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中的心理分析(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决策中的心理分析(一)
内容提要
从的一些基本的心理素质与具体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作用两方面入手,本文从影响领导决策的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入手,通过对决策过程中各阶段心理效应与心理作用的分析,建立一个领导科学决策的新的框架。引言
所谓领导决策,即在领导工作中,为了实现某一组织目标,由提出的几种方法或几种行动方案中选取效益最大、损失最小的方法或方案,以期优化地达成目标。它既是静态的领导决定,又是动态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作为一名领导,他每天面临的各项工作实际上都是不断地作出决策。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诸多处理方案或方法的提出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面对着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他必须依靠自身的经验、思维等特质对它们进行筛选和运用。这些经验、思维等特质在领导者的脑中产生并发生作用,这就是心理作用,在决策中产生特定效应即心理效应。我们研究领导决策势必研究这些不容忽视的心理效应对决策的影响与作用。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我们将从影响领导决策的一些基本的心理素质与具体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作用两方面入手,最后加以总结。
一、影响领导决策的心理素质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决策人”模式,指出“决策人”应把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其决策行动的基础。而他们所强调的这些基础正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多项指标综合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实行决策的基础;他对领导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简单地评价心理素质好与差,似乎只是从心理是否健康或心理承受能力是高还是低来判定。但这还远远不够。若从领导决策的角度对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就必须将心理素质细分为智力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个性因素四个方面。对它们逐一地分析将对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提供有效的佐证。
(一)智力因素
智力,本身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智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能力。它是考验一个人是否能完成指定任务的首要条件。
观察力与决策
观察力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觉能力,是自觉地把握事物的现象和特征的能力。1领导者若要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就必须以良好的观察力去捕捉和获取信息,掌握决策各方面的条件。它是领导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领导具有良好的观察力,他不仅要以此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各种信息,而且要对各种信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保证你的观察力是真正为决策服务。同时,观察力还该用于对决策时机的把握,保证决策的最佳效益。
注意力与决策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抛开其他对象。2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贯穿在整个认识过程中,它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组织作用。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保证感觉、知觉的敏锐与思维、想象的实效;保证决策的准确指向。
3、记忆力与决策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3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识三个基本过程,而记忆力就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识的能力。
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是决策的速度和质量的必要心理保证,是决策者的重要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所要求的记忆力能为决策提供可供选择和借鉴的各种原则、方法、途径、经验和教训。
4、思维能力与决策
思维是决策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信息所进行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心理过程。它贯穿整个决策过程的始终。4思维能力即是对信息所进行的这些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能力。
在领导决策中,思维活动的过程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发现和提出问题;(2)分析和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简单地说,领导决策就是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决策就是思维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
领导在思维过程中还必须注意:(1)对决策方案的各个方面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2)要能预测决策方案的进程;(3)要有创造性,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4)要及时掌握决策各相关因素的发展和变化,随机调整。总之,要尽量排除决策中的非理性思维。(二)情感因素
人通过感觉、思维等反映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这些心理活动统称为认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但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并非无动于衷的,它总要产生一些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即情感。
所谓情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体验。5它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的不同了,又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基本状态,称之为情感。而根据其内容的不同,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责任感,这三种高位情感称之为情操。
巴纳德认为,道德和责任心是同刺激、权威、决策等密切相关的。情感品质对领导决策既可以起增力作用,又可以起减力作用。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感、理智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必须具备积极的心境、理智的激情、应急时的坦然自若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三)意志因素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行为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6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领导决策所必须具备的,它是直接决定决策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自觉性、耐压性、决断魄力、自制力等。
1、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对行动的目的及其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该目的的能力。7在决策中就是要对决策的目的与意义进行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作出准确的决策。
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决策目的认识的自觉性;第二,决策的坚定性;第三,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
2、耐压性耐压性是指领导者对超常的心理压力的耐受能力。8构成领导者压力源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负重因素(社会心理压力),一是挫折因素(个人心理压力)。
耐压性的强弱受五个因素影响:身体健康因素;思想因素;社会经验因素;社会认知因素;预见因素。
3、决断魄力决断魄力是指领导者善于审时度势,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并能坚决地去贯彻执行的意志品质。它是决策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断魄力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及时性。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善于捕捉时机,当机立断。第二,准确性。领导决策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要求决断而不是武断。第三,风险性。领导决策由于受各方条件的限制所做的决定必然带有风险性,因此对决策必须有风险意识,不回避风险,敢于承担风险。
4、自制力自制力是指领导者凭借理智来支配和节制自己感情和行为的能力。它体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