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土保持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综合说明
1.1主体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哲庄煤矿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哲庄乡境内,赫章至镇雄省道通过哲庄煤矿区,由哲庄煤矿区至赫章县城约50km,由哲庄煤矿区至镇雄县城约30km,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

矿区位于赫章县城北东方向,行政区划属赫章县哲庄乡管辖,哲庄煤矿区南部距哲庄乡政府约0.5公里,交通方便。

哲庄煤矿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的文件精神整合、调整而成。

该煤矿煤炭资源较丰富,赋存条件较好,有利于正规化开采。

区内居民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洋芋、玉米为主,杂有少量水稻,副业以养殖鸡、猪、马、牛、羊为主。

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发展煤矿采掘及其相关产业是其优势。

项目对加快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1.1.2项目基本情况(更改数据)
哲庄煤矿形状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平面上呈多边形,东西长1430米,南北宽1830米,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由5个直角拐点坐标圈定(见表··):
面积约为2.464km2,保有资源总量为··万t,设计可采储量··万t。

整合后矿井主要由工业场区、储煤场区、临时排矸场、运煤道路、办公生活区等五大部分组成,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服务年限7.8年,年排矸量0.75万t(折合为0.42万m3),建设总工期为5个月(含准备期2个月)。

煤矿建设共开挖土石方量0.43万m3(其中地面工程0.11万m3,井筒岩巷工程量0.32万m3),回填土石方0.20万m3,排弃土石方量为0.23万m3,以上均为自然方。

工程项目总投资为908.75万元,吨煤投资60.58元,项目无拆迁安置。

哲庄煤矿区拐点坐标表1-1
1.1.3项目区介绍
煤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海拔标高1927.2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部,海拔标高1480米;相对高差447.2
米左右,属高原低中山地貌。

矿区在水系上属长江水系乌江上游六冲河流域,水流汇入矿区南东的六冲河。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最高34.1℃、最低-9.6℃。

年平均降雨量1243mm,多集中在6-8月,此段时间内降雨量累计可达670-680mm。

平均风速为2.3m/s,最高风速为20.0m/s,多为东风。

1.1.4项目前期工作及设计进展情况
1.1.5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的原则,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初步设计深度。

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项目投产后的当年或后一年。

本项目于2006 年10月开始施工, 2007年3月投产,因此,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06年。

本方案服务年限共计7.8年(包括建设期5个月)。

1.1.6项目整合前后基本情况
(1)矿井整合前基本情况
1.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情况
项目区属水力侵蚀分区中的北方土石山区,其土壤容许流失值为200t/km2•a,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为中度水土流失区,项目区原地表侵蚀模数为2600t/km2·a。

工程所在地在《哲庄煤矿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和《哲庄煤矿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中,均属于重点监督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二级标准,由于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大于600mm,为中度水土流失区,因此对防治标准中个别标准进行了调整,防治目标为:
施工建设期:土壤流失控制比0.5,拦渣率90%。

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治理率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6%,土壤
流失控制比0.5,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6%,林草覆盖率22%。

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1)工业场地场址比选方案
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根据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结合场地地形、外部运输、供电、煤层赋存条件及本矿现状,主体工程设计资料中,选出了二个场址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Ⅰ:以**煤矿新建的主井和副井作为矿井的主井和副井,东部以**煤矿斜井为排风井设一双翼下山采区,西部以**煤矿斜井作为排风井设一单翼采区。

方案Ⅱ:以哲庄煤矿新建的主井和副井作为矿井的主井和副井,主副井为进风井,原哲庄煤矿主斜井为排风井,一矿三井。

从水土保持角度讲主体选择的二个场地具有的优缺点详见表1-1,从表中可见方案Ⅱ在水土保持比较中占优势,本方案同意方案Ⅱ为推荐方案。

表1-1 从水土保持角度主体选择场地的优缺点情况表
(2)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分析评价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发挥主体工程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减少径流冲刷、保护水土的功能。

但就整个工程而言,由于行业差异,设计侧重点的不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设计的深度有些还不能满足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有些没有具体量化典型设计,在判断这些措施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时需要重新分析论证。

因此,本方案从防治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进行分析论证,并纳入本方案的水土保持体系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现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统计见表1-2(分区评价详见“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表1-2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统计表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总面积 35.01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 4.71hm2,直接影响区面积30.3hm2(地面工程影响0.92hm2,塌陷区29.38hm2)。

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经预测,工程建设将扰动地表面积4.7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总面积4.71hm2。

共开挖土石方量6185m3(其中地面工程2948m3,井筒岩巷工程量3237 m3),回填土石方量1350m3,排弃土石方2412m3(其中石方2412m3),以上均为自然方。

本项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61.65t,新增水土流失量78.41t。

根据预测,确定本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域为主井工业场地区、副井工业场地区、进场道路区和输水管线区;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域为主井工业场地区、排矸场区和输水管线区。

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共划分成6个防治区,即工业场区、储煤场区、临时排矸场区、运煤道路区、办公生活区和井田塌陷区。

总体布局为:对工程各建设区的裸露区域进行绿化,补充临时措施;对井田塌陷区提出水土保持定性要求。

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措施类型的典型设计推算,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主要有:
①工程措施主要为挡水墙80m,排洪渠135m,排水沟850m,②植物
措施总面积为1.13hm2,其中种植乔木臭椿677株、栾树150株、毛白杨640株、桧柏640株,③临时措施为临时排水沟 570m,临时土袋拦挡456m3。

1.7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68.8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20.7万元,植物措施费6.0万元,临时措施费5.14万元,独立费用30.84万元,基本预备费1.88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4.28万元。

方案实施后(即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建设期的土壤流失控制比0.55,拦渣率97.4%;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97.0%,水土流失治
理度86.9%,土壤流失控制比0.55,拦渣率100%,林草植被恢复率98.3%,森林覆盖率24.0%。

1.8结论与建议
1.8.1结论
按本方案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本项目建设过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还能大大降低项目区原地表水土流失量,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本项目是合理可行的。

1.8.1建议
(1)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要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和区域治理方案协调进行,把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有机结合,达到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的,以较低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2)要切实作好排洪渠的清理工作,确保场区上游产生的洪水能够顺利下泄。

(3)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时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4)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按水保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

施工中对开挖弃渣实行“先挡后弃”,注重临时防护措施的设置,加强雨季施工的要求。

(5)方案实施前,业主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工作,切实落实好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1.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见下表。

哲庄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2.总则
2.1目的及意义
哲庄煤矿位于赫章县城北东方向,行政区划属赫章县哲庄乡管辖,哲庄煤矿区南部距哲庄乡政府约0.5公里。

地理坐标:104°49′31″-104°50′23″;27°19′22″-27°20′21″。

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

该项目建筑占地面积大,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地表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受贵州省赫章县哲庄煤矿的委托,我单位编制了《贵州省赫章县哲庄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下简称《水保方案》,编制本《水保方案》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
(1)编制本《水保方案》,有利于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的同时必须承担对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责任,达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

(2)该《水保方案》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提出适宜于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防治项目区自然和建设场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场地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监理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3)该《水保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防治建设场地的各类水
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4)该《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水土保持方案是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将该项目水土保持投资纳入整个项目建设的总投资,落实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资金来源。

(5)《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指导下阶段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工作。

在编制本《水保方案》过程中,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2.2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
(5)《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2月10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1998年4月修改);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二十九号令,1994年7月5日)。

2.2.2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第5号令公布,根据2005年7月《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第16号令,根据2005年7月《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
(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 2004年9月15号)。

2.2.3规范性文件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水保[1994]513号);
(2)《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水保监[2001]15号,2001年6月6日);
(3)《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
(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
(5)《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
利部水建管[2003]第79号,2003年3月4日);
(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第89号,2003年3月5日);
(7)《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2004]165号,2004年5月31日);
(8)《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黔府发 [1998]52号);
(9)《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管理办法》水利部水保[1995]55号;
(10)《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发布2004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总[2004]21号);
(11)《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1994年8月18日);
(12)《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保监[2005]22号)。

2.2.4采用规范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
(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96);
(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9)《水土保持图例图式》(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年6月);
(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

2.3技术文件及资料
《贵州省赫章县哲庄煤矿普查地质报告》;
2.4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主体工程目前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按照主体工程的安排和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水保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

根据水利部监测中心水保监方案函【2002】118号文规定,建设类项目的设计水平年为工程验收后第一年,因此本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2006年。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的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哲庄煤矿位于赫章县城北东方向,行政区划属赫章县哲庄乡管辖,哲庄煤矿区南部距哲庄乡政府约0.5公里。

地理坐标:104°49′31″-104°50′23″;27°19′22″-27°20′21″。

勘查区平面上呈多边形,东西长1430米,南北宽1830米,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由5个直角拐
点坐标圈定(见表1-1):
哲庄煤矿区拐点坐标表1-1
赫章至镇雄省道通过哲庄煤矿区,由哲庄煤矿区至赫章县城约50km,由哲庄煤矿区至镇雄县城约30km,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3.1.2技改前的基本情况
哲庄煤矿隶属赫章县煤炭管理局管辖,行政区划属赫章县哲庄乡所辖,为扩能矿井,属私营合作企业。

1、原哲庄煤矿
(1)矿界
原哲庄煤矿建井于2001年,生产能力为3万t/年,后技改(9万t/年)还未完成验收,属于小型煤矿,开采许可证号:5200000142053,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3-5),开采标高+1520m~+1300m,矿界面积2.3672km2。

表3-5 原哲庄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统计表
(2)地面生产场地
项目建设区由生产场地区、行政福利设施场地区、场内道路、污水处理场地、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生产生活消防水池)组成。

(3)井下开采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分列式通风,一进二回;主斜井布置在
K2煤层底板岩层中,倾角6°,主斜井揭穿K3煤层后布置运输大巷及回采巷道,采用联合布置,分层开采;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机械通风、排水、运输。

技改前主要对K2、K3煤层进行开采,矿界范围内的K1煤层+1510m标高、K2煤层+1465m标高、K3煤层+1470m标高以上已基本采空。

(4)生产设备
煤矿主井采用一台电动机功率40kW的 SD-800型皮带机运输,大巷采用一台电动机功率40kW的 SD-800型皮带机运输;原煤采用JT1.0型单滚筒提升绞车,0.75型矿车运输;通风采用电机功率为11kW的FBCZ-4-№9A型轴流式通风机;局扇采用YBT5.5及YBT11型。

现基本留为技改后的哲庄煤矿用。

2、矿井技改后对原矿井的延用和废弃情况
主体设计根据技改前三个矿井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分别废弃原金竹林煤矿的工业场地及井筒、原大沙地煤矿的风井场地及井筒,将原大沙地煤矿的工业场地和排矸场延用为矿井技改后的排矸场,改造原哲庄煤矿工业场地及井筒等作为矿井技改后的生产系统。

3.1.3 技改后的基本情况
1、矿界
现赫章县哲庄乡哲庄煤矿由原大沙地煤矿3万t/年、原金竹林煤矿3万t/年和原哲庄煤矿9万t/年(技改)未验收技改而成,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年,开采许可证号为5200000710999,开采标高+1600m~1000m,矿区范围由14个拐点组成(拐点坐标见表3-8),矿界面积4.93hm2。

表3-8 技改后哲庄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统计表
工业广场属在原哲庄煤矿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改扩建,主要由工业场地区、排矸场地区、附属系统区4部分组成,占地面积4.93hm2,其中原有3.04hm2,新增1.89hm2;另有废弃场地面积0.91hm2,主要由原金竹林煤矿工业场地及排矸场地、原大沙地煤矿风井场地组成。

详见表3-9
技改后哲庄煤矿项目组成及占地情况
3、矿区概况
矿区内地表有老窑开采迹象,矿井在开采过程中要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以防老窑突水。

在矿区东面有马家屯水库,距矿界最近50m,顺马家屯溪沟筑坝而成,常年水位标高1416m,矿井资源大部分埋藏于最低水位线之下,地下开采对水库影响较大。

根据《黔西南州水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十八条条三款之规定,禁止哲庄煤矿在距库区100m之内开采,在开采过程中,赫章县人民政府、国土、安监、水利有权监督其开采范围,如有超出规定,危及水库,造成水库损坏等,一切责任由哲庄煤矿业主负责。

因此,建议业主完善矿井生产对下游水库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的相关专题论证设计,并在开采过程中,在水库周边应留有足够的防水煤柱。

3.1.4 工程规模
根据《赫章县楼下镇哲庄煤矿(技改)开采设计方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年,属于小型矿井,工程特性见表3-10。

项目名称:赫章县哲庄煤矿(技改)
建设单位:赫章县哲庄煤矿
建设地点:贵州省赫章县哲庄乡
工程规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年,服务年限9.3年。

工程等级:小型
工程性质:技术改造
建井工期:12个月
总投资:3431.49万元
土建投资:283.53万元
吨煤投资:228.77元
表3-10 赫章县楼下镇哲庄煤矿(技改)工程特性表
3.2工程总体布局
1、工业场地区
技改后的哲庄煤矿工业场地区,在延用原哲庄煤矿工业场地及设施的基础上,新增0.49hm2新建副井、临时排矸场及机修车间等设施。

场区内主要包括生产场地、行政福利设施场地、临时排矸场和场内道路4个亚区。

现分述如下:
(1)生产场地区
布置于工业场地东北侧,即坐标X :2808545~2808620、Y:35513615~35514010之间,占地面积1.57 hm2,其中原有面积1.18 hm2,主要布置有机修车间、消防库及消防器材库、井口房、压风机房、贮煤场等建筑及主井和风井。

新增占地0.39 hm2,主要布置有副井及机修车间等。

(2)行政福利设施场地
布置于工业场地西南侧,即坐标X :2808415~2808545、Y:35513970~35514010之间,占地面积0.98hm2,全部为原有占地。

包括办公大楼、职工宿舍、锅炉房、浴室、更衣室、食堂等,总建筑面积1060m2。

(3)临时排矸场
作为矸石中转站,用于矸石的临时堆放,布置于副平硐东北侧,标高+1465m,占地面积0.10 hm2,全为新增。

(4)场内道路
占地面积0.09 hm2,贯穿于整个工业场地,并与兴仁~兴义主干公路309省道连接,长200m,宽4.5m,全为原有,用于工业场地生产生活交通运输。

2、排矸场地区
3、附属系统区
主要由污水处理场地、炸药库、炸药库连接道路、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五部分组成。

(1)污水处理场地
为原哲庄煤原有场地,不再新增,面积0.07hm2。

位于工业场地的东北侧,兴仁~兴义主干公路309省道下方,即坐标X :2808745~2808815、Y:35514060~35514115之间,包括污水处理场和晾晒场,共占地面积0.07 hm2,场地外有溪沟经过。

(2)炸药库
为新增占地,面积0.03hm2,位于工业场地东面300m冲沟内,标高+1460m处,不会对工业广场产生安全隐患。

(3)炸药库连接道路
为新增占地,面积0.04hm2,位于工业场地东面,经+1445m兴仁~兴义主干公路309省道爬升至+1460m与炸药库连接,道路长100m,宽4m。

(4)供电系统
主要由变电所和双回路电源牵引线路组成,面积0.02hm2。

变电所在工业场地中央主井前方西南侧,标高+1485m,面积0.02hm2,为原哲庄煤矿已有,能满足生产生活用电要求,不需新建;双回路电源牵引线将从1km外地拟建大丫口35kv变电站立四根杆拉线,新增占地4m2。

(5)供水系统
主要由引水管和生产生活消防水池组成,面积0.06hm2,其中引水管为临时新增占地,面积0.02hm2;生产生活消防水池位于工业场地北侧,风井上方,标高+1525、+1535m,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需新建,为原有占地,面积0.04hm2。

3.3 施工组织概况
哲庄煤矿按生产工艺划分有井下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和公用配套设施等。

3.3.1 井下生产系统
1、井田开拓方式
该煤矿采用平硐-斜井开拓全井田,设有主斜井、副平硐、回风平硐和专用放水平硐四个井筒。

主井井口坐标为:X=2808578,Y=35513868,Z=+1492m,α=125°,β=6°,从K2煤层底板、K3煤层顶板之间掘进297m揭露K3煤层,沿K3煤层倾向布置集中运输机巷(750m),然后布置盘区皮带运输大
巷;
副井井口坐标为:X=2808590,Y=35513951,Z=+1476m,α=125°,β=3‰,从K3煤层底板掘进30m,按15°倾角布置暗斜井(100m)至+1453m标高落平后,掘石门(350m)揭穿K3煤层,沿K3煤层倾向布置集中轨道运输巷(798m),然后布置盘区轨道运输大巷;
回风井井口坐标为:X=2808567,Y=35513820,Z=+1498m,α=125°,β=3‰,从K2煤层顶板掘进185m揭穿K1煤层后,以4°倾角施工总回风斜巷(358m)揭露K2煤层,沿K2煤层倾向布置总回风平巷(503m),然后布置盘区回风大巷;
专用放水平硐井口坐标为:X=2808799,Y=35514099,Z=+1438m,α=83°,β=3‰,从K3煤层底板掘进与主斜井贯通。

表3-11 技改后井筒特征表
2、水平划分及采煤方法
根据原有煤矿的开采情况和煤层赋存条件、采煤工艺和小型煤矿特点等综合分析。

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矿井实际开采标高为+1510~1420m,垂高90m,根据矿井揭露煤层赋存情况,设计将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

实行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设计将矿井划分为二个采区,即上山采区为一采区、下山采区为二采区。

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二采区,煤层开采顺序为下行式:K1→K2→K3。

4、井巷工程量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及投产时的采区巷道布置,矿井投产时井巷工程量长6398m,其中岩巷长824m,半煤巷长5574m,开挖土石方22876m3,开挖产煤17190m3,总挖方量40066m3。

表3-12 井巷工程量
3.3.2地面生产系统
1、地面生产系统
(1)主井地面生产系统:主井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煤炭,通过地面SD—80型胶带输送机(带宽800mm,功率2×40KW,带速2m/s。

)将原煤送至储煤场,储煤场容量为1000t,满足矿井生产20天的需求,经人工选矸后,原煤经汽车装车外运。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5。

图3-5 主井地面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