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今,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组成部分的特征已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反叛。尤其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变得躁动不安,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讨厌老师、课本及考试,变得无所追求,任大学的时光在碌碌无为中度过。导致这一现象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等的影响。本文针对大学生厌学现象将从教育体制及个人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当前,大学生厌学是公认的事实,毕竟只有少数学生上课是认真听讲,多数在临近期末才开始复习功课。这当中固然有就业难和休闲文化的原因,但教师和课程本身却是更多学着不愿面对的原因。大学生的厌学现象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利于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因此,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
1.1 学习被动,缺少内在的自主性
被动学习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了。表现好的,尚且能坚持听课,完成作业,把学校和老师规定的硬性任务完成,表现差的,索性选择逃课,作业能拖就拖,能逃就逃,得过且过;考试“少一分犯罪,多一份浪费”,正是这类学生的正常心理写照。要不就是为了缓解以及以后的就业的难度而去考取某个自己不喜欢的学科的证书,要不就是为了考个
好成绩,多拿几次奖学金,即能得到百元大钞,又能为简历准备充足的内容。大学生的学习都充满了现实的外在的动机,而真正喜欢读书,享受学习,为学到某个知识而去学习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1.2 生活依附于网络
沉迷于网络有时也成为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厌学程度较重的大学生大多数都会选择将自己放逐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因为上网是最能打发时间,而且又能让人觉得快乐的逃避现
实的方式。很多大学生觉得现实中的自己很渺小,但在网络中你可以变得很强大,现实中如果你很害羞胆小,网络中你可以大胆豪放。在有声有色的网络世界里,教室,黑板,专业知识就更显得枯燥乏味了。很多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学习,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习以及正常的作息时间。
1.3 读书成为了副业
在大学的校园里,确实有很多人,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用在课堂和专业知识之外,高喊着“锻炼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口号,加入几个社团,搞搞活动,当个干部,在学生群里出尽
风头,或者是搞点小生意,赚点外快,再者就是谈个恋爱,谈情
说爱。慢慢的,他们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忘了学习,对专
业知识的疏远,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便成为了一种副业。
1.4 讨厌教室,讨厌教师,讨厌课本,讨厌考试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没上大学之前肯定都对大学
有着美好的憧憬。都期望自己的大学校园如诗如画般美丽,
都期望有好多知识渊博的老师等等。当有一天,自己真正上了大学才发现很多事情可能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美好。在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理想变得迷茫。目标变得模糊,动力
变得不足,应付了事就变得理所当然了。2002年3月13日《中国青年报》杨东平的一篇《他们为什么从大学逃走》的文章中有一段话:“我们已经零零星星地知道大学校园里的另一道风景,很多学生失望,无奈,厌学,逃课,这是一个庞大的‘逃课族’。据有关数字显示,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
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在50%以上,而一些高校因不
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竞高达40%,还有一些学生
另作选择,退出这场以消磨青春为代价的‘游戏’,“逃离教室”和“逃离大学’”。
2 当代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2.1 来自社会的压力
(1)就业难
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最大因素[4]。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的导向和支持,各大院校都扩大招生,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纷纷进入社会。然而很多大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之后却会因为专业的不服而被企业单位拒之门外,出现了学而无用的现象。现在的大学设置的专业都大同小异,学校没什么特色,我们的专业也没什么特色,只有毕业院校的不同,其他的都一样。而社会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人才,而大学培养我们用的却是一个模式。现在表面上是大学生供过于求,其实很多企业单位却正在为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而苦恼。我们一代代的大学生十年寒窗所学来的知识却不足以让我
们在社会上立足。这样的局势又怎能让我们在校大学生不迷茫呢?怎能不厌学呢?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1)“金钱与关系”的误区
在现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通过耳闻目睹过一些现象
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些“道理”:只要有关系,再有一定的钱财,即使你在学校里学习再差,出了社会家里都会给你安排一个
相当不错的工作;如果你没钱没关系,就算你学习再好也无人
问津。所以就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就有了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思想,所以在校大学生才会出现很多自己做点小生意等现象,是为以后存点资金或是赚点经验,再或是当个什么干部培养培养自己的人脉关系加以备用。
2)文凭“价值”的误区
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学没学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有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了可以扬言:“如果要是学校现在能给我一张文凭,我立马就走人”。而大多数人也不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文凭只是一个人曾经在一个学校学习的证明,但也就是有了它就取得了找好的工作的权利和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所以“文凭”的价值误区也就一天天的深入人心了。
3)名校与“三流学校”的区别的论调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社会的大部份企业还是喜欢招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为员工,这是对他们学习的肯定和信任,而对“三流学校”出来的学生总是抱有怀疑的心态。人人都想考取名校,而如果经历了一次次灰色的高中生涯之后而考取的是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学校的话,或多或少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甚至会有较大的挫败感,如果不及时摆正自己的心态,一直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的话,确实会影响大学的学习,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产生厌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