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

作者:缪军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6月期间在本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35例患者,对其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3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轮廓欠清,周围回声偏低,内部回声以弱回声为主要特征,可杂有稀疏散在光点,后壁回声不同程度的增强。有2例胰腺区呈气体强反射,胰腺显示不清。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有23例,合并胸、腹水有10例。结论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

CT引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领域,是近年来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疗效有所提高的重要基础。但在基层医院,CT还难以普及的情况下,B型超声仍作为首选检查,而且简单易行、无损伤、价格低。笔者对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经临床最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35例病人的B型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7月-2012年8月间在本院就诊的35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最终均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2岁-60岁,平均46岁。

1.2方法用我院NEMIOSSA-550A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根据需要患者采取仰卧位、坐位或俯卧位,先在第1-2腰椎平面行横切扫查腹部,然后上下移动,也可行右低左高位行斜行扫查,同时作纵切等多切面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对周围组织以及脏器的情况也要做扫查。

2.结果

35例患者,3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轮廓欠清,周围回声偏低,内部回声以弱回声为主要特征,可杂有稀疏散在光点,后壁回声不同程度的增强。有2例胰腺区呈气体强反射,胰腺显示不清,经提示临床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最终也确诊为胰腺炎。检查发现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有23例,合并胸、腹水有10例。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1],引起胰腺炎的病因很多,各种胰酶原的不适时提前被激活是急性胰腺炎形成的主要始动因素,胰蛋白酶原溢出至胰腺间质和胰腺周围组织内而被激活成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具有消化组织的作用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共同的病理改变是早期胰腺轻度肿胀,间质充血水肿,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病理进展,出现坏死和出血呈局限性或弥漫性;腺泡及小叶结构破坏,呈模糊不清;胰腺内、周围,肠系膜,网膜和后腹膜脂肪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胰腺导管扩张,动脉有血栓形成,坏死灶外有炎性区围绕[2]。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已被证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表现,即胰腺本身的改变,表现为胰腺肿大、轮廓不清或欠清,声像图上以回声减低为主要特征,呈无回声或弱回声,夹杂有稀疏散在光点,后壁回声往往增强。内部回声呈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多为胰腺水肿病变所引起。如出现分布不均匀的高低回声,或高回声光斑,此时要高度警惕重症胰腺炎;另一类为胰腺炎的间接改变:(1)胰腺周围弱回声区,多在发病早期出现,数周至数个月消失,为胰腺周围渗出和水肿样变化,此征象的变化过程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经过一致,为重要的间接表现。(2)胆系异常,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3)胸水、腹水。(4)胰腺区呈强气体反射:急性胰腺炎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胃肠道内积气,超声检查出现气体强反射现象,可不显示胰腺。特别是胰头部由于十二指肠包绕而气体最多,观察更困难。但有学者认为,胰腺区气体反射增多,正好说明是急性炎症的一种表现,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5)胰腺显著增大,可压迫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而出现相应的声像图表现。

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急腹症,应与急性胆囊炎、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鉴别,这些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X线透视、实验室检查等。与全胰癌的鉴别:全胰腺癌起病隐匿,食欲减退无发热,胰头癌有黄疸,声像图表现为呈胰腺局限性增大,边界不规则,高低不平,可有胰腺内肿块及浸润表现,可发生肝脏及淋巴结转移。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鉴别:病史较长,反复发作,有腹泻、体重减轻、糖尿病等表现,声像图表现为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大,边界规则,但边缘线高低不平,不光滑,胰管多呈平滑样扩张[3]。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除了要对其胰腺本身的声像图表现详细观察外,对其间接征象也要认真研究,同时也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且对实验室检查进行了解,做好鉴别诊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和漏诊。对病人要进行动态跟踪随访,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和了解预后。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51.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5.

[3]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