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为坚持智力追求,不惜放弃其天伦之乐;
在学术群体外围,做出科学的核心发现;
用数学分析生物,成功地进行学科交叉;
十年一系列实验,一篇论文开创新学科。
这是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博士对孟德尔生平的概括,也可以说是对他的评价吧。的确,孟德尔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将其毕生精力都奉献于科学研究的人。
一粒豌豆能做什么?在不同人的眼中,这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答案。阿基米德会思考如何用这粒豌豆做支点来翘起地球;安徒生会把它放在床垫下来寻找真正的公主;英国人会希望第二天醒来可以顺着豌豆的茎爬上天空;而游戏玩家们会把豌豆种在家门口阻挡一大波僵尸的进攻??而在大约150多年前,修道士孟德尔则把豌豆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水平,一不小心就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之一。
一、 孟德尔其人
1857年,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南郊的农民们发现,布尔诺修道院里来了个奇怪的修道士。这个“没事找事”的怪人在修道院后面开垦出一块豌豆田,终日用木棍、树枝和绳子把四处蔓延的豌豆苗支撑起来,让它们保持“直立的姿势”,他甚至还小心翼翼地驱赶传播花粉的蝴蝶和甲虫。
这个怪人就是孟德尔。
在其他修道士眼中,孟德尔的样子是使人过目不忘的:“头大,稍胖,戴着大礼帽,短裤外套着长靴,走起路晃晃荡荡,却有着透过金边眼镜凝视世界的眼神。”
其实孟德尔并不是一名纯粹的修道士。虽然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孟德尔仍然受到了较好的教育。18岁那年,他在帕拉茨基大学开始学习哲学和物理学。3年后,孟德尔选择成为一名牧师,并在圣汤玛斯修道院任职。在孟德尔29岁的时候,他又前往维也纳大学进修了两年物理学和植物学,并在学成后返回圣汤玛斯修道院 。在那里,他被免于承担牧师的职务,而得以教授物理学和自然科学。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孟德尔做出了对豌豆的研究。由此看来,将他比作是一名主日学校的教师,或许更加合适。
公元1884年1月,严冬笼罩欧洲大地。在奥地利布鲁恩市(今捷克布尔诺市)修道院的广场上,数百人身着黑色丧服,为刚刚去世的修道院院长举行葬礼。 葬礼的气氛肃穆而庄重。送葬者对死者怀着敬意和同情。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位可爱、善良、正直的老人。但是,直到灵柩被放进城内中央墓地的墓穴时,不论宗教界或科学界,也不论尊者或平民,仍无一人知道,已经埋葬的这位老人并不是普通的修道院长,而是伟大的生物学家和气象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堪与牛顿、伽利略、哥白

尼、达尔文相提并论!这位科学巨人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前默默无闻,直到他去世后的16年,人们才真正地认识到他的重要。
在他逝世前几个月曾说过:“我一生充满辛酸,但也有过美好的时光,因而我得感恩。毕竟我可以尽情地完成自然科学的研究。也许没多久,世人就会承认这项研究成果吧。”
二、 孟德尔与豌豆
孟德尔的时代,人们对遗传的认识还很粗浅,基本认同“混合遗传”学说:遗传是“黑+白=灰”,父母的黑和白简单融合得到子代的灰。此学说未被正式提出和论证,是一个普遍接受的、朴素的、以为不证自明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