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 宣扬什么历史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

宣扬什么历史观

张海鹏

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早已在中央电视台落下帷幕。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的黄金时间播放,加上播放前、播放中的强力推荐,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而且据说收视率是创纪录的。播放过程中,观众反映强烈。若干报纸上刊载了不同意见的评论。但是几家大报没有发表评论文章,显示了谨慎的沉默。网友评论如潮,意见颇为分歧。质疑与肯定,针锋相对,争论激烈。一些人评论,《走向共和》为慈禧、李鸿章翻案是创新,是历史观的决胜,没有拔高一个好人,没有贬低一个坏人,会让历史教科书尴尬,要重写历史教科书,甚至说《走》剧砸了历史学家的饭碗。有人认为,在历史真实上,这部剧如同一部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完全可以当作历史教材。有的评论认为,《走》剧硬伤太多,是百般失真的历史纪录,是在玩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结构颠覆”拼接历史的“七巧板”,不忍卒睹。还有的网民指出:在廓清历史真相的旗帜下,灌输错误的历史知识,其负面影响比公开申明是“戏说”的肥皂剧更甚。有的认为该剧隐喻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于它的现实意义,是“前度《河殇》今又来”。有人建议停播,有人反对停播。有人认为该剧用现代化史观代替了革命史观;有人指出它是基于洋务立场的解读,与阶级斗争史观针锋相对。

面对观众的各种评论,《走向共和》的编导们也发表过一些意见。一位编剧说:“如果这部电视剧定位是‘一部带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那么我们的先辈就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在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漫漫长途上,每一个探索者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我在给主要人物如李鸿章、慈禧、光绪、张之洞、袁世凯、孙中山他们定位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该剧的另一位编剧说:“这部电视剧中所提到的中国经历的几大历史事件都是绝对真实的,毫无虚构。……所以这部电视剧才可以被人叫做历史正剧。最初策划这部电视剧时定的调子就是‘找出路’,不论是在野的在朝的,当时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在为中国找出路。”该剧的总策划说:“不仅仅是李鸿章,包括慈禧、袁世凯的定位,都是严肃的挑战。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史学成果为依据,特别重视近20年的新成果、新结论。”这位总策划还说,为什么要“走向共和”,实际上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仍在大步走向共和。你问《走向共和》好在哪,我想第一,把这个戏的主题点出来了。第二,把戏的主线贯穿起来了。第三,它是“现在完成进行时”,我们一直走到现在,还在走,人们在读“走向共和”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是想我们现在是不是在走向共和。虽然我们不主张历史剧干预现实,实际上以史为鉴是有意义的。我把它叫做“探讨历史,观照现实”。导演坦言:“《走向共和》是一部观点戏,为观众提供一种看历史的新的角度,观点抓住了,就一定引起争论,我们对那个时期主要历史人物新的诠释,对大的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都会带来冲击。但我们的理解都是有史料支撑的。”

因为一部电视剧开展了如此鲜明的争论,表现了当前思想的活跃,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关

怀,是有意义的。万马齐喑不是好现象。这里说一些零星感想,也来参加一点争鸣。

首先,我们看看这部电视剧对历史人物的诠释、对大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否都有史料支持。编导者和有的演员强调他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演出的是真实的历史,历史就是他们演出的那个样子。看过这部片子而且多少有一点近代史知识的观众,都表示很惶惑。有的历史学者已经指出片中硬伤太多,有些情节不管时间和空间,只要编导者认为剧情需要,可以随意编造。这种情况每集都有,指不胜指。这里也指出几处硬伤,看看所谓史料根据。

影片一开始,李鸿章和张之洞都大谈澳大利亚出生的英国人莫理循(莫理循是G eorge Ernest Morrison本人自定的中文名字,电视剧误为莫理逊),说他是《泰晤士报》的著名记者,都想邀请他写文章以攻击对方。张之洞的幕僚辜鸿铭说:“莫理逊的一篇报道胜于十个给朝廷的奏折。”剧本还表现他揭露户部尚书翁同 拨款60万两白银给不法奸商购买南洋木材建颐和园,而拒绝拨款李鸿章为北洋水师购炮弹;他有关北洋水师的报道强化了日本天皇练兵侵华的决心;他关于《马关条约》签约内幕的评论轰动北京等等。莫理循确有其人,他成为《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是在甲午战争结束几年后的1897年2月,成为著名记者还要推后几年。李鸿章、张之洞怎么可能在甲午战争以前(大约1890年)讨论汉阳铁厂如何办的问题上提出莫理循其人呢?怎么可能在甲午战争前的所谓北洋阅兵式上出现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与莫理循吹捧李鸿章的对话呢?怎么可能出现上面指出的那些报道呢?20年前中国就出版了莫理循通讯集的中文译本,在那里是绝对找不到上述情节的。显然这都不是历史真实。电视剧抬出莫理循吹捧李鸿章是要刻意衬托李鸿章办理洋务的国际声望。

孙中山1894年夏游历天津,曾上书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建议模仿西方国家,改良政治,发展工农业生产,认为这才是治国之大本,如果专搞“船坚炮利”,就是“舍本而图末”。孙中山希望通过清政府中最有权势的官僚,采取一些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但是他根本不获李鸿章接见,他的建议也根本不为李鸿章理睬。通过这次上书的挫折,以及对北京官场政治腐败的观察,孙中山才理解了改良这条路是不能走的,才下了推翻清政府、根本改造社会的决心。1894年11月在夏威夷创建了以推翻清政府为目的的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兴中会章程》写道:“中国积弱,非一日矣!……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在这个章程里,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2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在会员誓词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已经表明了革命的志向。电视剧却设计了李鸿章在家里接待孙中山并侃侃而谈革命的情节,以烘托孙中山与李鸿章共倡共和的气氛。这是在捏造事实,误导不了解这一段历史的观众。

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在中午12:50分左右爆发,中日双方大战5小时,双方筋疲力尽,未分胜负,近黄昏时日舰先退,北洋舰队也撤出战斗。电视剧却通过伍廷芳的口说:“今日上午十时左右,我北洋舰队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爆发激战……”。置已有的历史记载而不顾,而捏造另外的情节,这是在告诉观众真实的历史吗?

电视剧表现义和团在廊坊抵抗八国联军的大捷,却用联军统帅瓦德西的名字代替了真实的指挥者英国将军西摩尔。实际上,义和团在廊坊的大捷发生在6月,八国联军大部队占领北京在8月中旬,瓦德西是在10月率领大批德国军队到的北京。张冠李戴,屡屡出现。电视剧安排了《辛丑条约》的签字仪式,让李鸿章发表大义凛然的演说,警告列强中国还将有义和团的再起,他还对庆亲王说:“天下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名字签到卖国条约上。你还年轻,还是我来担这个罪名吧!”历史上哪里有这样的故事呢?所谓辛丑议和,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它不是在中国政府与各国政府间进行,而是在侵华的各国政府之间进行。清政府在1900年8月,就任命了议和全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