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教案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时期
第一节统一中国的内战
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宁汉对立
3、宁汉合流(标志:“特委会”的成立)
4、新宁汉、宁粤争斗
5、蒋介石赴日与蒋宋联姻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
6、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1)性质:是国民党全面放弃孙中山三大政策和重新确立蒋介石个人地位的一次会议。
(2)内容:
A、通过“整理党务”案,废除“联俄容共”政策
B、通过国民政府改组案,蒋介石的嫡系全面进入政府。
(3)评价
二、二期北伐
1、北伐的进行
2、济南事件1928年4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誓师北伐,5月1日占领济南,5月3日,日军向北伐军挑衅,肆意屠杀中国军民,极其残忍地杀害了国民政府交涉员蔡公时。
3、皇姑屯事件当南京政府北伐军云集京畿近郊,张作霖决定放弃京津地区,退回关外时,日本决定抛弃张作霖。
1928年5月30日,张作霖在举行军事会议以后向奉军下达总退却令。
6月3日凌晨乘专车离京。
6月4日晨5时许,当专车穿行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老道口交叉处的桥洞时,被日本预埋的地雷炸死。
4、“东北易帜”
经过半年的曲折斗争,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与张作相、万福麟等联名通电全国宣由“易帜”。
是日起,东三省及热河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和居民一律拿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兰白黑五色旗,改悬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经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因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之前,新疆杨增新、热河汤玉麟于6月20日、7月19日也宣布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
至此,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长达10多年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南北形式上的“统一”。
三、国民党军的混战
1、编遣会议的纠纷
编遣会议前的中国六大军权:国民党训政开始后,把“裁兵”作为“整军理财之第一要务。
”当时,全国形成了6个军权中心:南京中央,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开封中心,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太原中心,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广州中心,李济深,第八路军,与政治中心接近,二李辖两广,两湖等地区;沈阳中心,张学良,东北边防军,辖东北三省。
每一中心拥有大量军队,除南京中央政府外,其余中心(沈阳除外)均设政治分会,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
各中心不但以军治民,而且以军治党及以军分党,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编遣会议的流产。
2、蒋桂战争鲁涤平——蒋桂大战的导火索
1929年编遣会议后,蒋、桂两系为争夺湖南,斗争尖锐。
桂系控制的武汉政治分会因蒋介
石给湖南省主席鲁涤平运送军火,便以“潜运军火,阴谋破坏”为藉口,免去鲁涤平湖南省主席一职,并派兵入湘,赶走鲁涤平。
3月26日,蒋介石政府讨伐桂系,取消各地政治分会。
蒋桂战争爆发,最终桂系惨败。
3、蒋冯战争
4、“护党救国军”
5、中原大战
(1)背景:各派联合反蒋
(2)经过
(3)国民党中央扩大会议
(4)影响
A、此战得胜,蒋介石在国民党及其政权中的地位已不可动摇,助蒋剪除群雄的张学良及其东北军身价倍增。
B、大规模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使广大民众对政府由失望到绝望,许多人走向政府的对立面。
C、由于军阀混战,无暇他顾,给中共创造了发展的机会,红军和根据地建设在此期间得以迅速发展。
四、武装起义与红色割据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
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首先就会议的一咬牙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说明。
瞿秋白代表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就形势和任务问题作了报告。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中央背叛革命的行径,推动土地革命全面开展的总方针”。
会议还指出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在发言中特别注意强调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会议以改选的方式解除了陈独秀为首的右倾领导者的职务,组成了临时中央政治局。
8月9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和李维汉三人位政治局常委。
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8日起,湖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制定了秋收起义的计划,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9.9,湘赣边秋收起义开始,起义部队高举镰刀斧头的红旗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向长沙进攻,一度占领了浏阳县城,并在白沙、东门等地取得一些胜利,由于敌强我弱,刚收编的第四军团临阵叛变,各路部队相继失利。
毛泽东令余部退至文家市,9.19,在文家市的里仁小学召开的前委会上,经过激烈的辩论通过了毛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教薄弱的山区的主张。
次日晨,毛带领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撤离文家市,像湘南进发,后改为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五、“围剿”与反“围剿”
各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克服
毛诗词中的反围剿战争第一、第二次1931年
王明(王绍禹)路线统治全党
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执委会的毛泽东19311.11.19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1931.11.7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2 国党:顾祝同、陈诚根据地全盛时期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愗功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至此,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
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一年前,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1 0万之众。
而到达陕北的陕甘支队,人数不满8000。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第二节寻求政治集权
一、国民党重新诠释三民主义
1、西山会议派
2、戴季陶主义
(1)三民主义、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2)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
3、蒋介石的“力行哲学”
4、新生活运动
5、第三党
6、改组派
7、6、胡汉民与约法之争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
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1901年中举人。
1902年、1904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
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稍后又由孙中山指定任本部秘书,从此成为孙主要助手之一。
1911年11月广东独立时被推为广东都督。
12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
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主席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会后主持上海执行部。
1924年胡汉民以后日渐主张反共。
1925年8月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苏联考察。
1927年4月与蒋介石合作反共,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国民政府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1928年任立法院长。
1931年2月遭蒋软禁,10月获释。
后至广州,成为南方实力派反蒋精神领袖。
晚年标榜抗日、剿共、反蒋三大政治主张。
1935年胡汉民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次年5月2日在广州病故。
二、“训政体制”的确立
(一)确立国民党“以党治国”的地位
1、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说”:军政、训政、宪政
2、胡汉民的训政褓姆论
3、国民党确立“以党治国”的地位
(二)国民党训政时期的五院制
三、法西斯主义泛起与特务体系构建
(一)蒋介石提倡法西斯主义思潮
(二)特务体系的构建
1、中统
陈果夫原名祖焘,浙江吴兴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生。
早年和蒋介石在上海作投机买卖,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经纪人。
1926年到广州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积极执行《整理党务案》,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国民党中央
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监察院副院长,中央财政委员会主席,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职。
1927年与其弟陈立夫成立中央俱乐部(即CC),同时着手发展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从事反革命特务活动,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是国民党CC系首领之一。
1945年再次出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农民银行董事长,1946年又任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
1948年12月逃往台湾。
1951年8月25日病逝。
著作编有《陈果夫先生遗书》共10集。
陈立夫(1902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
陈果夫之弟。
中国国民党政治家。
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
1926年初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左右。
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要科主任、中央党部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长、社会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第六部部长、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
他与其兄陈果夫一道,组织“中央俱乐部”,在国民党内形成一个很有权势的CC系集团,竭力控制国民党党部,维护蒋介石统治。
他任调查科主任为时不长,但此后调查科一直在其控制之下,并于1938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从事反对中国共产党并对付国民党内反蒋派系的斗争。
2、军统
戴笠(1896~1946)中国国民党特务组织头目。
字雨农。
浙江江山人。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
同年夏,随军北上,充蒋介石侍从副官。
“四·一二”政变后,任蒋介石总司令部联络参谋,开始情报活动。
1930年他发起建立了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
1932年任国民党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处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杜月笙创建江浙行动委员会。
1938年任军统局副局长,为主要负责人。
在海内外扩充特务组织,镇压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爱国学生,破坏抗日根据地建设,但同时又收集日伪情报,刺杀汉奸,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军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1940年兼任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
1943年任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
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抗战胜利后,又积极推行蒋介石反共内战的政策。
1946年3月17日在江苏江宁县坠机身亡。
第三节财政变革与经济发展
一、财经政策重大变革
(一)整顿财政
1、关税自主运动
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的活动(王正廷)
2、盐税改革
3、裁厘改统
4、田赋革新
(二)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
2、法币政策
(1)实施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长期紊乱的货币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美国高价购银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迫使中国放弃银本位而谋划新的改革。
国民政府“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为币制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2)产生和内容
①法币政策的产生
②法币政策的内容
规定钞票发行权。
规定法币,废除银本位制。
实行白银国有,作法币准备金。
确定法币外汇本位制。
(3)影响:
第一、放弃银本位,实行管理通货制,既斩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使世界银价的涨落不再影响中国货币制度的稳定,又顺应了货币发展的规律,使货币管理开始走向现代化。
第二、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货币混乱状况,实行集中发行,统一流通,对形成国内统一市场,扩大商品流通,均有促进作用。
第三、白银收归国有,实行汇兑本位制,使国民政府掌握了相当数量的白银,换取一定数量的外汇准备金,稳定法币的币值,并增强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能量。
第四、币制改革后,国民政府效法英美,实行货币贬值政策,增加货币流通量,金融危机得到缓解,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平稳回升,从而刺激了农工商各业生产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国民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为以后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经济整顿
1、筹建国家资本工业
2、扶持民族工业
3、《工厂法》的公布
二、金融资本国家化及其影响
1、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建立
中央银行:“银行之银行”
中国银行:“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
交通银行:“发展全国实业之银行”
农民银行:供应农业资金,发展农村经济
邮政储金汇业局
中央信托局
对其他中小银行的兼并与渗透
小四行:中国通商、四明商业、中国实业、中国国货
北四行:盐业、金城大陆、中南
南三行:上海、浙江实业、浙江兴业
2、金融资本国家化的影响
三、十年经济建设概况
1、工业方面
2、交通运输方面
3、农业方面
4、民族工商业
1927-1937年民族工商业的艰难发展及其原因
1、1927年-1931年,民营企业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投资创办新兴工业,尤其是通过“改订新约”,获得关税自主权,提高进口税率,保护了民族市场。
全国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1932年-1935年,民营企业的停滞。
这是因为:第一,受“白银风潮”影响,国内银根奇紧,物价下跌。
第二,日本侵占东北,中国民族资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原料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日本在华北疯狂走私,亦对民族工商业造成极大危害。
第三,长期内战及连年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3、1935年-1937年,民营企业的恢复和发展。
1936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消退,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完成,物价回升,出口增加及国内农业丰收,民族工商业出现转机,有所恢复和发展。
第六节日本侵华与抗日初兴
一、九·一八事变
1、事变前中国的社会形势
2、日本的“满蒙政策”
3、“万宝山事件”
4、“中村事件”
5、“九·一八”事变
6、国联调查团
二、伪满洲国统治与东北抗日
1、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年3月1日,发表《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年号大同。
)
2、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
3、东北的抗日活动
三、一·二八事变
1、日本在上海发动战争目的
2、日本僧人被殴事件
3、“一·二八”事变爆发
4、淞沪战事经过
5、全国民众对中国守军的支援
6、《淞沪停战协定》签订
(注:蔡廷锴和蒋光鼐)
四、日本蚕食华北
1、热河弃守与张学良下野
2、长城抗战
3、《塘沽协定》
4、察东、张北事件
5、《秦土协定》
6、《何梅协定》
6、“华北自治运动”
(1)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
(2)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
(3)伪蒙古军政府
五、抗日救亡运动的勃兴
1、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2、“珍珠桥事件”
3、全国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
4、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5、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6、“一二·九”运动
7、“七君子事件”
8、左翼文化团体的抗日救亡活动
9、百灵庙战役
10、国民党“五大”
六、西安事变
(一)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形势
1、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抗日形势的高涨
(1)两广事变
两广与蒋介石集团矛盾激化
两广举起反蒋抗日大旗
蒋介石对两广的分化瓦解政策
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
陈济棠(1890—1954年),字伯南。
广东防城(今广西防城)人,粤系军阀代表,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曾长时间主政广东,政治上与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有“南天王”之称。
主粤期间,对广东的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方面建设颇多。
广州工商业和市政建设成绩卓著,广州物价相对稳定,市场繁荣,市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被称为老广州的“黄金时代”。
因发动“两广事变”反蒋失败,1936年被逼下野,1949年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0年海南岛解放前夕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
1954年在台湾去世。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
字德邻。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
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爱国人士。
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
白崇禧
(2)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
绥远抗战的胜利和席卷全国的援绥运动大大激发了有失土亡家之痛的东北军士气,使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张学良深受鼓舞,东北军部队中普遍喊出“援绥抗日,收复失地”的口号,有的东北军高级将领对张学良说:“即使中央政府不准许我们,我们也要自行进行援绥”。
傅作义(1895年6月2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临漪(今属万荣)人。
近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将领。
1918年他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阎锡山的晋军系统任职,参加过北伐战争,阎、冯反蒋战争,抗日战争。
1936年,他不顾蒋介石、阎锡山“不可轻启战端”的阻挠,提出“守土有责,不容坐视”,毅然决然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绥远抗战,一举收复了被日伪军占领的红格尔图、百灵庙等北疆战略要地。
1949年1月傅将军率部起义,顺利地实现了北平和平解放。
从而免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完整地保存了北京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
2、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初步联合
(1)张学良联共抗日的原因
第一、东北军在剿共战争中损失严重
第二、蒋介石对东北军的削弱政策
第三、东北军将士怀念故土,反对内战
第四、共产党对张学良的争取
(2)杨虎城联共抗日的原因
(3)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联合抗日局面的形成
(二)西安事变的经过
1、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1)“西安事变”爆发
蒋逼张、杨“剿共”——张、杨面临困境——张“哭谏”——西安学生大游行(12.9)——“西安事变”爆发(兵谏)(12.12)。
(2)过程:华清池捉蒋蒋介石当时藏身的大岩石,当地称为“虎斑石”,此后有人在此刻上了“民族复兴纪念石”字样。
(3)张、杨的八项政治主张及军政措施
2、事变发生后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应
(1)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讨伐派(何应钦)/主和派(宋、孔)
(2)国际上:日本、英美、苏联
(3)地方实力派的谨慎反应
3、事变和平解决
(1)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五项要求(18日)四项建议(19日)对蒋个人处理发展过程:审蒋——除蒋——有条件释蒋
(2)蒋介石接受四项协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其一、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的会谈
其二、南京、西安、中共三方谈判(12月23日、24日)
其三、12月25日,张送蒋回南京
其四、张(软禁)、杨(暗杀)结局。
插曲:孙铭久发动兵变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1)表明中华民族已能在政治上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救亡国图存,自己起来解决国内团结问题。
(斯诺:“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国共之间长达十年的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3)奠定了伟大的全国抗日战争的基础。
由于国共两党逐步走向团结,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展开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三)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内容
停止内战
国共合作
对共:武装“围剿”——“合作抗日”
对内政策:和平统一
对日:维护领土主权“如果让步超过了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
”国民党正式文件第一次提出抗战的方针。
2、意义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开始转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初步确立了联共抗日的方针,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
一、“攘外必先安内”的提出
1、历史渊源
2、1929年下半年:
安内:主要针对反蒋的地方实力派
攘外:主要指苏俄和日本
3、1931年夏:
安内:主要对中共而言
攘外:主要针对日本
4、评价:九一八事变前,“攘外必先安内”并不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其实际意义和影响均较有限。
二、“攘外”:抵抗与妥协
1、“九一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
2、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因
第一、大规模的攘外有待国力的充实和内部的安定。
第二、大规模的攘外须待最后关头的来临。
3、对蒋介石“最后关头”的解析
4、评价: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安内是中心,妥协是主基调,但妥协又有限度。
三、政策的复杂运用
1、“一二八”事变
2、“长城抗战”
3、评价:“攘外必先安内”的复杂内容
四、“安内”的内涵
1、武力镇压中共武装,确立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2、驯服各反对派,稳固中央政府的统治。
3、安定社会,充实国力,增强抵御外侮的能力。
五、安内的方式安内不应只是政府以武力和压制方式消弭反对力量,更应是全体合法社会政治力量间的谐调。
六、政策倾向的变化
1934年,由“攘外必先安内”向“安内攘外”转移。
七、余论
1934年后,蒋介石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