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复习《文化生活》问答题必背重点
(特别提示:在做问答题时,要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取舍,不能一味照搬答案。)
【一、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对个人)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与综合国力。
A、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地位: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国家: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⑤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首先)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
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推动中华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
(1)意义:
a.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c.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要求:(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反对“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文化创新
(1)为什么: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本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是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⑤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⑥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全面繁荣。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突出爱国主义1、传统文化
(1)特点:①鲜明的民族性,
②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特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文化(区域性)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民族文化(民族性);
3)中华文化的特点:
a.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b、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个核心,四个方面)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
A、重要性(三精一魂):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的需要。
C、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补充: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