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引流管的护理
一、引流管的位置及保护
1、待病人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 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对不合作的患者可适当加以约束;对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镇静剂;对清醒患 者告知置管的重要性和目的及活动时引流管的摆放位置,以取得合作。 3、患者头部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4、转移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妥善固定后再行转移。
26
三、保持引流管通畅
1、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或成角,保持引流有效,以免造 成脑脊液流通受阻出现急性颅内增高。 2、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 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如引流管内液平面无波动, 考虑管腔是否阻塞,立即报告医生,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适当挤压引流管, 以保证引流通畅,必要时医生重新置管。
7
穿刺部位:
1.前角穿刺
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 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 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2.后角穿刺
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 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 不超过5~6cm。
3.侧方穿刺
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 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 方各4cm处。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20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正常颅内压为7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与进食无关的喷射 状呕吐),视乳头水肿(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眼底静脉回流 受阻而导致)。
21
肢体活动情况:
如果患者逐级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意 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之后,提示病情恶化。
脑室外引流的相关知识
1
定义:
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 开颅手术中,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 脑室内,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
2
3
脑室
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 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 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 室。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13
并发症
1.脑室内、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出血。 2.急性脑水肿及颅内压突然增高。 3.视力突然减退甚至失明。 4.局部或颅内感染。
14
脑室外引流的护理要点
㈠病情观察 ㈡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
15
2020/1/1
16
病情变化
1、意识 2、瞳孔 3、生命体征 4、有无颅内压增高 5、肢体活动情况 6、循环系统情况 7、癫痫发作
25
二、引流速度及引流量:
1、术后早期要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 导致意外发生。 2、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 低。 3、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 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 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9
10
11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适用于: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 昏迷时,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 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有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 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 室,引流脑脊液。术后尤其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 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5.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 6.做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管。 7.抽取脑室液做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12
禁忌症
1.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 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或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 附近的血管畸形病人,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 3.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 难,引流也很难奏效。 4.严重颅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需谨慎,因突 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4.经眶穿刺
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处,向上45°、 向内15°进针,深度约4~5cm,可进入前 角底部
8
A.前角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和脑室引流。
B.经枕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枕大池分流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术后持续引流。
C.侧方穿刺多用于分流术。
注: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考虑病变部位,一般应选择离病变部位较远处穿刺
4Biblioteka Baidu
5
6
前角(额角): 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 明隔。内下部有室间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 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 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后角(枕角): 为体部向枕叶的延伸,系一纵行裂隙。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 缺如。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 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 位于颞叶内,为一向下、前及向内弯曲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 尾部,末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17
意识:
主要观察患者是否清醒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和 演变过程。
通过对言语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来 判断患者是属于清醒,嗜睡,昏睡及昏迷的状态。
18
瞳孔:
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判断瞳孔是否 等大等圆,对光放射是否灵敏。
19
生命体征:
即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观察。严重的颅内 压增高时,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 对高热患者要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报 告医生行冬眠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提 高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
22
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详细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尿量、皮肤及有无紫绀等, 根据尿量、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 防止输液量不足或过多,应适当给予降压药保证血压控制 在安全范围,或应用脱水药、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血 压波动过大引起再出血。
23
癫痫发作:
应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眼球及眼部转动的方 向及发作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