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材料: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模式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材料: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模式之我见

随着全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继第二轮素质教育大讨论之后,开展了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我与学校共成长”和“我的高效课堂”为个中心,以“我”“该如何去做”为突破口的第三次素质教育大讨论活动,进入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一年。结合学校提出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共同体”这一“有效教学”的样板教学模式,我们备课组也针对“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我们本学科的有效教学?”进行了讨论。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特点,借全市素质教育现场会的东风,在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形成了我们本学科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效课堂的模式。

现对本学科新授课的授课模式进行整理,主要体现在课前、课上和课下三个阶段,如下:

一.课前——加强学生自主预习

(一)以老师课前充分的准备来保障高效的课堂

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出现无效性、低效性的课堂教学。我想课堂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主要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上课前大家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但很多人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不能做到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课件。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细节问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预习讲义。这是一节课的起点,通过高质量的预习讲义来指导学生的预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预习讲义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

1.学海导航——展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让学生在预习时能够明确应该学习掌握哪些内容,使预习带有目的性,从而提高效率。

2.基础知识梳理——通过一些小的填空题指导学生初步预习课本掌握一些最基本你的内容即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讨论——是根据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思考题,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的一个提升,也是体现生生活动相互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部分来真正掌握核心内容,做到共同提高。

4.当堂达标——通过5分钟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学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尽量做到堂堂清。

5.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结构体系整理与提炼,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二)以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来保障高效的课堂

预习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前奏,一堂精彩的课都是从预习开始的。我们要明白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是无法由其他人来替代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本节课的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和掌握的,哪些内容是不易理解的,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预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把课堂探究引向深入。因此,我们要加强课前预习,注意相关的检查和评价以及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使教学活动开展起来游刃有余。

二 .课上——务实课堂,实现高效

(一)引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设置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

例如:在《选修三——专题一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节中,我通过抛出以下四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1.如何获取目的基因?

2.如何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运载体上?

3.如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呢?

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老师进行重难点的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二)预习效果检测:

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基础知识梳理部分进行简单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也要配合激励性评价,才能使这一环节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选修三——专题一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节中,我可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提问,达到检测目的。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有哪些?

2.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一个基因表达载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三)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展示的主要环节。它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实现了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摆脱了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传统做法,充分地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环节的具体做法是:课件展示思考题,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老师对展示结果做出激励性评价和适当的点拨补充;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则由老师来完成。

例如:在《选修三——专题三第一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节中,我通过课件展示了以下思考题,让学生进行针对前7个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的,而对于第8个思考题则是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精卵结合的过程,将微观的、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

1.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

保留下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2.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成熟的卵子?

3.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还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4.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它在母体的什么部位与精子受精?

5.什么是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

6.第一道屏障和第二道屏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7.桑椹胚囊胚和原肠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受精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四)当堂达标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有效督促。通过科学是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时间,通过5分钟的试题测试来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情,巩固落实,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尽量做到堂堂清。

(五)知识体系的构建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脱离知识而凭空产生,零碎知识的累积难以发展能力,只有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