那些穿着俗艳的跳舞者和人老珠黄还涂脂抹粉硬撑门面的老杂耍演员。
”原文说的是舞台上演戏,所以提到跳舞的演员身穿缀着箔片、闪闪发亮的( tinselled一词的基本意思)衣服,老杂技演员脸上涂着胭脂(为了演出),但翻译者却未扣紧原文,在词典上tinselled下看到一个引申义“俗丽的”,便觉得这条贬义用来形容萨克雷笔下的形象应该不错;看到old和rouged又随意地想到“人老珠黄还涂脂抹粉硬撑门面”,而完全不顾原文词语的本义,造成了与原文相距甚远的误译。
可见,把“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原则提出,必会带来很多误解,如若加以遵循,则更会产生重重弊端。
再比如: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油,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To be on thinice如履薄冰,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在这四例的翻
译过程中,套用了汉语中常用的习语有效地传递了原句信息,这就是交际翻译的功能。
如果采用“直译”翻译的方法,则不会获得如此通顺、简洁、合乎译语习惯的效果。
由此可见,直译法与意译法作为英汉翻译中的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在翻译中各有不同的功用,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相互补充,各有其长处,又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确切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直译显然有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 保持“国情调”,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使我国语言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但是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只能就应采用意译法,按照原文表达思想内涵,而不是按照原文的结构和形式表达出来。
采用哪种方法,不采用哪种方法,绝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根据翻译内容从方便译作使用者准确理解把握理解原文思想内容的需要出发的。
所以翻译绝不仅仅是翻译方法的简单运用,而是合乎翻译规律的,是具有一定技巧的。
一定要掌握好直译与意译的技巧与方法。
鲁迅先生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总体上讲,英语与汉语在用词、句法、语法及表达习惯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复杂体系,但它们又有着许多人类语言的共同点和本质的联系性,这就决定了翻译过程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是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成功地翻译所有内容,或者准确完整而又不失原文风采、意境、情态地翻译出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的,关键要看翻译内容自身的特点和针对的对象使用的方法哪种最贴切、最生动地表达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意思,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方法的取舍问题,而是灵活的变与不变的技巧,包括翻译方法的调整变化、翻译内容句式的变化,语态的变化等等,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格式,当变不变。
又不能过于求新而不考虑翻译内容自身表达的要求,都应一切从翻译内容和使用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
所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翻译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直译、意译最终目的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当然在一个句子中,兼用直译和意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如:“She didn’t like him much,but if she went out with him,it’d beone in the eye for Kath”她并不怎么喜欢他,可是如果她跟他一起出去玩,那倒可以让凯丝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这个句子中同时兼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处理的译例。
“to be one in the eye”原指击拳时眼上被击了一拳。
如把“it’d be one in the eye for kath”直译为“那倒可以给凯丝眼上击一拳”,貌似忠实,实际上反而背叛原义,所以应意译为“那倒可以让凯丝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总之,直译和意译各有所长,可以直译就直译,不可以直译就意译,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两者兼施。
因此就翻译方法而论,有直译与意译,掌握翻译的技巧,关键是善于从变与不变中把握规律,能字字对译最好,若不能,知道有多少种变的可能,可稍变型或稍整容,以符合译文的外貌,但万变不离其宗,以求其意通言顺,不变质不变味,保持原文的精髓,尽可能追求翻译的最高境界。
四、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直译与意译都要求做到“信”与“达”。
在翻译史上,虽然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之争,但大多数人是主张直译、意译兼顾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忠实地传送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不矛盾。
所以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我国的林语堂、陈西滢、朱光潜等人就主张不应分什么“直译”、“意译”。
这就是所谓翻译法的“一元论”。
持这种主张的理由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
一个意思只有一种最精确的说法,换一种说法意味就不完全相同。
所以要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必须尽量保持与原文相对等的语言形式和风格。
因此,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
一切译文都应该既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又能确切表达原文中所有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直译和意译不可能也不必严格区分,但必须看到既然两种语言形式的差异是客观事实,也就必然会有“强调尽量表达原文的语言形式”和“强调充分体现译文的语言习惯”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美国现代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这种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他提出了所谓的“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的翻译分针。
[3]换句话说,就是不把着眼点放在两种语言的对比上,而放在译文读者的感受上,也就是把重点放在“译文和原文对读者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上”。
所以这种“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的翻译就不限于一种译法,而要求从各种可能的译法中挑出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
这样,不管是直译法,还是意译法,主要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和应有的效果,就是最好的翻译方法。
“灵活对等”的翻译法,也就是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前提下,直译与意译交互使用或协调使用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翻译理论不是教条,不能生搬硬套。
译者要根据原作语言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译作语言与原作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型、习惯用法等方面的异同,采用不同的直译、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忠实地、巧妙地、生动地把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尽可能使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与原作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基本一致。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意译则强调“传其神”,不需要“留其形”。
两者要求不同,但又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在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不能自始至终完全坚持直译,或统统采用意译。
只能根据需要,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直译,在必要时兼用意译。
这样才是正确的翻译,才能达到大致相同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孙海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5] 吕瑞昌等.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6] 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