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PPT中职语文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珊恢复生机; 细说原委,
(51—55)
苏艾揭示真相
最后的常春藤叶
琼珊病危 苏艾着急 贝尔曼 但求速死 搬来救兵 雨夜画叶 恢复生机 关心朋友 舍己救人 迅速脱险 用心良苦 解决矛盾
谁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
研读课文
1.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 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 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 达具有关键作用
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 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 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 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 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 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 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欧·亨利(美)
制作上海市三林中学 孙燕红
关于作者——欧·亨利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 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 纳州一个乡镇医师家里。他3岁丧母,父亲无力抚 养子女,童年时只得寄人篱下。他当过牧童、学 徒,以后又做过办事员、制图员、会计、出纳等 各种工作,饱受歧视,遍尝艰辛。1898年他被控 挪用银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狱中因表现良好, 担任药剂师(后来提前2年获释),因而有机会听到 犯人讲的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这丰富了他 的创作素材。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美):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 叶》等
莫泊桑(法):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 球》、《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 说有《一生》、《漂亮朋友》
契诃夫(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套中人》、《变 色龙》、《万卡》、《小公务员之死》 等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 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 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 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 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4.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 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 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5.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 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 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 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关于作者——欧·亨利
欧·亨利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 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 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 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 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在情节结尾时突然让 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 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 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 魅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就是在世 界文学中久负盛名的“欧·亨利式的结尾”。
7.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 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 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 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 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高潮(第37至50节): 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 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分角色朗读
第一幕(6—11) 苏艾医生,讨论病情 第二幕(15—29) 琼珊数叶,但求速死
第三幕(32—35) 苏艾担心,搬来救兵
第四幕 (37—42) 奇迹发生,
(45—50)
6.wk.baidu.com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 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 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 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 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速读课文,按时间线索梳理情节
十一月 一天早晨 这天夜里
琼珊病倒 琼珊病重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
琼珊病危
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 琼珊病情好转 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
琼珊脱离危险 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按小说情节分段
开端(第1至11节): 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 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改写文章
本文中,欧·亨利故意将叙述的重心与视 角放在苏艾和琼珊身上,而几乎始终将主人公 贝尔曼先生放置于叙述的隐暗处,让他在文中 姗姗出场。对他简短的人生介绍,也采用了冷 静、甚至略带着一点嘲讽的口吻 。这是作者 在构思上欲扬先抑,欲显先隐的独具匠心。请 你尝试着以贝尔曼先生为主角,通过他的眼光 与心理,来重写整个故事;尤其是最后的风雨 交加的夜晚,可以作为叙述、刻画的重心。还 可以想象一位老画人由激情到颓废的复杂的人 生经历等等,并重新给自己的小说命名。
2.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 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 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 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 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 复。
3.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 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