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2.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具体而言包括: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

(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等。

(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国民性等。

(6)其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教育、临床、工业、消费、法律、管理、健康、组织、人事等。

二、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的概念“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2.主要观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

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织,从而形成“自我概念”。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每个人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人格、家庭背景等不断地提出一定的“角色期望”,而每个人都会通过“角色采择”塑造自己的自我形像。并不断向这个方向靠近。如果“角色采择”的自我形象和“角色期望”中的一样,这个人就能和谐的发展;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

3.角色失调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1)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

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由于每个个体往往都处于社会中的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这些角色之间可能互不相容,这就会出现“角色间冲突”。这种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依据个人当时所在的境况明确自己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做“角色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先后兼顾或舍末求本的角色和行为。当人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角色冲突时,这个人就能够很好地适应与发展;反之,就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心理,阻碍个人的发展。

三、符号互动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符号互动论是主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巾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2.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3.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三者形成、维持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2)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合并通过符合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过程的化,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3)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

(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发展,而个人又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5)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行事,在此限度,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6)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四、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1.模仿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现象。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左右,米勒(N.E.Miller)、多拉德(J.Dollard)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出版《社会学习和模仿》,提出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A.Bandura)和沃尔特斯(R.H.Walters)等人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这种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五、社会交换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这是一种主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等。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

论、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始于1958年。

2.主要观点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是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对照。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两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他还引人权力、规、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论在更大围解释社会现象。

六、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

1.场论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研究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l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和意图等部个人区域),即I-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lifespace,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

通常,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状态,如果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一个公式:B=∫(P,E)=∫(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E解释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c)。

2.群体动力学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

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有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被研究。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群体动力学研究亦即群体动态运转过程研究,包括群体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勒温与其领导的小组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直到他1947年去世,一直致力于研究群体动力问题。

勒温所做的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和方向。该研究证明了不同的领导方式会诱发群体不同的心理气氛,并进而引起人们不同模式的行为‘,的领导方式不仅有利于群体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给成员带来最大满足。而专制型、放任型都不是理想的领导方式。

第二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目标

(一)社会化概念

1.定义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教化指广义的教育,通过社会化机构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的过程;个体化指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价值观、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3.社会化的目标社会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二)社会化的容

1.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继而在学校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水平,社会成员素质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因而,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社会化的重要容。

2.选定具体生活目标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个体是有理想的,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其成员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达到社会整合之目的。

3.学习社会行为规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社会规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4.培养获得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及行为规,社会化容之一是使其成员按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

(三)社会化的条件

1.生活依赖期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语言及学习能力这是由于人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神经网络,是自然界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及经验,而且使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二、社会化的过程

(一)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化过程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步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期)、继续社会化(成年期)。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社会化将贯穿人的生命始终。

(二)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初步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三)社会化类别

1.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习现有政治制度所接受和采用的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信念形成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发展,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容。

2.道德社会化个体将道德规逐渐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包括: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即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③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3.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社会对其的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

4.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涵的知识、规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三、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而这种文化模式是上几代人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化是在一定文化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对人必然会产生影响。如中国人的含蓄、勤俭、关注群体与美国人的开放、进取、关注自我等,无不与社会文化有关。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Mead)1935年曾对生活在新几亚的三个原始部落文化和人格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米德采用观察法,对三个相邻但互不干涉,没有任何交往的原始部落

中的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他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在同一个文化圈里的人都有同样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

(二)家庭父母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而父母就是社会化的最初媒介。对于一个人来讲,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1946年,拉特克专门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和气氛与孩子人格(或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受到心理学界较高的评价。研究结论是:①家庭较自由、限制少的孩子和家庭束缚多的孩子相比,竞争心小,在朋友中受欢迎,人缘好;②家庭中受宽恕的孩子和惩罚严厉的孩子相比,有同情心,能体贴人,对他人的批评敏感;③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子女责任、平等家庭的孩子比较适合做领导工作;④兄弟姐妹关系融洽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⑤家庭的孩子与专制家庭的孩子相比,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

(三)学校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教授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各种普通与专门的知识、技能;指导与训练各种正当的行为标准及各种生活习惯;形成个人的思想、信仰、态度,熟悉社会风俗,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四)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是指年龄、特点、爱好、兴趣、地位相近,时常在一起的一群人。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它对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影响相对小。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同辈群体对人发展的作用。为什么到了青春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增大呢?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但另一方面又

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实际了解,缺乏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他们不再像幼年那样向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发展了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心封锁,同时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怕遭别人拒绝而人际交往反而少了,时常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孤独。

3.性意识萌发,却又缺乏理智上的准备。近些年来,世界围的“成长心身异步现象”突出,生理成熟大大提前,但是获得独立经济地位的时间延长,受教育时间增加,心理成熟变晚。这个矛盾也是青年期的重要特点。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同辈群体之间的共同体验、共同语言、共同情感体验、共同的需要使他们相互认同、相互模仿、相互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同辈群体对人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的价值取向。比如,好学生的小群体,话题多是学习、成绩、升学等,这种价值上的认同可以是学习上相互竞争,相互启发,坚定信念,获得支持。相反,一些染上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一些错误的人生信念,甚至会滑向深渊。我国犯罪学家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或伙伴影响在犯罪青少年中影响很大。

(五)大众大众是指以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

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大众的社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个体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刺激决定的。(1)内在的因素包括均衡作用、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指的是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平衡机制。当某些方面失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这种需求,即生理上的困乏就会产生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机。(肚子饿了想吃) (2)外在刺激。(吃饱了后闻到美味还想吃) (3)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只是人类简单行为的部分动因,不能用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2、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内驱力。因而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不同于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的如饥渴动机和性动机。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得来。如成就动机,因而称为衍生性动机、习得性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和功能 1、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例如吃东西不是肚子要吃是整个人要吃。除了肠喂功能方面有变化,身体的其它部分也有变化。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和需求。动机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例如需要钱——买车——维护自尊。 (1)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2)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动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同样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 (3)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人们可以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部分动机,但不可能对自身的动机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4)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5)动机有强弱、清晰程度。 并非所有行为和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如表现性行为并不是有动机的,例如说话的方式、自然的成熟过程。 2、动机的功能:(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2)维持个体活动, 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三)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例如饥渴动 机、性动机、母性动机。心理性动机是指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后面再详细讲)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第四章态度和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一、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内在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评价世界的方法。 态度三个基本要素: 认知(性质——想法和信念) 感觉(自我的感觉和价值观——情绪反应) 行为倾向(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动) 普遍性假设: 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受决定我们的公开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心智。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研究得出的结论: 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罗伯特·埃布尔森: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测量态度 1. 直接测量: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2.间接测量: 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 生理指标测量 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和评估启动范式 B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 1998年至今500万人参加了测验: 1.内隐态度普遍存在;

2.内隐态度存在个体差异; 3.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外显态度(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二者同时预测态度更准确。形成于生命早期的态度:种族和性别态度,内隐态度更准确;其他态度如:消费行为、支持的政治候选人有关的态度,外显报告更有预测力。 三、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1.社会因素—对态度的影响 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 总体原则:当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更明显 3.态度何时能够预测特定的行为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当态度与行为具体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 (2)计划行为理论 指向行为的态度两个因素决定:感受到的重要人的期望 A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主观范式遵从期望的动机 B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 (有批评观点) 4.态度何时有效 (1)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自己的态度——态度强度 (2)提高人们的自我觉知—自我意识 思考自己的态度,并觉知自己的行为 让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的镜子 5.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用所学知识解释“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 第一节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一、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自我表露理论: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和内在的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表现出与行为一致的态度。 即使意味着虚伪和做作,为了留下好印象也会假装。 二、自我辩解:认知失调——利昂·费斯廷格1957 认知失调理论: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性和一致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角色知识点

第四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个人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就社会方面而言,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具有的功能的被履行、被落实,换言之,也就是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所谓地位,就是个体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非人格的,由社会结构所设定的,是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地位赋予占据它的个体以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来规范个人的行动以及他与占据着社会系统中其他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互动。 角色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第一,它是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 第二,行为模式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 第三,行为模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期望角色):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是社 会观念形态,标准形态,大众观念形态 领悟角色:扮演角色的个体对怎样扮演理想角色的理解,属

个人观念形态 实践角色:个体根据对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 角色,如性别角色 自致角色:个体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角色(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或正式角色 和非正式角色 规定性角色:角色规范比较严格且有明确规定的角色, 如政府官员、法官、士兵、学生等开放性角色:角色制约的规范程度相对较低,个人可 以根据自己对其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 而较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的角色,如父 亲,朋友等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如师生关系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要有一番计算在里面,要有所盈利,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