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二)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项目负责人:余海明

1 专业定位

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以下简称小水电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办学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水电行业,培养从事中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机电设施安装、运行、检修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结合近年来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定本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小水电专业定位服务行业就业去向就业岗位岗位证书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水利、电力、市政、工业、农业等水电站、泵站、变配电站、水电设计院、工厂、酒店等单位供用电、发配电等企事业单位机电设施安装、调试、运行、检修、设计和管理等岗位水轮机组运行工、检修工、电工、继电保护工等证书培养掌握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中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能力,机电设备的安装检修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水轮机、电机学、电

力系统及电力网、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2 项目建设基础(1)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的小水电专业始办于1952年,至今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较早创办水电专业的学校之一。XXXX年我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XXXX年开始招收高职小水电专业的学生,XXXX年本专业被确定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业专任教师16人。在学历结构上,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65%;在职称结构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在学科结构上,全面覆盖了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本专业现有电气绝缘实训室、电机嵌绕实训室、电机及电力拖动实训室、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等11个校内实训场所,设备总价值为3XXXX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增加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还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

3 专业建设目标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学院、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根本,依托企业,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研究分析高职小水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高

职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带头作用的全省高职示范专业,具体达到下列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做”一体化、订单式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需求性和适应性分析,以培养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打破过去传统教学内容的严格界限,根据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优化整合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建设6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核心课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和课件。其中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并适当兼顾学生的继续教育,规范了公共课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专业课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课程内容的设置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课程内容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和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紧跟人才市场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

2)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 48 —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打破过去偏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生产实践性项目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条件许可时,利用真实环境条件采取现场教学方法边讲边练、学练结合,把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积累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等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实施“双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认证体系,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要求毕业生至少选择电工、电气设备检修工、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继电保护工、CAD辅助设计等其中的某一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三年的时间,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和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水平;进行专业教学团队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老、中、青教师相协调的教学梯队;聘请一批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

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诚信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2)加强管理,逐步完善配套制度。根据师德建设与业务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任用、职称评聘、考核奖惩、培训进修、晋级待遇、科研等方面的管理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

3)在现在基础上进行一步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适量引进教授、硕士等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积极引进高级专业技术型人才,通过三年的时间,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

4)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适量引进电站、供电部门等企业中与本专业对口的工程技术实用型人才;轮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5)增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要求每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知识、新

— 49 —

技术充实自己,鼓励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