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0-12-01T11:37:24.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汪志强吴尔水徐晨

[导读] 由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低,因此不必要行甲状腺全切除或常规颈淋巴结清扫,提倡长期密切随访。

汪志强吴尔水徐晨(安徽省安庆石化医院普外科 246000)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030-02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7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仅5例疑为甲状腺微小癌,余12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12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1例,17例中有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6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与显性甲状腺癌相比在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上没有明显差异,其治疗应遵循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外科手术

甲状腺微小癌(TMC)是指癌灶的最大直径≤1 cm的甲状腺癌[1,2],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隔脏器转移均称为甲状腺微小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其中大多数为乳头状癌,以单发居多,少数亦可多发[3]。由于癌灶微小, 术前常规检查不易发现,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现对我院199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3例,女14例,男女比例1:4.7;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4岁;病程1周~15年;15例以颈部结节就诊,1例疑为甲亢就诊;1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前均经B超检查,均为实性结节,其中低回声结节12例,无包膜9例,有细小钙化疑为癌5例。术前诊断:疑为甲状腺癌5例,甲状腺瘤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亢1例。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全组病例分别进行了甲状腺大部切除(2例),患侧腺叶切除(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全甲状腺切除术(2例)。加局部淋巴结清除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1例)。有2例患者术中未发现癌结节,仅按良性腺瘤做了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微小癌。全部患者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80~120 mg/d。15例(88.2%)患者术后得到随访,平均随访5.5年(1~13年),无手术死亡及复发。

2 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13年。17例中有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6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定义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为肿瘤最大直径≤10cm的甲状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好。文献告其发现率6%~35%。在尸体解剖中,TMC的检出率一般约为6%~13%,最高可达36%,这证实了多数TMC有良好的生物学行为。

3.1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其难点甲状腺微小癌由于结节小,有些结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或后被膜处,临床查体常难以发现。有些患者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等,在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中,临床医师注意力常集中于大结节而忽略了小结节的检查。因而,术前查体要仔细,特别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而甲状腺未触及结节者,要了解其生长速度、质地、位置是否固定。本组病例术前诊断率为29%。

B型超声图像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术前诊断TMC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为TMC理想治疗提供了可能。以往对B超检出的1cm内的肿块因其性质不明,多采取随访观察,目前在国际上一些较大的医学中心超声引导下行FNAC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准确率已达到75%~98%,但是国内医院尚不普遍。TMC的B超声像图特征有:结节为实质性,多为低回声,多无包膜,内有细小强光点,甚至有较大的钙化灶,而微钙化灶的显示对TMC的诊断有提高警惕的特异性,文献告为95.3%。本组均经B超检查,其中提靖苹 晌 ?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微小癌。

本组12例术前诊断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为TMC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故在诊治甲状腺良性疾病应想到有TMC的可能。故建议对甲状腺腺瘤应及早手术,手术中对残余甲状腺体和对侧腺体要仔细探查,即使是良性病变也应探查腺体内肿块与周边有无浸润,有无其他结节及砂粒体,对可疑结节行术中快速冰冻。对于无快速冰冻条件又高度怀疑为微小癌者,应行病变腺叶次全切或腺叶切除为宜,可减少再次手术的机会。

3.2 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很少会发展为显性癌,即使成为显性癌或颈淋巴结转移,也对患者的生存率影响不大[4]。因此,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微小癌手术治疗范围和因甲状腺良性疾病术中偶然发现的微小癌是否做补救性手术等。

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均有争议,有人认为应该缩小手术,仅行甲状腺次全切,甚至仅行患侧腺叶切除[5];也有人认为甲状腺微小癌有远处转移发生及原发灶难以找到,不能因为小而放松治疗,不能仅限于一侧腺叶切除而需要扩大手术范围[6]。我们对于临床扪诊未及占位但B超描述有实性占位、周边血供丰富、内有强回声光斑。无论其大小治疗上均应尽量行腺叶以上切除,同时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以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而行甲状腺次切术或结节摘除是不合适的。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1)肿瘤局限于一侧腺叶,且未侵及包膜、没有颈淋巴结转移者采用患侧腺叶+峡部或患侧腺叶+峡部+对侧部分切除。(2)对于肿瘤已侵及包膜、术前有颈淋巴结转移者, 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部分+功能性颈清术。由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低,因此不必要行甲状腺全切除或常规颈淋巴结清扫,提倡长期密切随访。

对于因良性病变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后发现微小癌者,如癌结节周围组织浸润或侵犯被膜,则行补救性手术,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是合理范围。若无癌周围浸润或被膜完整,则不一定行二次补救手术,但应随诊复查,发现可疑癌组织征象再次手术,视具体情况加做对侧叶次全切和颈淋巴结清扫术。

总之,甲状腺微小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在临床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加深对其认识,选择合理有效地治疗方案,减少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Woodner LB, Lemmon ML, Beahrs OH, et al. Occult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a study of 140 cases observed i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