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论文之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观察、猜测、操作、创新能力的好办法。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呢?
1.创设质疑氛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由于学生间存在个别差异,他们在提问时,往往不能提问在点子上、关键处。
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教师要认识到培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
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2.教给质疑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和表现,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2.1抓住”算理‘’质疑。
“算理”是明确如何解题的关键。
教师可在学生尝试解答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质疑。
如:在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可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化为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成整数?”学完“时、分”时,学生质疑:“为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学习应用题时,可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2抓住“解法”质疑。
解题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
如在学习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时,可鼓励学生质疑:“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怎样算简便?” 2.3抓住关键字、词质疑。
理解字、词是深入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
如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时,可启发学生抓住“不是O”质疑:“不是0”指的是哪些数?删去它行吗? 2.4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质疑。
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时,教师
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分数与除法一样吗?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5抓住图示,标点符号质疑。
数学课本中图示的功能是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标点符号有解释,引出下文等多种作用。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仔细读书,发现问题。
如在初学笔算乘法时,学生通过读教材中的例题提出:为什么箭头既指向2又指向1?小圆点后面的2×3,1 O ×3表示什么? 2.6从自己不明白、怀疑处质疑。
如学完“角的分类”时,学生提出:“大于180。
,小于360。
的角叫什么角?”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问得深”、“问得妙”。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这个好问题的。
使其他同学理解提问者的思维程序,明确这样想的道理。
从而学会质疑,并使学生质疑的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3.教给释疑方法教会学生质疑是手段,而引导学生会释疑,从而学会观察、思考和猜测才是目的。
可教会学生五种本领: 3.1通过观察、操作释疑。
如学生在初学“退位减”时,通过尝试例题发现个位不够减,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小棒”来帮忙解决问题。
3.2启发提问者自己思考释疑。
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教师启发他自己思考。
学生经过思考,想出:因为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3通过反问释释疑。
如学生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应该是什么数?”教师反问学生:“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1应该是什么数?‘' 3.4通过讨论释疑。
学生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释疑。
3.5 通过读书释疑。
如在学习”除法的验算“时,学生提出:”怎样验算除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