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理论
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罗伯特·考克斯、理查德·阿希利等人把批判理论应用到国际关系领域,使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批判理论得以成型;批判理论自80年代初开始激烈挑战和冲击西方国际关系的实证主义主流理论,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学派。
批判理论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从批判哲学到批判理论的学术进路,可以分为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和受葛兰西主义影响的两个分支。
前者主要在欧洲,后者主要在北美。
从概念上讲,批判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批判理论是指除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外对主流理论持批判态度的几乎所有国际关系学说,包括后现代主义、温和型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世界体系理论以及生态政治学等;狭义的批判理论则专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欧洲社会学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
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是:
1、实证主义不能全盘应用到国际关系研究(反实证主义: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立场),拒绝实证主义及主流理论所提倡的理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宣扬理论的实践性与能动性,具有革命的、主体的自我意识。
2、国际关系理论既要解决问题,更要关心人类解放;要反思国际关系中的压迫现象,追问现存世界秩序的起源、实质及其合理性,寻找更加适合人类解放的国际政治实践模式。
3、技术统治旨趣是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大敌;技术统治的旨趣对于理论建设不是毫无意义,但它只是多种知识旨趣中的一种,在世界政治发生转折性变化和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理论旨趣应更多关注与批判理论相联系的解放旨趣。
4、建设世界共同体有必要限制战略理性,提倡沟通理性;要高扬人类的沟通理性,将之从技术工具理性和社会战略理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重建理想语境下主体间自由沟通和理解的前提条件。
影响:批判理论使国际关系理论进入了多元发展、百舸争流的局面,其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批判理论的发展不仅对国际关系元理论特别是认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批判理论的认识论讨论揭开了国际关系本体论讨论的序幕;它提出了关于社会科学理论的新界定;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现实主义的话语霸权,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多元发展;为社会建构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并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研究提供了启示。
批判理论的缺陷在于,其概念体系有失缜密,其批评性多于建设性,其学理性多于实践性。
以下是其他参考资料: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大体分为两种:批评性诠释理论和激进的诠释主义。
批评性的诠释理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打破主流理论所遵循的实证主义及理性主义传统。
该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他认为主流理论的认识论假定以及传统的理论建设是不成立的。
他拒绝实证主义及主流理论所提倡的理性;第二,他认为知识的技术官僚化和官僚化的形式促使人们对国际关系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规范问题发生兴趣。
第三,它对认识论抱有一种温和的态度,谨慎地认为伦理和道德领域不排除存在普遍主义的可能性。
激进的诠释主义赞成批评性诠释理论对传统实证主义理论活动所作的批评和反思,但是,他超越前者的见识,通过采取后结构的方法论,形成极为不同的伦理和认识论方面的假设。
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诸方面深刻批判了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掀起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风暴”。
从认识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激烈批评实证主义关于认识知识的观点,批评试图建立客观的、在经验上可以获得验证的真理性陈述,反对关于独立于人的思想和实践之外存在客观标准的观点。
从本体论上看,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挑战理性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概念,强调行为体如同的社会建构,以及认同对利益和行为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方法论上,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反对单一的科学方法占据支配地位,提倡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指出研究方法中诠释战略的重要性。
在价值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指责关于在建立理论的过程中的价值中立的说法,否认理论研究活动过程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