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一、物品准备

血管超声引导系统1台、改良塞丁格穿刺组件1套、超声引导系统专用针器1套、非无菌与无菌超声探查耦合剂各1支、其余同传统PICC穿刺用品。

二、操作程序

1.获得置管医嘱,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并预约X射线检查行导管定位。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处置室),核对床号、姓名。

3.摆体位,暴露穿刺区域,患者戴口罩。血管超声仪摆放在操作者对面,便于

操作者在目视屏幕下双手操作。

4.在血管超声引导下选择血管步骤:

先摸到肘窝处的动脉搏动,大概在肘窝上2cm处先找肱动脉与肱静脉,涂抹少量的耦合剂,用探头轻轻压迫,可见其搏动的为肱动脉,与之伴行的可被压扁的为肱静脉。因肱静脉汇合于内侧的贵要静脉,所以将探头向内侧、向上慢慢移动,找到内径较大的血管,用探头压迫,可以压扁,不见脉搏就是首选的穿刺血管-贵要静脉。在预穿刺点处做好标记。

5.测量体位:患者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右胸

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臂围:穿刺点上10cm,记录测量数据。止血带放于患者上臂的下方。

6.手消毒液洗手、消毒

A.摆体位、建立无菌区。

B.助手将放有棉球的弯盘内倒入酒精及碘伏。

C.操作者以穿刺点为中心,酒精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D.酒精待干,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在病人臂下铺无菌治疗巾。

7.穿隔离衣,更换无菌手套。

8.带无菌手套,打开插管包,铺好洞巾,吧PICC导管及连接器放到插管包的

无菌弯盘内。检查导管的完整性,预冲连接器、减压套筒、输液接头、最后

冲洗导管外部,导管浸泡于生理盐水中。

9.用无菌盐水纱布擦洗手套。

10.安防无菌探头罩:

A.取无菌耦合剂少许涂在滩头上。

B.探头上罩上无菌罩,罩和探头之间,不可有气泡。用橡胶固定牢固。

C.在穿刺点附近涂抹少许无菌耦合剂。

D.将微插管鞘穿刺套件移入床旁无菌区、摆放整齐、合理。

11.安装导针器:根据血管深度选择导针器规格,并安装在探头上的突起处。

12.助手在消毒区外扎止血带,并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

13.穿刺前在超声引导下再次定位血管,并将选择好的血管影像固定在标记点得

中央位置,左手固定好探头,保持探头位置垂直于皮肤。

握探头的手法:左手紧握住探头手柄两端凹陷处,手部小鱼际部位作支撑平台,探头稍微贴近皮肤垂直成90度。右手取穿刺针,针尖斜面向上(即向探头一侧)插入导管器沟槽,操作者双眼看着血管超声仪屏幕进行静脉穿刺。在超声显示屏上课在血管内看见一白色亮点,血从针尾处缓缓流出,即为穿刺针已进入血管。

14.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保持不动,小心地移开探头。左手固定好穿刺针,右

手取导丝置入穿刺针,导丝入血管后,随机降低进针角度,继续推送导丝,右手松止血带(或由助手协助)并嘱患者松拳。体外导丝保留10-15cm。(遇到阻力不可用力推送导丝。如送导丝不成功,导丝与穿刺针必须一起拔出,避免穿刺针针尖将导丝割断导致导丝断裂于体内)

15.撤除穿刺针,保留导丝在原位。

16.解剖刀沿导丝上访,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做皮肤切开以扩大穿刺部位,导丝

下方垫无菌纱布,注意不要切割到导丝。

17.沿导丝送入插管器(扩张器/插管鞘套件),注意固定好导丝,避免导丝滑入

静脉,推进插管鞘时与血管走向保持一致,边旋转插管器变用力持续向前推进。

18.拧开插管器上的锁扣,分离扩张器、插管鞘,同时将扩张器和导丝一起拔出,

确保插管鞘不移位(随即用左手拇指堵住鞘口或食指压住穿刺点上方的静脉

止血,并检查导丝的完整性)。

19.固定好插管鞘,插管鞘下方垫无菌纱布,将导管自插管鞘内缓慢、匀速置入。

当送入10cm左右时,嘱病人将头转向静脉穿刺侧,并低头使下颌贴近肩部,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

20.插管至预定长度后,取无菌纱布在鞘的末端处压迫止血带并固定导管,从血

管内撤除并撕裂插管鞘。核对插管长度,将导管与支撑导丝的金属柄分离,缓慢平直撤除支撑导丝。保留体外导管5-6cm垂直剪断导管。

21.将减压套筒安装到导管上,在将导管连接到连接器的金属柄上,沿直线将连

接器翼型部分的倒钩和减压套筒上的沟槽对齐,锁定。

22.抽回血,见回血后将此注射器弃去。用另一支抽好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脉冲方

式冲管。

23.安装白色固定翼,输液接头,撤除洞巾。

24.固定导管

A.消毒后将留在体外的管做“L”型固定。

B.穿刺点放对折两次的无菌纱布。

C.用无菌贴膜覆盖,注意贴膜底端要贴在连接器的3/4处,一条胶布平行固定于连接器底端,用第二条胶布“+”字交叉固定于贴膜上。

D.用无惧纱布包裹输液接头。

E.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置管后2小时若穿刺点无渗血,可解除弹力绷带。

视情况而定,如病人外周血小板低、出凝血时间延长的病人,每4小时松开弹力绷带1次,24小时~48小时解除弹力绷带)。

25.整理用物,注明穿刺时间、导管长度。

26.再次核对,向病人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27.X射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8.记录导管置入长度、胸片结果、臂围、穿刺日期、操作者。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各位老师,各位护士姐妹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受护理部的委托,和大家共同学习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相关内容,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90年代后期在我国开始使用,现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其极细的高生物相容性导管由肘前静脉穿刺插入至上腔静脉进行轮流治疗,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可以代替中心静脉置管而无中心静脉置管的诸多并发症。穿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理想的置管静脉,对于局部血管状况好的患者可以采用肉眼观察和触摸估计的方法评估血管后置管,而对于水肿、肥胖、反复化疗以及由于长期输液等患者而言,常规方法的穿刺成功率低,如何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超声引导下PICC其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势,不仅能减轻穿刺患者的痛苦,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一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起源 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的使用最早是在1997年华盛顿医学中心,由一个从事危重护理的护士Claudette Boudreaus完成的,这个护士是最早的PICC小组成员。她从协助医生做颈内静脉穿刺得到经验,能够在超声引导下对摸不到的血管进行穿刺。她成功地对病人肘窝以上的贵要静脉进行PICC穿刺置入。从1999年到2001年,大约有10个护士在华盛顿医院中心接受了这些技术的专业培训。在此期间,床旁置入PICC的成功率为65%~91%。 在过去的10年中,有很多的医学研究表明,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和超声引导能极大地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不是所有的血管都能插管,超声引导是最好的方法,不能盲插。全世界每年都要置入7亿根导管,美国占30%,全部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插管;其他国家占70%,有4.9亿是盲插。 目前在美国使用超声和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这一技术方法成为各个医院中专业护士置入专管的“金标准”。 二超声下PICC置管静脉的选择 静脉可分为深浅两类,深静脉多走行于深筋膜的深面并与同名动脉相伴,也称为并行静脉;浅静脉走行于皮下组织,一般称为皮下静脉(见图1)。由于上肢静脉行程较下肢短,右侧较左侧短,浅静脉表浅易寻,因此多选择右上肢浅静脉穿刺置管,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PICC一般选择肘部的肘前浅静脉置管,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对于无法经肘部静脉置管的患者,颈外静脉、腋静脉及下肢的股静脉、大隐静脉、腘静脉也可作为PICC的置管途径。超声引导下PICC应首选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位于肘前,操作范围较大,适合超声人员作实时监测,同时贵要静脉入路是中心静脉置管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气胸、血胸、空气栓塞以及神经损伤等的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教学资料

超声引导下P I C C置管操作程序

精品资料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一、物品准备 血管超声引导系统1台、改良塞丁格穿刺组件1套、超声引导系统专用针器1套、非无菌与无菌超声探查耦合剂各1支、其余同传统PICC穿刺用品。 二、操作程序 1.获得置管医嘱,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并预约X射线检查行导管定 位。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处置室),核对床号、姓名。 3.摆体位,暴露穿刺区域,患者戴口罩。血管超声仪摆放在操作者对面,便于 操作者在目视屏幕下双手操作。 4.在血管超声引导下选择血管步骤: 先摸到肘窝处的动脉搏动,大概在肘窝上2cm处先找肱动脉与肱静脉,涂抹少量的耦合剂,用探头轻轻压迫,可见其搏动的为肱动脉,与之伴行的可被压扁的为肱静脉。因肱静脉汇合于内侧的贵要静脉,所以将探头向内侧、向上慢慢移动,找到内径较大的血管,用探头压迫,可以压扁,不见脉搏就是首选的穿刺血管-贵要静脉。在预穿刺点处做好标记。 5.测量体位:患者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右 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臂围:穿刺点上10cm,记录测量数据。止血带放于患者上臂的下方。 6.手消毒液洗手、消毒 A.摆体位、建立无菌区。 B.助手将放有棉球的弯盘内倒入酒精及碘伏。 C.操作者以穿刺点为中心,酒精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D.酒精待干,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在病人臂下铺无菌治疗巾。 7.穿隔离衣,更换无菌手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 一、物品准备 血管超声引导系统1台、改良塞丁格穿刺组件1套、超声引导系统专用针器1套、非无菌与无菌超声探查耦合剂各1支、其余同传统PICC穿刺用品。 二、操作程序 1.获得置管医嘱,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并预约X射线检查行导管定位。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处置室),核对床号、姓名。 3.摆体位,暴露穿刺区域,患者戴口罩。血管超声仪摆放在操作者对面,便于 操作者在目视屏幕下双手操作。 4.在血管超声引导下选择血管步骤: 先摸到肘窝处的动脉搏动,大概在肘窝上2cm处先找肱动脉与肱静脉,涂抹少量的耦合剂,用探头轻轻压迫,可见其搏动的为肱动脉,与之伴行的可被压扁的为肱静脉。因肱静脉汇合于内侧的贵要静脉,所以将探头向内侧、向上慢慢移动,找到内径较大的血管,用探头压迫,可以压扁,不见脉搏就是首选的穿刺血管-贵要静脉。在预穿刺点处做好标记。 5.测量体位:患者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右胸 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臂围:穿刺点上10cm,记录测量数据。止血带放于患者上臂的下方。 6.手消毒液洗手、消毒 A.摆体位、建立无菌区。 B.助手将放有棉球的弯盘内倒入酒精及碘伏。 C.操作者以穿刺点为中心,酒精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D.酒精待干,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消毒(顺-逆-顺)三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在病人臂下铺无菌治疗巾。 7.穿隔离衣,更换无菌手套。 8.带无菌手套,打开插管包,铺好洞巾,吧PICC导管及连接器放到插管包的 无菌弯盘内。检查导管的完整性,预冲连接器、减压套筒、输液接头、最后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一: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明亮,紫外线消毒半小时。 二:操作前: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年龄、血管情况、理解功能、心理情况等,向病人宣教,教会病人做配合动作(当导管到达腋静脉时,嘱病人要向穿刺侧转头并低头,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 三:操作准备:洗手,戴口罩,整理着装。 准备用物:导针器,插管鞘包,PICC穿刺包,0.9% NS100ml,10ml注射器1支,20ml注射器1支,1ml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安尔碘1 瓶,电极贴3片,心电监护器1台,超声引导器1台。 四:操作中: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暴露操作区域,嘱病人戴口罩,将仪器摆放于合适位置,使操作者在目视屏幕情况下方便操作。 2;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血管和穿刺点(首选贵要,次选肱静脉)找到血管,用探头压迫,可压扁且不见搏动即为静脉。在预穿刺点处做标记。 3:测量导管置入长度:病人取平卧位,上臂外展与躯干成90°,从穿刺点测量至对侧胸锁骨关节处(注意:提外测量长度与置管长度并非完全一致)。测臂围:从肘窝上10cm处(儿童于肘窝上5cm处)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4:洗手,戴口罩,检查用物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潮湿、破损、漏气。打开PICC 穿刺包,助于遵循无菌原则将用物投递。 5:消毒穿刺侧手臂,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大于20cm,必要时消毒整个手臂,在臂下铺治疗巾、无菌止血带,铺洞巾,暴露穿刺点,铺无菌大单,无菌最大化,覆盖病人全身。 6:更换无菌手套,穿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洗手,助手用0.9%NS冲洗手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注意观察导管的完整性,预冲延长器,肝素帽,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导管外部。 7:安放无菌探头罩:取无菌耦合剂少许,涂抹于探头,将无菌罩罩于探头之上,无菌罩和探头之间不可以有气泡,用橡胶圈固定牢固。 8:将物品置放合理。安装导针器,根据血管深度选择导针器规格,安装在探头处的凸起处,选择好穿刺针,置于导针器上。 9:操作者扎无菌止血带,嘱病人握拳,在穿刺点处涂抹耦合剂,在超声引导下,再次定位血管,将选择好的血管影像固定在穿刺点的中央位置,左手固定好探头,保持探头位置垂直于皮肤,右手取穿刺针,操作者双眼目视超声仪屏幕进行静脉穿刺,在超声显示屏上,可在血管内看见一白色亮点,血从针尾处缓缓流出,即为穿刺针已进入血管。 10: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取导丝置入穿刺针,导丝入血管后,固定穿刺针保持不动,小心移开探头,随即降低进针角度,松开止血带,继续推送导丝。体外导丝保留10~15cm,如遇阻力,不可用力推送导丝,应查明原因。导丝推送完毕后,撤出穿刺针,保留导丝在原位。 11:穿刺点处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0.1~0.2ml皮内注射。扩皮刀于导丝上方于导丝成平行角度做皮肤切开,以扩大穿刺部位(注意:不能切割到导丝)12:沿导丝送入插管鞘,固定好导丝,避免导丝滑入静脉,持续向前推进,使插管鞘完全进入血管,注意推进插管鞘时,与血管走向保持一致,拧开插管鞘锁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