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4.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一)、课程设置(Ⅰ)研究方向:

1. 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2. 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

3. 数字制造技术

4. 制造系统集成与信息化技术

5. 摩擦学及其工业应用

6. 机械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

7. 磁悬浮技术8. 材料制造装备与控制技术

9. 包装技术与装备10. 振动与噪声

11. 机器人技术

(二)、课程设置(Ⅱ)研究方向:

1. 机械设计及理论

1.1现代设计方法与应用 1.2 机械损伤与失效分析

1.3结构振动与控制技术

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1装备制造与过程控制技术 2.2材料成型技术

2.3制造与信息集成控制理论与技术

3. 机械电子工程

3.1机电液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 3.2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3.3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技术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低于29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5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19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4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分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

1. 公共学位课如下,总学分12学分。

第一外国语100学时,5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学分;数学课两门,各40学时,2学分。

2. 专业学位课:3~4门,6~8学分。

3. 非学位课: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及个人能力,选修本专业或跨专业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其非学位课学分必须满足本培养计划“三、学习年限与学分”之规定要求。

4. 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均须补修本学科(专业)相应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Ⅱ)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课通过参与课题进行,社会实践可采用“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等。参加实践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后,合格者记2学分。

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补上。

六、选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科学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

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审核后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选题报告通过后记1个必修环节学分。

1. 选题原则

硕士学位论文应选择对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并具有先进性,以使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尽可能接近本学科的前沿。

课题的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要根据实验条件、计算条件、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选定适当的课题,以使研究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2. 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水平、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目的等。

3. 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四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同时结合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选题报告如不符合要求,必须在二到三个月内重做。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中期考核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所修课程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考核时间安排在第3学期进行。学位课程总平均成绩应达到75分以上。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七、科研与论文

1.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文献阅读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写出500字以上的心得,报告内容包括:学术活动时间、地点、宣讲人、报告的内容和体会等内容。完成者记必修环节学分1学分。

2.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一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含等同于省部级的行业奖励);或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公开发表论文研究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奖励证书中和专利发明人中有署名,且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名义。

在无正式刊号的论文集上,或者在属于汇编性质的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3.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a. 学位论文应有一定创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新见解,新见解要有科学依据。

b. 论文应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必须立论正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材料详实,文字通畅,格式规范,图表精确、数据和计量单位正确。

c. 论文必须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行为。

d. 硕士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最短应不少于8个月。

4. 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检测。

5. 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的政治、纪律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在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

2.坚持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既要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培养具有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坚持课堂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坚持导师负责制和系(或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和系(或教研室)集体的积极性,从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引导研究生全面发展。

九、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