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与创造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学习与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创造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论述了知识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知识教育应如何转变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创造力;关系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
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和获得,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即如何理解知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对创新教育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知识的学习与创造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创造力
目前,心理学界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有关学者指出,人的创造有潜在和显现两种状态。
具有创造力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出创造性产品。
潜在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力以某种心态、行为能力的静态形式存在,它从主体角度提供并保证个体创造产品的可能性。
但在没有产生创造产品之前,个体的这种创造力是不能
被人们直接觉察到的。
在个体产生出创造产品时,这种内隐的创造力就转化为显现的创造力。
正因为如此,我国学者董奇将创造力定义为:创造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的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此外,在现代众多研究者的著作中都包含了创造力普遍存在的思想,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认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力是存在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并不是只有伟人才有创造力,也不是只有充分发明、创新才算创造。
每个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创造的潜力。
正如Anderson指出的,一个人在社会关系、处世能力、任何知识领域中的思维和实验、学识领域以及音乐、艺术、文学方面,都可能富有创造性。
创造力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判断一个人的创造力不能只从结果出手。
二、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经验是影响人的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知识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
世界上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相应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造实际上就是知识在较深层次上的重新结合,创造力和知识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
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认为,经验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在该领域取得创造成果的。
T.Amabile指出,个体的创造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关领域技
能、有关创造技能、工作动机。
其中有关领域技能包括领域知识、领域技能和特殊的领域相关技能。
Rstemberg和Lubart则在他们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中指出,创造力的基本资源包括智力、知识、智力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基本知识指的是有关的经验体系、知识结构。
Stemberg进一步指出,为了在某一领域进行创造,人们必须有一定的关于该领域的知识,需要知道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需要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等。
(二)知识和创造力之间是一种矛盾的关系
这一观点认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创造力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它既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就是其典型的体现。
认知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几乎无法控制过去经验的影响,过去的经验一方面为我们的创造提供了一些支持的基本建构,另一方面它设置了障碍,阻碍了创造力。
Word等人认为人和事物都有一些核心特征,这是识别一个概念的关键特征,但这种核心特征又阻碍了创造力。
正因为过去经验的限制,Word才建议说,虽然有时从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到高效的解决办法,但当你想做出创造时,最好要“克服把你拉向过去的力量”,也就是不要从先前的经验出发,尽量排除经验的束缚。
我国学者董奇指出,创造力与知识的质应成正比关系,并且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的量也成正比关系。
单从知识量上看,知识与创造力并无正比关系,因为创造力并不能从现有的
知识中找到现成答案,而且靠死记硬背、墨守陈规积累起来的知识还会产生顽固的惰性作用,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然而,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知识是与创造力成正比关系。
因为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知识越丰富,产生新设想、新观念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知识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正确认识知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1.知识是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为新观念的产生和评价提供基础。
虽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创新教育不需要知识。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知识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Taylor提出了一套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i维课程模型:第一维是知识维,包括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第二维是心理过程维,即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心理能力及所需要的心理过程;第三维足教师行为维,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影响思维及学习过程的教师、学生和环境因素等。
在这一模型中,知识仍被看成是创造力培养的基本因素。
2.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
人的创造力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迄今为止,专家对创造力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但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即创造力涉及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三大层面。
“创造力是一种认知的、人格的和
社会层面的整和。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在正视知识作用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创造力发展的唯一因素,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创造力的同步提高。
学科基础知识只是创造系统过程中众多环节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同时必须重视其他因素的作用,如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元认知技能等。
单纯的知识量的积累并不能孕育出高的创造力来,这已被我们过去的教育实践所证实。
(二)知识的内容
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样,知识可能为创造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束缚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转换的可能性,但既定的知识基础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转换为创造力,知识与创新之间并没有线性关联:创造性活动需要以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但一个人精通某一领域甚至成为专家,并不意味着他有高的创造力。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虽然让学生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但由于忽视了知识的质量,这种单纯的知识量的增长并没有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相反却阻碍和束缚了其创造性的发挥。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知识应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的特征:
1.合理性。
主要指知识本身的结构应是合理的。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的知识或概念,有利于知识的转换和重组,有助于在不同的概念间形成联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
而这正是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形式之一,人的创造性
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
董奇指出,合理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
创造离不开概念的结合,概念越明确,联系功能越强,新的观念就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就越容易展开。
(2)具有双重的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
这样的结构因加强了联系而更有利于创造。
(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
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
(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事实性的知识。
程序性的知识适用性较广,迁移性较强,较有利于创造。
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知识本身的结构应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越合理,就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2.有效性。
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建立起新的知识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知识是认知的结果,更是认知的过程;知识不是绝对真理,而是对事实概念等的描述,这些描述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展。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再去强调知识掌握的量已没有任何意义。
面对无限增长的各类知识,怎样选择知识和获取知识比拥知识本身更重要。
现代的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为学生提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应考虑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才有利于其创造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选择的是如何选择和获得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自我管理和自我认识方面的知识。
必须把那些
可开发人的潜能并使人的能力发生质变的知识内容挑选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是更有效的,也更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对学生也更有终身的发展意义。
(三)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我们强调知识内容的同时,必须同时强调知识的学习方式,Feldhusen认为,创造性的工作要求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但并不以掌握为最终目标,目标是扩展和转换。
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创造力的相关较低,这不仅与知识本身的内容有关,更与其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关。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接受,偏重于机械记忆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缺乏对教材的探究和质疑,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现,不仅影响了学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传统课程体系片面强调接受学习的重要性,在本质上强调的是维持性的思维方式、奴性化的处世态度和服从性人格,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相悖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当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转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学习与发现学习。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在主动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鼓励学习过程
中的批判和质疑,培养问题意识;不但重视学习的结果,同时也强调学习过程本身。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取探索和发现的积极体验,养成正确的态度和精神。
在这样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其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注释:
[l]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I996.14.
[2][6][9]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69.
[3]Amabile, T.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M] .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1983.45, 357-376.
[4] Sternberg, R.J&Luberc, T.I.An Inves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 [M] .Human Development. 1991.34, 1-31.
[5][10]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7] Taylor, C.W.Questioning and CreaLing:A Model for Cur-riculum Research[J] .The Joum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67, 1(I):22-23.
[8j [11] [14]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3-41.
[1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武珍,中学生智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实验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