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例讨论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查:
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 胸膜摩擦感。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108次/分,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 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
2014-10-22体查:四肢,躯干斑丘疹。
辅助检查
我院急诊血常规
项目 时间
WBC
NEU
38.8 ℃,伴畏寒、寒战,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有咽干,无咽痛,偶咳嗽,有痰,咳不出,有恶心, 呕吐2次,腹痛一次,近2天来排黄色水样便,2-3次 /天,就诊于我院急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 “喜炎平、阿昔洛韦、退热”等治疗后体温无明显 下降。
病情介绍
现病史: 后前往市八医院就诊,查登革热NS1抗原阳性,
2014-10-21 生化组合4 ADA:37.6(0-19.6)U/L AST:69.4(15-40)U/L
讨论
1.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列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 措施。
2.登革热患者临床重点观察什么?
3.登革热患者高热时禁用酒精擦浴和慎用解热镇痛 药,为什么?
4.登革热与风疹、麻疹的临床表现有何鉴别?
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系, 出血直径<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
紫癜,直径为﹥5mm称为瘀斑
典型登革热
6、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 痛。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 可出现黄疸 。
7、其他:如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便秘等。
血有关。 • 5、潜在并发症 感染,出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 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藕粉, 蛋花汤,面条;安置患者在通风,避免强光刺激 及对流风直吹,温湿度适宜,安装有纱窗的隔离 病房,采取挂蚊帐、使用安全的灭蚊用品等隔离 防护措施
诊断要点
• 根据流行区,流行季节,出现典型登革热 临床表现着考虑为登革热。
• 确诊依赖于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高 与登革病毒感染有关 • 2、疼痛 与病毒血症有关 • 3、体液不足 与高热,多汗,血管通透性增加致
血浆外渗有关。 • 4、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登革病毒感染导致皮下出
(10^9/L) (10^9/L)
NEU%
WBC:10.0—4.0(*10^9/L)
2014-10-16NEU4:.65.69--2.0(3.4*510^9/L7)5.60
2014-10-17NEU3%.0:84 0-%-372%.27
74.70
2014-10-20Plt:520.107--100(1*.0100^9/L)46.10
——登革热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登革热的定义 2、了解登革热与麻疹,风疹的区别 3、熟悉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4、掌握登革热病人的护理和病情观察
一般资料
• 姓名 :*** •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 入院时间:***** • 主诉:发热5天,牙龈出血半天
病情介绍
现病史: 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典型登革热
4、多样性皮疹(初见于掌心,脚底,或先发生于躯 干及腹部,渐次延至颈和四肢。可为斑丘疹,麻 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 压之褪色,多伴有痒感,疹退后脱屑及色素沉着。
皮疹
典型登革热
5、出血:多发生在起病后第5-8天。25%-50%。如牙 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尿血,内 脏和浆膜腔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白细胞降低,第4-5天降至最低,可至 2*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异常淋巴细胞, 血小板<=100*10^9/L。
• 血清学检查:血凝抑制试验灵敏性较高。单份血 清效价>1:1280或双份血清效价递增四倍以上可确 诊。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32有诊断意义。血 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登革热病毒荧光PCR核酸检测阳性,半天前患者无明 显诱因出现牙龈渗血,无鼻衄,无咯血丝痰,无排 血尿,无排柏油便。
病情介绍
•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否认过敏史,否 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 婚姻史:未婚 •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诊断
登革热
病情介绍
体查: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潮红,未见皮疹、 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 部毛发分布正常,毛发根部可见大量白色 脱屑,咽充血(+),扁桃体未见肿大。牙 龈出血。
血小板:; <50*10^9/L
临床表现
• 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8日左右。
典型登革热
主要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迅速高热(24小时内可达39~40,持续5-7天后
骤退至正常。少数患者表现为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 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 2、三痛及疲乏等症状(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 骨骼痛)断骨热! 3、早期体格检查可见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 大。
登革出血热
病程早期2-5天具有早期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过程中或发热消退后病情突然加重,皮肤变冷, 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瘀斑,消化道或其他器官 出血,肝大,束臂试验阳性,部分病人脉压进行性下 降,不治疗即进入休克,可于4-6小时内死亡。仅有 出血者为登革出血热,同时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 征。
Plt (10^9/L)
99.00
89.00
34.00
2014-10-21 4.48
2.00
44.70
56.00
2014-10-21 凝血常规试验 PT%:123(80-120 )% APTT:42.6(28-42)S
2014-10-20 AST+CK+CK-MB+ALT+急诊生化 CK-MB:33.6(0-25)U/L AST:75.1(15-40)U/L CK:207.00(38-174)U/L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 蚊传播的一种急性发热性虫媒传染病。
分型
1、典型登革热 2、登革出血热 3、登革休克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为ຫໍສະໝຸດ Baidu病急骤,高热,头痛,全身肌肉, 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血小板的 危急值
白细胞: <2.5*10^9/L或>28*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