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理遇上诗(力学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物理遇上诗(力学篇)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陈庆威 2017.09.24

这里有“朝辞白帝”,也有“千里江陵”;这里有“野渡无人”,也有“孤帆远影”;亦或是那“夜半的钟声”让物理科学与诗歌艺术相互依托,又彼此关联,共同构筑了人类的创造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是诗人在创作优美词句的同时,巧妙地将文学插上理学的翅膀。我们在欣赏和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也从中获益了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中国古诗词中的精华,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启迪理学的灵感。当诗词与物理相遇,短短几句便能彰显文字中最奥妙的张力。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是毛泽东的《送瘟神》诗词中的诗句,指的是在赤道上的情形。地球半径六千四百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随着地球自转,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约

每天八万里,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天体,

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在赤道上看到的日月星辰数目最多,即“巡天遥看一千河”。在赤道上能看到全天88个星座,其他纬度则不能取得这种效果。由此,“浮想联翩”的作者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同天上的牛郎谈话。

目前,人类发射的阿尔法磁谱仪已升入太空“巡天”,探索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将人类的视野引入“一千河”的更深层次。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说的是人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白帝,东到江陵,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阵阵的猿鸣声中,随着轻舟所处位置的变化,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好不令人心弛神往。朝辞白帝,暮抵江陵,这种空间运动不也一样伴随着“一日”的时间变迁吗?

只凭风力健,

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

青云有路通。

在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问题时,分析风筝为什么能浮在空中的原因,可将清代吴有水的《风筝》分享给学生,并作受力分析,或许能收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

飞花两岸照晚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名为《襄邑道中》的诗。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与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又如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引入运动的一些概念。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

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还有那“春蚕到死丝方尽”中蚕抽丝过程中的力学知识,“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烛“流泪”现象背后的物理问题;“露似珍珠月似弓”中“露似珍珠”包含的浸润和表面张力,“月似弓”背后蕴含的天体运行规律等等。是诗词让我们在“野渡无人舟自横”看到了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也是诗词让我们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看到了流体运动中的不稳定性、、、、、

我想,当我们身有“文理”这对双飞翼的时候,定能换来“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