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十力先生是狭义新儒学本体论学说的奠基人,创立了“新唯识论”的思想体系。他的学说主要受佛教、《周易》、帕格森的生命哲学等思想的影响,比梁漱溟先生的理论学说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先来谈谈熊先生的本体论学说。他的本体论学说以“体用不二”为核心,认为“本体”以及“用”是不可分离的,否认两重化的世界,只承认一个世界。熊先生认为“本体”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认为本体是宇宙万有本源,世界的终极依据,是理想完满的境界,清净无染,也包括“本心”。其次,它认为本体区别于心物现象,是绝对的,他无形无相,无空间性,恒久永存,具有超越性质。再者,受《周易》等影响,熊先生认为本体是是辩证的,因为其清净刚健的自性,所以它是静止不动的,即“不易”,又由于其是万物本源,所以会通过变动不居的心物现象表现出来,换句话来说,本体是动与静的统一,是变与常的统一,不能用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看待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熊先生对于本体的看法融合了佛教所说的“恒转”,(“恒”则是“非断”,生灭相续,“转”是“非常”,显示能变特性)、生命哲学所说的“生命”的绵延动态,以及儒学所说的本心。而“体”便是没有自性,即不能单独存在的心物现象,用西方的术语来讲,也就是说抽象与具体不可分离。
体用的关系便是上述所说的“体用不二”,要认识这层关系,熊先生提出要先扫荡“物相”以及“心相”。扫除“物相”即批评把事物本身看成真实存在,把物质作为世界本源的唯物主义观点。在说明“物相”并非客观存在时,熊先生举了有关于“坚白瓶”的例子,他采取佛教用语,认为“因缘所生法,所见即是无”,若离开了习心,即认识主体的心,离开了眼识看到的白相和身识触摸的坚相,即离开这些感觉经验,瓶境实际上便是空无的,所以仅仅只是物质根本不能成为万物的起源。而破除“心相”指反对把事物看成感觉经验的唯心主义本体论观点。熊先生认为“心”分为两种,一种是万物本源,道德源泉的“本心”,属于本体,另一种则是上文所说的习心,它是认知主体的本心,局限于感觉经验范围内,与物质现象相对而起,与“物相”相对而言,“心相”便是由习心以“物相”为条件,变现而来的。熊先生认为习心也不是真实的,它只会遮蔽本体以及本心。他援引佛教“缘起说”证明此点。佛教的缘起说认为一切事物也是有了因缘、条件而后才有果,也就是宇宙人生中的种种现象,都存在于因缘关系中,一切的事物离开这种关系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也就是没有自性。由此,熊先生认为习心是“妄执的心,或取境的识,根本是没有自体的。”,熊先生这么说,是因为这由习心的定义决定。习心由物质现象相对引起,跟前面因缘生法的道理相同,物质现象这个果是因为因缘而起的法界,简单点来说,习心由因缘而来,也就没有了独立性,而“缘起性空”,物质现象在因缘生成后就是虚幻的,非独立的,由虚幻的东西堆积而成,或者说受之限制的习心,自然不可能真实存在。否定了习心的独立性与真实性以后,由习心这个类似于工具的东西变现而来的”心相”也就不可能绝对独立,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再者,“物相本空,心相亦无”,心相由物相相对而起,前面已经否定了“物相”的真实性,“心相”则进一步不肯真实。也不可能成为万物本源的依据。
在扫除“物相”与“心相”,也就是扫除唯心主义以及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本源的偏见后,熊先生便顺理成章地提出“整体主义”的本体论——“体用不二”。对于“体”与“用”的关系,熊先生喜欢用佛教中海水与众沤的关系作比喻。众沤为波浪,波浪为大海中时时变现之相,万相纷纭,而无碍于其为大海水之一滴.且不论众沤如何变幻,大海水依旧完整宏大。无大海水则无其波浪,此“体”乃“用”之根本之故,“用”须“体”方能显相。没有众沤此“用”则无以汇成大海之“体”,众沤各为大海水此“体”之一分子。故二者虽然“不二”,而到底有分别但虽有分别,而二者仍然“不二”。传统的本体论大都会将体用二分,但“体”虽然是绝对的、有超越性质,也并非凌驾于现象之上的精神实体,如果本体游离于现象,会成为孤寂、静止之物,也会成为有神论的依据。生命不能分割的这一观点,实际上也是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等人所提倡的。
依据“体用不二”的核心思想,熊先生继而提出“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和变异观,试图对宇宙物质的成因作出解释,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变即有新,在确定了事物是什么,由什么构成,就该解释一个事物由什么造成的,它的推动力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那么,“翕辟”如何成“变”呢?“翕”“辟”殆出自《周易》,“翕”有收拢聚合意味,是形成物质世界的趋势和功用,故说“即依翕故,假说为物”,“辟”有张开扩散意味,是使物质世界回归于本心的趋势和功用,故说故说“即依辟故,假说为心”。万物生灭不离于翕辟,两者相反相成,浑然不分,若无此翕辟一聚一散作用.宇宙万物不能形成,也不会有“恒转”,“体”与“用”将会分离,也不会有变。然而,因为“辟”与本体的性向相称(体),因而占主导地位,为“翕”的主导。进一步讲,“翕”通过势用凝聚成一个不可再分的“动圈”,与物质相对应,里面物质的基本单位叫做“小一”,由“小一”构成的物质世界并没有实在性,只不过是“乍现的迹象”,所以熊先生说:“此小一或凝势,是刹那刹那,生灭灭生”。而“辟”则与作为本心的“心”相对应,“心”与“物”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矛盾整体,辟主宰着“翕”,相对应的,“心”为“物”的主宰。
在“翕辟成变”中,“变”的含义也相当复杂,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不可思议,超乎逻辑。“变”有五义,幻有义、真实义、圆满义、交遍义与无尽义。翕辟成变生成无数相续不断种种生灭相.相常变更不定,无固定相,正如《金刚经》所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似有而幻之相,所以有幻有义。又因“体用不二”,不能离用而觅体,从这层面来讲又是非虚幻的,是真实的,所以又有真实义。“大化周流,无往而不圆满”,千万种相相互摄含,是圆满而无亏,故有圆融义。此外,即使同一相,摄受者不同,结果也不同,便一相成千万种相相互交感,正如“一室千灯,交光相网”,不可割裂,此即交遍义。而无
尽义便是本体其大无外,流行无穷无尽,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生命由于相互交融,虚幻而又真实,多变无常,所以人与人之间可以达到某种共识,而又是相互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